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i
yuè
gōng
fáng
cháo
gōng
zhǔ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xiào
gǎn
shì
tūn
shēng
qiǎn
qín
yuàn
dōu
yóu
bàn
jìng
míng
yīng
fáng
xiào
wēi
qiǎn
shēn
qíng

译文

哭和笑都不敢,几乎想要把声音吞下去。突然遭遇离别琴音的哀怨,全是因为那半面明镜照出的心事。应该防备哭和笑,微微流露出淡淡的情感。

逐句剖析

"笑啼俱不敢":哭和笑都不敢,

"几欲是吞声":几乎想要把声音吞下去。

"遽遣离琴怨":突然遭遇离别琴音的哀怨,

"都由半镜明":全是因为那半面明镜照出的心事。

"应防啼与笑":应该防备哭和笑,

"微露浅深情":微微流露出淡淡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五言诗,一作代公主答。此诗以“笑啼俱不敢,几欲是吞声”起笔,刻画了人物在情感中的隐忍与矛盾,借“离琴怨”“半镜”等意象,展现出哀怨与深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心境,末句“微露浅深情”则将这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状态作了含蓄收束,全诗以庚韵贯穿,语言凝练,营造出含蓄压抑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细腻情感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长安所作。作者以代拟手法,借越公房妓视角嘲讽徐公主。诗中写其“笑啼俱不敢”的怯懦、“几欲是吞声”的压抑,又以“离琴怨”“半镜明”等意象,展现“微露浅深”的复杂心境,道尽身不由己的酸楚与隐晦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短诗,也是一首闺怨的题材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情感中的压抑与矛盾,笑啼皆不敢放任,几近吞声隐忍,因半镜所照而引发离琴之怨,需提防啼笑间流露的浅深情意,营造出含蓄压抑的氛围,体现了其内心复杂难明的情感状态。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遽遣离琴怨,都由半镜明”中,“半镜”这一意象,暗示了徐公主与他人的情感纠葛源于分离,又将分离带来的哀怨情绪深化。“离琴”关联离别之愁,强化了哀怨的情感。“离琴”“半镜”组合,将不敢笑啼的压抑、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绪具象化,显“浅深”之妙。

3. 分段赏析

“笑啼俱不敢,几欲是吞声。”开篇直接刻画人物的神态,哭笑都不敢,几乎要把声音吞下去,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极度压抑、隐忍的状态,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遽遣离琴怨,都由半镜明。”提到“离琴怨”,暗示着分离带来的哀怨情绪,“半镜明”可能运用了破镜重圆的典故,揭示出徐公主情感纠葛的缘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怨的情感。“应防啼与笑,微露浅深情。”强调要防备哭笑之间流露出淡淡的情感,体现出人物情感的细腻和无奈,即使在如此压抑的情况下,情感还是难以完全抑制,只能小心翼翼地防备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初入武夷》

下一篇:唐·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