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带谁能结":柳丝轻柔如带,谁能将它系结,
"花房未肯开":花苞迟迟不肯绽放。
"空余双蝶舞":园中只剩两只蝴蝶翩跹起,
"竟绝一人来":终究没有一个人前来。
"半展龙须席":半铺着用龙须草编织的清凉席子,
"轻斟玛瑙杯":轻轻斟满那玛瑙材质的酒杯。
# 玛:一作马。
"年年春不定":春去春来总无常,
"虚信岁前梅":空自相信岁末的梅花能带来春的消息。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退隐田园诗。写退居时,柳未结、花未开,双蝶舞而人不来,半展席斟杯,叹春不定、虚信梅,倾诉孤单寂寞,感叹时光流逝的迷茫。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空余双蝶舞”以双蝶的活泼灵动,反衬“竟绝一人来”的静态孤寂,强化了诗人独处小园的冷清氛围。对比:“半展龙须席”(华贵酒器)与“独酌”场景形成对比,凸显物质丰裕与精神孤高的矛盾,深化了独酌的寂寥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柳带谁能结,花房未肯开”:以拟人手法写春景未至的萧索。“柳带”难结喻人际疏离,“花房未开”暗示内心封闭,借植物状态隐喻诗人政治失意后的苦闷与期待落空。颔联“空余双蝶舞,竟绝一人来”:通过反衬强化孤寂。“双蝶舞”的生机与“一人来”的荒凉形成对比,以自然热闹反衬人际冷清,暗含知音难觅的怅惘。颈联“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以奢华器物反衬精神孤寂。“龙须席”“玛瑙杯”的精致与独酌场景的简寂形成张力,物质丰裕难掩内心空虚,折射诗人退隐田园的复杂心境。尾联“年年春不定,虚信岁前梅”:借时序错位抒人生无常之叹。“春不定”暗喻仕途起伏,“虚信梅”以早梅无果喻美好期许落空,将自然现象升华为对命运无常的哲思。
上一篇:唐·李商隐《越燕二首》
下一篇:唐·李商隐《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