文章解析

jiǔ
yàn
zuì
jùn
lóu
jiān
chéng
zhōu
yīn
èr
pàn
guā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qián
nián
jiǔ
háng
jùn
bīn
mìng
yàn
bái
táng
nián
jiǔ
dào
dōng
luò
jīn
nián
jiǔ
lái
xiāng
liǎng
biān
péng
bìn
shí
bái
sān
chù
huā
tóng
huáng
zhī
tiān
lǎo
bìng
nián
nián
jué
chóng
yáng
jiāng
nán
jiǔ
yuè
wèi
yáo
luò
liǔ
qīng
绿
dào
suì
xiāng
tái
xiè
cāng
ǎi
tài
shān
shuǐ
hán
qīng
guāng
lián
jià
hǎo
tiān
gōng
mén
jìng
fēng
jǐng
liáng
bǎng
zhōu
biān
bīn
sǎo
lóu
pái
shāng
qín
zhēng
cōng
zhǐ
měi
méi
yǎn
cháng
shēng
níng
jué
jīn
diàn
zài
bài
guāng
áng
jiǎo
luò
bèi
dēng
zhú
fēng
tou
jiàn
gāo
jiā
jiǔ
jiāng
gōng
zhǎn
yàn
fān
hàn
dàn
huán
bǎi
luò
zhū
fáng
bàn
hān
píng
kǎn
yàn
mén
liù
shí
fāng
yuǎn
jìn
gāo
jiān
chū
dōng
西
nán
běi
qiáo
xiāng
wàng
shuǐ
dào
mài
fēn
zhào
lín
chéng
fāng
rén
yān
shù
xià
shí
piàn
qīng
máng
máng
wèn
yǒu
cái
zhèng
gāo
tīng
guǎn
zhōng
yāng
tóng
jīn
nǎi
guó
jié
shǐ
shì
wáng
jiāo
róng
jùn
shì
mén
yǒu
yāo
yǒu
zhāng
shèng
shí
tàng
lái
cán
kuì
zhuàng
suì
hái
gǎn
shāng
cóng
shì
xǐng
guī
yīng
shǐ
使
jūn
zuì
dào
fáng
qǐng
jūn
tíng
bēi
tīng
zhēn
shí
fēi
kuáng
xún
guò
wéi
yāo
shí
wéi
gài
shì
cháng
zhī
jiǔ
dēng
gāo
huì
cóng
duō
èr
shí
chǎng

译文

前年重阳节,我在余杭郡,招呼宾客,在虚白堂摆下宴席。去年重阳节我到了东都洛阳,今年重阳节则来到了吴地。两边的鬓发一下子都变白了,这三个地方盛开的菊花颜色都是金黄。一天天地感觉到自己增添了衰老和疾病,一年年过去,越发珍惜重阳这个节日。江南的九月,草木还没有凋零,柳树翠绿,菖蒲碧绿,稻穗散发着香气。姑苏的亭台楼阁倚靠在苍茫的云雾中,太湖的山水蕴含着清亮的光辉。可惜这假日里有着美好的天色,官府里官吏安静,风景也带着凉意。划着船、骑着马去邀请宾客,清扫楼阁,整理坐席,摆放好酒杯。胡琴弹奏得铮铮响,手指拨弄琴弦干脆利落,吴地的美女容貌美丽,眉眼细长。一曲笙歌让人思绪凝结,歌女再次下拜时,头上的金钿光彩闪烁。太阳快要落山时,就准备好灯烛,风渐渐变大了,就增添美酒。酒杯里酒色艳丽,如同翻动的荷叶,舞女旋转时,发髻上的茱萸花掉落下来。半醉时靠着栏杆向四周望去,能看到七处堤堰、八座城门和六十个街坊。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的寺庙错落分布,东西南北的桥梁相互对望。水道像脉络一样分开,船只排列如鱼鳞,街巷像棋盘一样分布,城市布局方正。人和树木的景色连成一片,没有缝隙,十里之外都是一片青茫茫的景象。我自问有什么才能和政绩,却住在高大宽敞的厅堂之中。如今我佩戴着铜鱼符,掌管着这水乡之地,刺史这一官职,自古以来就相当于吴都的王。城郊没有战马,郡里也没有战事,门前立着棨戟,腰间挂着官印。这兴盛的时光如果只是偶然到来,我实在感到惭愧,而壮年却忽然逝去,又让我感到感伤。属官们清醒着回去不太可能,我这个太守喝醉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放下酒杯听我说,这些话都是真实的,并非虚假荒诞。五十岁已经过去了,这不算短命,活到七十岁才算是正常的寿命。要知道,像这样喝菊花酒、登高聚会的日子,以后大多不会再有二十次了。

逐句剖析

"前年九日余杭郡":前年重阳节,我在余杭郡,

# 余杭郡:杭州。一作在余杭。

"呼宾命宴虚白堂":招呼宾客,在虚白堂摆下宴席。

# 虚白堂:在杭州郡治内。

"去年九日到东洛":去年重阳节我到了东都洛阳,

"今年九日来吴乡":今年重阳节则来到了吴地。

"两边蓬鬓一时白":两边的鬓发一下子都变白了,

"三处菊花同色黄":这三个地方盛开的菊花颜色都是金黄。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天天地感觉到自己增添了衰老和疾病,

# 病:一作态。

"一年年觉惜重阳":一年年过去,越发珍惜重阳这个节日。

"江南九月未摇落":江南的九月,草木还没有凋零,

"柳青蒲绿稻穟香":柳树翠绿,菖蒲碧绿,稻穗散发着香气。

# 穟:一作“穗”。

"姑苏台榭倚苍霭":姑苏的亭台楼阁倚靠在苍茫的云雾中,

# 姑苏台:吴王夫差所造,或云阖闾所筑,在今江苏苏州姑苏山上。

"太湖山水含清光":太湖的山水蕴含着清亮的光辉。

"可怜假日好天色":可惜这假日里有着美好的天色,

"公门吏静风景凉":官府里官吏安静,风景也带着凉意。

"榜舟鞭马取宾客":划着船、骑着马去邀请宾客,

"扫楼拂席排壶觞":清扫楼阁,整理坐席,摆放好酒杯。

"胡琴铮鏦指拨剌":胡琴弹奏得铮铮响,手指拨弄琴弦干脆利落,

"吴娃美丽眉眼长":吴地的美女容貌美丽,眉眼细长。

# 美:一作细。

"笙歌一曲思凝绝":一曲笙歌让人思绪凝结,

"金钿再拜光低昂":歌女再次下拜时,头上的金钿光彩闪烁。

"日脚欲落备灯烛":太阳快要落山时,就准备好灯烛,

"风头渐高加酒浆":风渐渐变大了,就增添美酒。

"觥盏艳翻菡萏叶":酒杯里酒色艳丽,如同翻动的荷叶,

"舞鬟摆落茱萸房":舞女旋转时,发髻上的茱萸花掉落下来。

"半酣凭槛起四顾":半醉时靠着栏杆向四周望去,

"七堰八门六十坊":能看到七处堤堰、八座城门和六十个街坊。

# 六十坊:苏州下属吴县三十坊,长洲县三十坊,共六十坊。,八门:苏州城四面各二门,共八门。,七堰:在苏州城外。

"远近高低寺间出":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的寺庙错落分布,

"东西南北桥相望":东西南北的桥梁相互对望。

"水道脉分棹鳞次":水道像脉络一样分开,船只排列如鱼鳞,

"里闾棋布城册方":街巷像棋盘一样分布,城市布局方正。

# 册方:四方如册。

"人烟树色无隙罅":人和树木的景色连成一片,没有缝隙,

"十里一片青茫茫":十里之外都是一片青茫茫的景象。

"自问有何才与政":我自问有什么才能和政绩,

"高厅大馆居中央":却住在高大宽敞的厅堂之中。

"铜鱼今乃泽国节":如今我佩戴着铜鱼符,掌管着这水乡之地,

# 泽国:谓多水之国,指吴越地。,铜鱼:铜鱼符,隋制京官五品以上佩铜鱼符,入宫门时勘验。

"刺史是古吴都王":刺史这一官职,自古以来就相当于吴都的王。

# 吴都:谓昔吴国之都,今江苏苏州。

"郊无戎马郡无事":城郊没有战马,郡里也没有战事,

"门有棨戟腰有章":门前立着棨戟,腰间挂着官印。

# 棨:古代官吏出行时身份证明。

"盛时傥来合惭愧":这兴盛的时光如果只是偶然到来,我实在感到惭愧,

# 傥来:意外而来。

"壮岁忽去还感伤":而壮年却忽然逝去,又让我感到感伤。

"从事醒归应不可":属官们清醒着回去不太可能,

"使君醉倒亦何妨":我这个太守喝醉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君停杯听我语":请你们放下酒杯听我说,

"此语真实非虚狂":这些话都是真实的,并非虚假荒诞。

"五旬已过不为夭":五十岁已经过去了,这不算短命,

"七十为期盖是常":活到七十岁才算是正常的寿命。

"须知菊酒登高会":要知道,像这样喝菊花酒、登高聚会的日子,

"从此多无二十场":以后大多不会再有二十次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开篇作者便点明了三个“九日”的经历,身处不同地方,面对相同的菊黄重阳,却因年岁渐长、身体衰弱,不禁感慨“一年年觉惜重阳”。白居易一生历经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朝,总体上仕途较为顺遂。特别是在苏、杭任职期间,无论是处理政务、文事,还是日常饮酒之事,他都游刃有余,难怪他常常怀念江南。从诗中对吴地景物与风土人情的描绘,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对吴地怀有深厚情感。但岁月无情,“壮岁忽去还感伤”,时光匆匆流逝,过往的盛景不再。好在还有吴地的美酒,加上“菊酒登高会”的惬意,让人沉醉其中,进而参透人生:“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整首诗以三次过重阳为开端,为后续情感抒发做铺垫;接着描写吴地的景致、人事,尽情抒发怀念之情;最终感叹人生变幻无常,表达了“该醉时就尽情沉醉,醉倒又有何妨”的豁达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宴饮抒怀诗。诗中通过将重阳雅集与人生暮年相绾,在“菊酒登高”的传统意象里,寄寓了诗人对仕途浮沉的深切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宴饮抒怀诗。诗中开篇点明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点度过重阳节,虽各地都有菊花,但自己两鬓斑白,由此感叹时光飞逝、年岁渐长,对重阳节的到来愈发珍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当下宴饮之乐的享受,还有对人生的思考与豁达态度,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2. 分段赏析

开篇“:前年九日余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诗人以时间为序,叙述了自己连续三年在不同地方度过重阳节的经历,“前年”“去年”“今年”的时间跨度,暗示着其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将自己的两鬓斑白与三地同样黄色的菊花相对照,既感慨时光匆匆催人老,又体现出在不同地方都能感受到重阳节氛围的奇妙。“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进一步抒发了对岁月流逝、身体老病的无奈,以及对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愈发珍视的情感。“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穟香”,描绘出江南九月独特的秋景,此时柳树依旧青葱,蒲草依然碧绿,稻穗散发着香气,展现出江南秋天的生机与活力。“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具体描写了姑苏的台榭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太湖的山水蕴含着清澈的光芒,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感叹假日里美好的天气,衙门里官吏清闲,周围风景宜人,营造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氛围。“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为了宴请宾客,划船骑马迎接,打扫楼阁、摆好桌椅、排列酒杯的热闹场景。“胡琴铮鏦指拨剌。吴娃美丽眉眼长。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宴会上的精彩表演。胡琴弹奏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吴地的姑娘们容貌美丽、眉眼修长,一曲笙歌令人陶醉,姑娘们再次拜谢时光流转,光彩闪烁。“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觥盏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西斜,开始准备灯烛;风渐渐变大,又增添酒浆。酒杯中酒色艳丽如同翻动的菡萏叶,舞女们的发髻摆动,仿佛摇落了茱萸房中的花朵,将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诗人半醉之时凭栏远望,看到城市中众多的堰、门、坊,寺庙错落有致,桥梁相互映衬,水道纵横交错,村落星罗棋布,人烟与树色连成一片,展现出苏州城的繁华与壮丽。“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铜鱼今乃泽国节,刺史是古吴都王”,诗人自我反思,质问自己有何才能与政绩,却能身处高大的厅堂之中。如今身佩铜鱼符,担任泽国的地方长官,如同古代吴都的王一般,流露出一种谦逊与感慨。“郊无戎马郡无事,门有棨戟腰有章。盛时傥来合惭愧,壮岁忽去还感伤”,描述了所辖之地太平无事,自己享受着荣耀与地位,但想到美好的时光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不禁感到惭愧与悲伤。“从事醒归应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请君停杯听我语,此语真实非虚狂”,诗人表示从事们清醒离开或许不太可能,而自己即便醉倒也无妨,并邀请众人停下酒杯听自己诉说。“五旬已过不为夭,七十为期盖是常。须知菊酒登高会,从此多无二十场”,诗人感慨自己已过五十岁,并非夭折,七十岁是常见的寿命,想到此后能参加的菊花酒登高聚会可能不多了,言语中充满了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诗将诗人在重阳节宴集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为一体,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又有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郡中西园》

下一篇:唐·白居易《忆旧游·寄刘苏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