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jiāo
shù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kàn
shān
duì
jiǔ
jūn
tīng
chéng
fǎng
访
jūn
xuě
tiān
qiáng
xià
shuǐ
zhāi
zhōng
sàn
jiàn
qián
yún
yīn
zhú
bǎi
nóng
huán
dàn
qiáo
duàn
gèng
wén
cūn
nán
mǎi
yān
shè
sūn
xiāng
yuē
shì
gēng
yún

译文

你对着山饮酒时思念着我,我听着鼓声离开城池去拜访你。寒冬的雪花开始融化,与墙下的溪水静静汇合,寺院的斋钟响个不停,驱不散门前的云朵。云翳笼罩着翠竹松柏,移动的阴影浓淡交错,渔樵声中听得见有人唱歌,断断续续,此起彼落。这种优美的环境实在不错,我也想在郊外买房筑窝从此开始新的生活,相约子孙一道耕耘劳作。

逐句剖析

"看山对酒君思我":你对着山饮酒时思念着我,

# 君:指子初。

"听鼓离城我访君":我听着鼓声离开城池去拜访你。

# 鼓:更鼓。

"腊雪已添墙下水":寒冬的雪花开始融化,与墙下的溪水静静汇合,

"斋钟不散槛前云":寺院的斋钟响个不停,驱不散门前的云朵。

# 散:作动词,震散。,斋钟:斋时之钟。佛家过午不食为斋,故正午为斋时。

"阴移竹柏浓还淡":云翳笼罩着翠竹松柏,移动的阴影浓淡交错,

"歌杂渔樵断更闻":渔樵声中听得见有人唱歌,断断续续,此起彼落。

# 渔樵:指捕鱼砍柴时发出的声响。

"亦拟村南买烟舍":这种优美的环境实在不错,我也想在郊外买房筑窝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 烟舍:炊烟弥漫之村舍,常为隐者所居。

"子孙相约事耕耘":相约子孙一道耕耘劳作。

# 事:从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子初郊墅》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诗人拜访友人子初郊外别墅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郊墅周边的自然景色,如腊雪、斋钟、竹柏、云朵、渔樵歌声等,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通过对友人相聚场景和郊墅环境的描写,既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又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大致是诗人在友人子初的城外别墅所作,创作时间推测为大中十年(856)的岁末春初之际。黄世中在《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中提及,此诗语言浅显直白,几乎无需额外注释,风格近似白居易、陆游的诗作。正因如此,冯浩、张采田等学者曾怀疑它并非李商隐的作品。由此可见,仅凭借诗歌的风格与用词来判定作者,往往不够可靠,考察作者还需以实证与史证作为根本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诗。主题围绕着诗人拜访友人子初的郊墅展开,既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情谊,又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亦拟村南买烟舍”运用了用典手法。“烟舍”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和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墟里上孤烟”的诗意。陶渊明的诗句描绘出乡村中村落隐隐约约、炊烟袅袅升起的宁静祥和画面,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李商隐在此用典,借“烟舍”这一意象,含蓄地表明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运用对仗,从友人和自己两个角度着笔。“看山对酒君思我”,想象友人在郊墅中对着山饮酒,思念着自己,展现出友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诗人的牵挂。“听鼓离城我访君”,“听鼓”点明城市中的生活节奏,“离城”则突出诗人为了拜访友人,离开喧嚣的城市,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两句相互呼应,既表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又为下文的相聚和郊墅之景的描写做了铺垫。“腊雪已添墙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描绘了郊墅周围的冬日景色。“腊雪已添墙下水”,腊月的雪增添了墙下的积水,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斋钟不散槛前云”,寺庙的斋钟声在空气中回荡,但栏杆前的云朵却依旧缭绕不散,给人一种空灵、悠远的感觉。诗人通过对雪、水、钟声、云朵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出郊墅的宁静和清幽,也暗示了友人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阴移竹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描写郊墅中的景色和声音。“阴移竹柏浓还淡”,竹柏的影子随着日光移动,浓淡交替,生动地表现出光影的变化,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歌杂渔樵断更闻”,渔夫和樵夫的歌声夹杂在一起,时断时续地传来,既表现出郊墅周边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又增添了生活气息。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更能感受到郊墅的独特魅力。“亦拟村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由眼前的郊墅美景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理想。“亦拟村南买烟舍”,诗人表示也打算在村南购买一所烟雾缭绕的房舍,体现出对郊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子孙相约事耕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子孙一起从事耕耘,过上宁静、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的愿望。这两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流露出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4. 作品点评

这首《子初郊墅》语调洒脱,文字晓畅,与李商隐其他诗作韵味似有不同,因而曾有人质疑它并非李商隐所作。然而,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丰富多样,虽以文采繁富、意境朦胧著称,但也有如《夜雨寄北》及悼亡诗这类不用或较少用典、情感直白如话的作品,本诗便属于此类。此诗构思细密、层次井然,与李商隐一贯的艺术风格酷似。首联上句以景兴起下句,又总领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皆围绕郊墅之景展开,紧承首联内容;尾联表达对郊墅美景的艳羡,想要在此卜邻而居,与首联遥相呼应,前后连贯,承转自然。李商隐擅长创作七律,格调高超。这首诗同样巧于运笔、工于对仗,清健之中蕴含沉郁,平易之中又不失深度,并非肤浅之作,尽显李商隐七律的本色。在没有发现新的、可靠的否定材料之前,我们有充分理由将这首《子初郊墅》归属于李商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句造意格。初联上句以兴下句,而下句乃第一句之主意。第二联、第三联,皆言郊墅之景。末联结句羡郊墅之美,亦欲卜邻于其间,有悠然源泉之意。此乃诗家最妙之机也。

元范椁《诗学禁脔》

# 此诗因过子初别墅而作也。首言君在别墅思我,我又适来访君。至此别墅,见腊雪已消,而添墙下之水;钟声未散,犹有槛前之云。又见竹柏之影,或浓或淡;闻渔樵之歌,或断或续。此皆别墅之景物也。子初于此诚为嘉遁,我亦拟买烟舍同居,使子孙期约,以耕耘为事,何以以禄仕为哉?

明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大全》

# 此方写郊墅之佳,看他访人郊墅,却欲自买郊墅,乃至欲令两家子孙,世世同有郊墅,真乃心醉今日子初郊墅不浅也。写自访子初,却先写子初见忆,便见两人相欢之深,本如磁铁相吸,何况又有好郊墅耶!看他“看山对酒”,妙!“听鼓离城”,又妙!写一个思之深,一个志之早,总是意思都在寻常往还之外,固不可以宾主二字浅律之也。三“腊雪”是纪此日相访,是初春;四“斋钟”是表此日到墅,是晌午,二句只承“我访君”之三字也。此方写郊墅之佳,看他访人郊墅,却欲自买郊墅,乃至欲令两家子孙,世世同有郊墅,真乃心醉今日子初郊墅不浅也。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七言律》

# 因君思我而访君,遂至郊墅。中四皆郊墅之景。如此佳胜,欲结邻终老也。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看山对酒”,郊外也;“听鼓离城”,出郊也。中二联,极写郊外之景物。身羁城内,不知郊墅间如许受用,焉得不思卜居邻并,舍尘鞅而乐耕耘耶?

清姚培谦《分体笺注李义山诗集》

# 因子初之郊墅,我亦欲置郊墅,因我与子初相好,而欲订两家子孙世世相好,此其投分为何如乎?此诗格极平淡,情极浓至。看他一出手欲写我访君,却先写君思我,便见得两人投分非泛然也。三、四只承二,腊雪消,其序已春;斋钟动,其时已午。此不过纪其相访之日,而墙边水满,槛外云凝,其地之佳胜亦略可见矣。五、六再细写,五写墅中,六写墅外;但举竹柏而花木之罗列可知,但举渔樵而山水之环绕可知。一结更有别致。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 惟子初思我,故出郊访之。起二句乃对举中之互文也。“腊雪”句,言岁将暮,记一年之节序也。“斋钟”句,言时近午,记一日之暑刻也。五句是郊墅所见。六句是郊墅所闻。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

# 起连中便笼罩得子孙世世相好在,买舍耕耘,恰从腹连生下,更无起承转合之迹。第五所以息机,第六所以发兴,曲尽郊居之乐。中四句一片烟波,孟德所谓以泥水自蔽也。引陈崿:此诗起联中,便笼得子孙世世相好在,而买舍耕耘,却从腹联生下,更无起承转合之迹。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腹连的是郊墅,读之觉耳目间都无尘杂,却又不至清净寂寞。曾流连淮海先生碧山庄三日,时维初夏,颇有此意。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引何焯

# 直写朴老,风格殊高。引戈涛:“君思我”、“我访君”二句调用在起联,故只觉脱洒,不嫌油俗,亦以其衬贴字面雅净。若吴梅村偷用于颔联,云“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则俗不可耐矣。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

# 此诗佳。开放翁、东坡。起句子初,以下郊墅。收佳,似白。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 首句先补一笔;次句主笔。三、四承“访”字来,上句序已春,下句时已午也。五墅中景;六墅外景。以“陪”意作结。

清姜炳璋《选玉谿生诗补说》

# 笔趣殊异义山,结联情态亦不类,但未敢直斥其非本集耳。余详《子初全溪作》。《禁脔》以此篇为“一句造意格”,谓起联一意领下也;以《写意》篇为“两句立意格”,谓起联分领次联、三联也;又以《月姊曾逢》篇为“想象高唐格”。其说拘滞支离,皆不可从。诗本坦途,何强寻障碍耶?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 李义山云“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忆君”,李群玉云“正穿屈曲崎岖路,又听钩输格磔声”……此种句法,皆由独造。

清吴仰贤《小匏庵诗话》

# 冯说甚是,此必他人和作而误入者,与《全溪》一首皆可疑也。

近代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到秋》

下一篇:唐·李商隐《因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