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īng
táo
huā
xià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liú
yīng
dié
liǎng
xiāng
huā
fāng
zhèng
jié
shí
wèi
kāi
jīn
xiè
jiā
chén
cháng
duǎn
shì
cēn

译文

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逐句剖析

"流莺舞蝶两相欺":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

# 相欺:相嘲笑。,流莺:飞动的黄莺。

"不取花芳正结时":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 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未开今日谢":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

# 他日:以前的日子。

"嘉辰长短是参差":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 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嘉辰:美好的辰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樱桃花下》乃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黄莺与蝴蝶似在嘲笑诗人未能赶在樱桃花盛开最盛之时前来观赏,此景暗含诗人不逢时的深沉感慨。李商隐以凝重的笔触,将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哀愁与隐忧缓缓道出。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却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樱桃花下》乃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这首诗确切的创作年代已难以考证。彼时,政治氛围压抑,党派纷争复杂,局势变幻无常,如同朝云暮雨般难以捉摸。诗人似乎已隐隐预感到,自己的前途布满荆棘,充斥着惊涛骇浪。就个人境遇而言,李商隐对自身才华颇为自负,然而一生却坎坷失意,因此时常生发不逢时的喟叹。他常常以凝重笔触,倾诉潜藏于心底的哀愁与隐忧,《樱桃花下》便是此类诗作的典型代表。不过,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仅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借景抒情诗。诗中描绘了黄莺与蝴蝶似在嘲笑诗人错过樱桃花最盛花期的场景,将真挚动人的情感融入对眼前之景的描述中,借樱桃花开花谢这一自然现象,抒发自身在人生境遇中不遇其时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流莺舞蝶两相欺”,诗人以独特视角赋予流莺和舞蝶以“相欺”的情感色彩,营造出一种被周遭事物辜负的氛围。这里,“相欺”并非实指流莺舞蝶真有恶意,而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化,为全诗奠定了哀怨基调。“不取花芳正结时”进一步点明被“欺”缘由,流莺舞蝶未在樱桃花芳正结时前来,错过最美花期,如同人生中诸多美好时刻被错过,诗人不逢时的遗憾跃然纸上。此句表面写花与莺蝶,实则暗喻自身才华未得赏识,理想抱负未在恰当之时实现。“他日未开今日谢”中“他日”花未开与“今日”花已谢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时光流逝、美好短暂且无常的感受。诗人对时光匆匆、命运弄人的无奈之情,在这简洁的描述中愈发浓烈。从花开花谢的变化里,诗人敏锐捕捉到生命的无常与人生的波折。基于此,诗人得出“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这是对人生的高度凝练与深刻感悟。“嘉辰”代表美好时光,“参差”则表明美好难以长久、均衡,总是参差不齐。此句将花事的无常拓展到人生层面,揭示出人生的普遍境遇,美好时刻总是短暂易逝,充满变数。诗人借此传达出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以及面对无常命运的无力感。

3. 作品点评

在李商隐的众多樱桃诗里,樱桃这一意象呈现出不同面貌。部分诗作中,樱桃是诗人嘲讽、讥诮的对象;而在这首诗里,樱桃却成为诗人同情、叹惜的客体。纪昀解读李商隐樱桃诗时,将诗中的樱桃一概当作人来理解,还表示“集中屡咏樱桃,必有所为,亦可以意为之”。然而,这种解读方式忽略了这些樱桃诗在意象运用上的差异,模糊了各诗的主旨。张采田不同意纪昀的意见:“纪氏能以意会,则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击,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谓恨遭逢之迟暮也。必非艳情,与《嘲樱桃》诗不同,其座主李回贬湖时之深慨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自伤与时龃龉也,偶于樱桃发之。良辰美景,原贵及时,无奈参差,竟难自必。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海客》

下一篇:唐·李商隐《追代卢家人嘲堂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