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碧鬅茸":垂柳枝叶碧绿且蓬松,
# 鬅:自注:一作髯。
"楼昏雨带容":楼在雨中显得昏沉,垂柳给楼带来别样的容貌。
"思量成夜梦":因反复思量而在夜里做梦,
"束久废春慵":长久受拘束,春日里慵懒倦怠。
"梳洗凭张敞":如同期待张敞为妻子画眉那样,期待美好,
"乘骑笑稚恭":像王稚恭善骑那样,有值得一笑的得意之事。
"碧虚随转笠":头戴斗笠在碧空下辗转行走,
"红烛近高舂":红烛燃尽,接近黎明时分。
"怨目明秋水":如含怨的眼睛像秋水般明亮,
"愁眉淡远峰":含愁的眉像远处淡淡的山峰。
"小阑花尽蝶":小栏边花已凋谢,蝴蝶飞舞,
"静院醉醒蛩":安静的院子里,醉醒后听到蟋蟀的叫声。
# 醒:自注:一作闻。
"旧作琴台凤":往昔如同琴台的凤凰般美好,
"今为药店龙":如今却如药店龙般落魄。
"宝奁抛掷久":长久地将梳妆盒抛在一边,
"一任景阳钟":任由景阳钟敲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中描绘了垂柳在雨中的柔美姿态,营造了朦胧而忧郁的氛围,同时通过比喻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与哀怨,体现了时光流逝与境遇变迁的无奈。
2. 写作手法
比喻:如“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将眼睛比作“秋水”,眉毛比作“远峰”,形象地刻画了愁怨的神态。拟人:如“垂柳碧鬅茸”,赋予垂柳以人的形态和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用典:如“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借用司马相如与王褒的典故,暗示了境遇的变迁和无奈。对比:如“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通过“花尽”与“醉醒”的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与孤寂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第一联:“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此联开篇描绘出垂柳的形象,“碧鬅茸”生动展现了垂柳枝叶繁茂、碧绿葱茏之态,仿若眼前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的翠色。紧接着,“楼昏雨带容”描绘出楼阁在雨中显得昏暗朦胧,而垂柳似乎带着雨中的姿态,营造出一种略带朦胧与凄迷的氛围。这一联从视觉角度出发,先写垂柳之形,再以楼与雨为背景,将垂柳置于特定环境之中,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既清新又略带惆怅的基调,也暗示了垂柳所处环境的复杂,仿佛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即将展开。第二联:“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诗人由对垂柳的外在描写转入自身情感的抒发。“思量成夜梦”表明诗人因对某事或某人长久的思量,以至于夜间都梦绕魂牵,突出了这份思绪的深沉。“束久废春慵”则进一步说明,因长久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即使在春天这样充满生机的季节,也慵懒倦怠,荒废了大好春光。此联借由诗人自身的状态,侧面烘托出内心情绪的强烈,与首联对垂柳的描写相呼应,或许垂柳便是引发诗人这般情思的媒介,使读者能感受到一种压抑而绵长的情感在诗中蔓延。第三联:“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这里运用了典故。“梳洗凭张敞”说的是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体现夫妻间的恩爱。“乘骑笑稚恭”则涉及王稚恭好乘马的故事。诗人在此处借这两个典故,或许是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或感慨曾经的某种情感关系。与前文的惆怅情绪形成对比,通过对过往美好情景的联想,更增添了此刻的失落之感,让读者看到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当下的无奈。第四联:“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中“碧虚随转笠”描绘了在户外,天空仿佛随着转动的斗笠而移动,给人一种在广阔天地间的动态之感。“红烛近高舂”中,“高舂”指傍晚时分,红烛在此时临近燃尽,暗示时间的流逝。这一联从空间的广阔转换到时间的推移,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氛围。结合前文的情感线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消逝、往昔不再的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厚重。第五联:“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这一联运用比喻手法,将“怨目”比作“明秋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眼中含着如秋水般明澈的哀怨;把“愁眉”比作“淡远峰”,以远山的淡远来形容愁眉的紧锁与惆怅。通过这一细腻的描写,将主人公内心的哀怨与忧愁具象化,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其情感的浓烈,也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入微,为全诗增添了一份婉约之美。第六联:“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中“小阑花尽蝶”描绘了小栏杆旁花朵凋零,蝴蝶也随之离去的景象,渲染出一种繁华落尽的衰败氛围。“静院醉醒蛩”则写出寂静的庭院中,只有蟋蟀在诗人酒醒后鸣叫,更添一份清冷孤寂。此联以景衬情,借花朵、蝴蝶、蟋蟀等意象,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与前文的情感相互呼应,将全诗的惆怅情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让读者沉浸在这充满哀愁的氛围之中。第七联:“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再次运用典故,“琴台凤”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琴台的浪漫故事,象征曾经美好的爱情或辉煌的过往。“药店龙”则表示如今的落魄、孤寂。两相对比,形成了鲜明的落差,突出了诗人命运的巨大转变,往昔的美好与今日的凄凉相互交织,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使诗人内心的哀怨与无奈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第八联:“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中“宝奁抛掷久”表明主人公已长久不再梳妆打扮,将盛放梳妆用品的宝奁弃置一旁,体现出对生活的意兴阑珊。“一任景阳钟”则是说任凭景阳钟敲响,也无动于衷,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外界变化的麻木。这一联以一种看似决绝又无奈的姿态收束全诗,将诗人内心极度的哀伤与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深深感受到诗人在经历种种变故后的悲痛与心灰意冷,给人留下无尽的感慨与思考。
下一篇:唐·李商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