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lìng
láng
zhōng
jiàn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wàng
láng
lín
jùn
jiā
dān
qīng
yīng
qiū
chí
zhái
réng
guò
liǔ
yùn
tīng
fēng
lái
jiāng
miǎo
miǎo
xìn
míng
míng
wén
xiān
jué
lín
chuān
jīng
zhāo
yín
zhī
zhěn
shù
sēng
píng
jiàn
xián
yàn
kōng
liú
cǎo
yíng
bēi
kǎn
jǐng
tiān
shí
léi
tíng
xiàng
huì
fēn
jiāng
jìn
jiāo
xián
jìn
àn
xīng
léi
tān
guì
tuō
qīng
píng
wàn
xuán
bào
wēi
sòng
líng

译文

遥想您来到古老的州郡任职,您寄来的美妙诗句如洒落在丹青之上。您大概经过了像丘迟住所那样的地方,又路过了如同柳恽曾停留的汀洲,您寄信时,江水渺茫无边,我回信时,雨下得昏昏暗暗。在句曲山或许听闻了仙家秘诀,在临川之地可能获得了佛教经典。清晨您在客舍的枕头上吟诗,夜晚您就着僧瓶中的水漱口后读书。没有见到口衔芦苇传递书信的大雁,只看见腐草间白白飞舞的萤火虫。这里的风土人情让人悲叹如处坎井般艰难,上天发怒时能见识到雷霆的威力。这里临近大象、花卉生长的边界,蛟龙的涎水浸润着江岸,散发着腥味。为了补养虚弱的身体贪求紫桂,凭借着一股意气寄托于宝剑。相隔万里,心中高悬着离别的情怀,这种担忧比讼阁的铃声还让人忧心。

逐句剖析

"望郎临古郡":遥想您来到古老的州郡任职,

# 望郎:谓尚书郎。郎,一作郊。

"佳句洒丹青":您寄来的美妙诗句如洒落在丹青之上。

# 丹青:谓纸。

"应自丘迟宅":您大概经过了像丘迟住所那样的地方,

# 丘迟:《梁书·丘迟传》:“迟吴兴人,八岁能属文,累官中书郎。”吴兴,即唐之湖州。

"仍过柳恽汀":又路过了如同柳恽曾停留的汀洲,

"封来江渺渺":您寄信时,江水渺茫无边,

"信去雨冥冥":我回信时,雨下得昏昏暗暗。

# 信:指信使。

"句曲闻仙诀":在句曲山或许听闻了仙家秘诀,

"临川得佛经":在临川之地可能获得了佛教经典。

# 临川:郡名,今江西抚州。谢灵运曾为临川内史。

"朝吟支客枕":清晨您在客舍的枕头上吟诗,

# 支:支撑。

"夜读漱僧瓶":夜晚您就着僧瓶中的水漱口后读书。

# 僧瓶:僧人用以漱口净手之贮水瓶。

"不见衔芦雁":没有见到口衔芦苇传递书信的大雁,

"空流腐草萤":只看见腐草间白白飞舞的萤火虫。

"土宜悲坎井":这里的风土人情让人悲叹如处坎井般艰难,

# 土宜:指种植、居住所宜。《易》有坎卦、井卦。桂林一带,草木蔚荟,蛇虫出没,日用皆藉井汲取。

"天怒识雷霆":上天发怒时能见识到雷霆的威力。

"象卉分疆近":这里临近大象、花卉生长的边界,

# 象卉:象所栖止的丛莽。桂州地近交趾,故云“分疆近”。

"蛟涎浸岸腥":蛟龙的涎水浸润着江岸,散发着腥味。

"补羸贪紫桂":为了补养虚弱的身体贪求紫桂,

"负气托青萍":凭借着一股意气寄托于宝剑。

# 青萍:宝剑名。

"万里悬离抱":相隔万里,心中高悬着离别的情怀,

"危于讼阁铃":这种担忧比讼阁的铃声还让人忧心。

# 铃:指檐角所悬风铃。,讼阁:官府听政理事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令狐郎中见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之作,出自《全唐诗》。此为唱和诗,李商隐回应令狐郎中寄诗。诗中先赞令狐郎中才情,想象其行程,提及丘迟、柳恽,后描绘书信往来氛围,又述自身孤寂,借当地风土叹处境艰难,表达对友人思念、赞美及自身无奈感慨。运用用典、借景抒情、象征等写作手法,开头赞友,中间想象友人生活并转至自身,结尾强化对友人思念与自身境遇之叹。此诗典型体现李商隐含蓄风格,情感复杂深沉,借多样手法将对友人情感与自身感慨融合,虽因用典多理解有难度,但韵味深长,展现其高超诗歌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酬令狐郎中见寄》由李商隐创作。大中元年夏秋之际,令狐绹从湖州寄诗至桂林给李商隐,收到友人诗作后,李商隐为回应令狐绹的情谊与交流诗意,写下此诗酬答。彼时李商隐身处桂林,在收到令狐绹的寄诗后,内心触动,借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回应,由此诞生了这首被收录于《全唐诗》第539卷第63首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诗,也是一首唱和题材诗。描绘了诗人收到令狐郎中寄诗后,对友人任职之地的想象、彼此书信往来的情境,以及自身所处环境与心境。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营造出一种既饱含对友人关切,又透露出自身孤寂无奈的复杂氛围,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坎坷境遇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多处运用典故,如“丘迟宅”“柳恽汀”,借丘迟、柳恽的典故,暗示令狐郎中才情高雅,行径不凡,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委婉地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借景抒情:“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借“江渺渺”“雨冥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迷茫、惆怅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书信往来时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对彼此距离和未来的不确定感。象征:“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衔芦雁”象征传信之人,“腐草萤”象征自身处境的孤寂、落寞,通过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音信不畅的失落和自己孤独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开篇赞美令狐郎中在古郡任职,其寄来的佳句美妙,接着借丘迟、柳恽典故,暗示友人高雅才情,为全诗定下对友人的赞美基调。“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先描绘书信往来的氛围,再想象令狐郎中在当地的雅事,最后转折到自身,以“不见衔芦雁”表达音信不畅,“空流腐草萤”体现自身孤寂,情感由对友人的赞美转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万里悬离抱,危于讼阁铃。”借当地风土人情,如“土宜悲坎井”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象卉分疆近”等句渲染地域特色,最后表明与友人相隔万里,思念之情深重,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处境的复杂情感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朱彝尊曰:此必绹寄书义山,诗中询其近况,因酬其见寄之意。故叙绹路,而自叙详,此古人立言之法。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

# 一段令狐见寄。二段得书喜出望外。三段追述未接所寄时情况。四段自叙久滞炎荒,兼写酬意。邱迟、柳挥方令狐。仙诀、佛经比令狐所寄。“朝吟”二句,喜而诵,不问昼夜也。“不见”四句,言未寄诗时已如腐草之萤,羁栖桂管,无异坎井,乃雷霆天怒,果不终朝,有诗来寄也。绚以义山受郑亚之辟,怒甚,故答诗如此。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起句“望郎临古郡”,自为绹由郎中出知外郡之时。古人于官爵重内轻外,故不日太守而日郎中也。下文引用以邱迟宅、柳挥汀,皆吴兴故事,与本传由左补阙、右司郎中出为湖州刺史相合。……结语叹踪迹之辽远,诉心事之危疑,益情见乎词者矣。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 应酬之作,不见本领,只“封来”二句小有致耳。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蝶》

下一篇:唐·李商隐《牡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