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烛上花":人生就像蜡烛上的花朵,
"光灭巧妍尽":烛光熄灭美丽就全然消失。
"春风绕树头":春风围绕着树头,
"日与化工进":每天随着自然的化育而推进。
"只知雨露贪":只知道贪恋雨露的滋养,
"不闻零落尽":却不知终究会零落殆尽。
"我昔飞骨时":我往昔灵魂出窍的时候,
"惨见当涂坟":凄惨地看到了当涂的坟茔。
"青松霭朝霞":青松被朝霞所笼罩,
"缥缈山丁村":山丁村显得缥缈悠远。
"既死明月魄":生命逝去就像明月失去光辉,
"无复玻璃魂":不再有那晶莹的魂魄。
"念此一脱洒":想到这些就想超脱旷达,
"长啸祭昆仑":长声呼啸着去祭祀昆仑山。
"醉著鸾皇衣":醉意中仿佛穿着鸾凤皇鸟的彩衣,
# 著:一作着。
"星斗俯可扪":似乎能俯身摸到星斗。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想象:“醉著鸾皇衣,星斗俯可扪”等句,诗人想象自己穿着鸾皇之衣,能俯摸到星斗,创造出奇幻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
2. 分段赏析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二)》前两句以烛花作比,感慨人生短暂,美好易逝,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接下来的四句,“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描绘春风绕树、雨露滋润之景,却又点出万物虽得滋养,终有零落之时,蕴含着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诗人回忆往昔,“当涂坟”以死亡场景强化生命虚无,情感沉痛。接下来的四句,“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描绘出青松笼罩在朝霞中,山丁村缥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一种死亡后的虚无感,强化了生命消逝的悲哀。末四句写诗人在感慨之后,欲超脱尘世,以醉酒著鸾皇衣、扪星斗的想象,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浪漫情怀和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