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xián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táo
yún
ài
ài
zhōng
yǒu
qín
shū
liáo
wèi
yōu
shì
shí
sān
yuè
bàn
huā
luò
tíng
绿
shè
shàng
chén
jiū
míng
chuāng
jiān
chūn
shuì
shuì
xián
zuò
jǐng
yàn
fāng
zhì
jīn
fēi
shí
zhāi
páo
tóng
kuì
ròu
lái
cān
chuò
lěng
suí
suǒ
bǎo
jìng
kuài
sāo
jīn
hái
jiǎn
shù
chàng
zhī
jiān
ěr
biàn
便
ào
sōng
qiáo
jiǎ
bēi
zhōng
guǎng
广
chí
chūn
shuǐ
píng
qún
yóu
yǒng
xīn
lín
绿
yīn
chéng
zhòng
niǎo
xīn
xiāng
míng
shí
xiāo
shì
lèi
bìng
niǎo
rén
shū
tóng
guī
suì
xìng
miǎn
shān
liáng
zhì
shí
zāi
gǎn
kǒng
shèng
shèng
rén
suǒ
kǎi
rán
tàn
shí
mìng
jīn
duì
lín
chéng
yáo
yǒng
suǒ
réng
shí
shēng
xìng
láo
zhě
jué
láo
shì
zhě
jué
wèn
xián
duō
xìng
wèi
wèn
xián
guān
shǎo
yōu
lèi
yòu
wèn
fèng
hòu
bǎi
qiān
suí
yuè
zhì
yòu
wèn
nián
shí
xíng
qiàn
èr
suǒ
jiē
guò
wàng
shěng
gōng
liáng
kuì
xián
bàn
lǎo
yǒu
wèi
shè
wéi
huà
gōng
yōu
ráo
zhǐ
shì
ān
yǒng
shòu
tiān

译文

陶渊明说喜爱自己的茅庐,我也喜爱自己的房屋。屋子里有琴和书籍,姑且用来慰藉我幽静独处的时光。这时正是三月中旬,花朵飘落,庭院里的杂草变绿。屋舍上清晨有斑鸠鸣叫,我在窗下春日里睡足了觉。睡足后起来悠闲地坐着,天色已晚才梳头洗脸。今天不是十斋日,厨房的小童送来鱼肉。饿了就尽情吃喝,热的冷的随自己心意。吃饱后畅快地抓痒,身体不受拘束。哪里只是让身体舒畅,还想要让耳目也得到愉悦。这样就可以傲视赤松子和王子乔,何须借助杯中的美酒。宽阔的池塘春水涨平,一群鱼儿尽情地游动。新的树林形成了绿荫,众多鸟儿欢快地相互鸣叫。这时我也很潇洒自在,恰好没有劳累和病痛。鱼鸟和人虽然不同,但都同样能顺遂本性。遥想山梁上的野鸡,孔子感叹它们得时啊。圣人(孔子)没有得到合适的境遇,感慨地叹息时运命运。我如今面对鱼鸟,获取乐趣写成歌谣咏唱。既得到合适的居所又得时运,我的一生多么幸运。劳作的人不自觉地唱歌,歌唱他们辛苦劳作的事情。安逸的人不自觉地唱歌,歌唱他们安逸快乐的意趣。若问我安逸是怎样的,闲居生活有很多趣味。若问我快乐是怎样的,做闲官很少有忧愁劳累。又问我俸禄是多是少,每月有百千钱按时到来。又问我年纪多大,快到七十岁还差两岁。所得到的都超过了期望,反省自身实在感到惭愧。马清闲没有束缚,鹤老了还有俸禄地位。假如让自己成为造物者,优厚也不过如此。怎么能不歌咏?默默地接受上天的恩赐。

逐句剖析

"陶云爱吾庐":陶渊明说喜爱自己的茅庐,

"吾亦爱吾屋":我也喜爱自己的房屋。

"屋中有琴书":屋子里有琴和书籍,

"聊以慰幽独":姑且用来慰藉我幽静独处的时光。

"是时三月半":这时正是三月中旬,

"花落庭芜绿":花朵飘落,庭院里的杂草变绿。

"舍上晨鸠鸣":屋舍上清晨有斑鸠鸣叫,

"窗间春睡足":我在窗下春日里睡足了觉。

"睡足起闲坐":睡足后起来悠闲地坐着,

"景晏方栉沐":天色已晚才梳头洗脸。

"今日非十斋":今天不是十斋日,

"庖童馈鱼肉":厨房的小童送来鱼肉。

"饥来恣餐歠":饿了就尽情吃喝,

"冷热随所欲":热的冷的随自己心意。

"饱竟快搔爬":吃饱后畅快地抓痒,

"筋骸无检束":身体不受拘束。

"岂徒畅肢体":哪里只是让身体舒畅,

"兼欲遗耳目":还想要让耳目也得到愉悦。

"便可傲松乔":这样就可以傲视赤松子和王子乔,

"何假杯中渌":何须借助杯中的美酒。

"广池春水平":宽阔的池塘春水涨平,

"群鱼恣游泳":一群鱼儿尽情地游动。

"新林绿阴成":新的树林形成了绿荫,

"众鸟欣相鸣":众多鸟儿欢快地相互鸣叫。

# 众鸟欣相鸣:叶韵。

"时我亦潇洒":这时我也很潇洒自在,

"适无累与病":恰好没有劳累和病痛。

"鱼鸟人则殊":鱼鸟和人虽然不同,

"同归于遂性":但都同样能顺遂本性。

"缅思山梁雉":遥想山梁上的野鸡,

"时哉感孔圣":孔子感叹它们得时啊。

"圣人不得所":圣人(孔子)没有得到合适的境遇,

"慨然叹时命":感慨地叹息时运命运。

"我今对鳞羽":我如今面对鱼鸟,

"取乐成谣咏":获取乐趣写成歌谣咏唱。

"得所仍得时":既得到合适的居所又得时运,

"吾生一何幸":我的一生多么幸运。

"劳者不觉歌":劳作的人不自觉地唱歌,

"歌其劳苦事":歌唱他们辛苦劳作的事情。

"逸者不觉歌":安逸的人不自觉地唱歌,

"歌其逸乐意":歌唱他们安逸快乐的意趣。

"问我逸如何":若问我安逸是怎样的,

"闲居多兴味":闲居生活有很多趣味。

"问我乐如何":若问我快乐是怎样的,

"闲官少忧累":做闲官很少有忧愁劳累。

"又问俸厚薄":又问我俸禄是多是少,

"百千随月至":每月有百千钱按时到来。

"又问年几何":又问我年纪多大,

"七十行欠二":快到七十岁还差两岁。

"所得皆过望":所得到的都超过了期望,

"省躬良可愧":反省自身实在感到惭愧。

"马闲无羁绊":马清闲没有束缚,

"鹤老有禄位":鹤老了还有俸禄地位。

"设自为化工":假如让自己成为造物者,

"优饶只如是":优厚也不过如此。

"安得不歌咏":怎么能不歌咏?

"默默受天赐":默默地接受上天的恩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闲居三首》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五言古诗,以诗人春日闲居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屋中琴书相伴、庭院花落鸟鸣、池鱼林鸟自乐等场景,展现了闲适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恩之情,体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陶云爱吾庐”,引用陶渊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的典故,表明自己与陶渊明一样热爱自己的居所,增添了文化底蕴,体现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借景抒情:“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描绘春日庭院落花、草绿、鸠鸣的景色,抒发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借池鱼、林鸟自由欢快之景,表达诗人对这种自然和谐、闲适生活的喜爱。直抒胸臆:“所得皆过望,省躬良可愧。安得不歌咏,默默受天赐”,直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恩之情,觉得自己所得超过期望,应歌唱以谢上天恩赐。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开篇以陶渊明爱庐自比,表明自己对屋舍及其中琴书的喜爱,用以慰藉幽独。接着描绘三月半庭院景色及自己睡醒后的日常,如闲坐、栉沐、饮食等,展现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写饮食饱足后身心畅快,甚至觉得可傲对仙人,无需借助美酒,表达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极度满足。第二首:先描写广池春水、群鱼游泳、新林绿阴、众鸟相鸣的和谐自然之景,然后表明自己此时潇洒无累病,认为鱼鸟与人虽不同,但皆能遂性。又借孔子对山梁雉的感慨,对比自己当下处境,觉得自己既得所又得时,表达出对自身生活的庆幸与满足。第三首:以劳者与逸者因不同生活状态而歌引入,回答关于自己逸乐的问题,表明闲居兴味多、闲官少忧累,且俸禄、年龄等所得皆过望,自觉惭愧,将自己比作闲马、老鹤,认为即便上天安排也不过如此,所以要歌咏感恩上天恩赐,直接抒发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醉后题李、马二妓》

下一篇:唐·白居易《履道居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