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zhào
bīng
chí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hào
yuè
fāng
hǎi
jiān
bīng
zhèng
mǎn
chí
jīn
shuāng
shè
cǎi
liǎng
cēn
yǐng
zhàn
pái
huái
chù
guāng
hán
shí
gāo
lián
shàng
xià
jiē
qīng
guī
fēi
nán
dìng
qián
yuè
wèi
què
jīng
rào
tīng
shǐ
jìng
jiāng
yíng
shǒu
shuāng
kǒng
tòu
lián
yóu
wán
xiǎo
zhī

译文

皎洁的圆月刚刚从海平面升起,池塘中已结满了坚硬的冰。金色的月光与冰面反射的光辉相互激荡辉映,如同两片美玉的光彩交叠,高低错落。月亮的倒影占据了水面上徘徊的地方,月光交融着那晶莹闪耀的光辉。无论高处低处,都连接成一片洁白的颜色,无论是天上还是水面,都连接着清澈明亮的月光。月宫中的玉兔奔跑跳跃,难以停驻,冰下的鱼儿想要跃出水面,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受惊的乌鹊都想绕着月亮飞,狐狸侧耳倾听冰下流水声,这才确信冰已坚厚无疑。这月光下的冰池,像一面镜子仿佛要捧满手中,月光寒白如霜,担心它能穿透肌肤带来凉意。我唯独喜爱这月下冰畔的游赏意趣,直到天边破晓,仍然不知疲倦。

逐句剖析

"皓月方离海":皎洁的圆月刚刚从海平面升起,

"坚冰正满池":池塘中已结满了坚硬的冰。

"金波双激射":金色的月光与冰面反射的光辉相互激荡辉映,

"璧彩两参差":如同两片美玉的光彩交叠,高低错落。

"影占徘徊处":月亮的倒影占据了水面上徘徊的地方,

"光含的皪时":月光交融着那晶莹闪耀的光辉。

"高低连素色":无论高处低处,都连接成一片洁白的颜色,

"上下接清规":无论是天上还是水面,都连接着清澈明亮的月光。

"顾兔飞难定":月宫中的玉兔奔跑跳跃,难以停驻,

"潜鱼跃未期":冰下的鱼儿想要跃出水面,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鹊惊俱欲绕":受惊的乌鹊都想绕着月亮飞,

"狐听始无疑":狐狸侧耳倾听冰下流水声,这才确信冰已坚厚无疑。

"似镜将盈手":这月光下的冰池,像一面镜子仿佛要捧满手中,

"如霜恐透肌":月光寒白如霜,担心它能穿透肌肤带来凉意。

"独怜游玩意":我唯独喜爱这月下冰畔的游赏意趣,

"达晓不知疲":直到天边破晓,仍然不知疲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得月照冰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以“月照冰池”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与寒冰交相辉映的清冷景象。前四句以“皓月”“坚冰”起笔,运用“金波”“璧彩”等比喻展现月光的皎洁与冰面的晶莹;中间四句通过光影交错、明暗对比,进一步刻画月下冰池的静谧之美;后六句则融入神话意象和触觉联想,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末两句写诗人沉浸自然景致而忘却时间流逝的创作状态。全诗紧扣“月”“冰”二字,以工整的对仗和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关注,以及沉醉其中、彻夜流连的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咏物诗盛行时期,当时李商隐已确立其独特的诗风。诗人巧妙提炼“月”“冰”等自然意象,在静态描写中寄托个人情志。诗中“达晓不知疲”一句,或与其晚年退居乡野的生活状态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层,写月升冰凝的景色。“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两句点明时间与场景,一轮明月刚刚从海上升起,而池塘已满是坚冰,勾勒出一幅静谧又开阔的画面,给人以清冷之感。第​二层,写光影交错的画面。“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两句描绘月光洒在冰池上的景象,“金波”写出月光的明亮,“双激射”让画面有了动态感;“璧彩”形容月光如美玉般的光彩,“两参差”则体现出光影交错的美妙,展现出月光的璀璨与灵动。第​三层,写光晕流动的画面。“影占徘徊处,光含的皪时”,一个“占”字赋予影子以动态,仿佛它在徘徊;“的皪”形容光亮鲜明,写出月光中蕴含的明亮光彩,进一步刻画了月光的皎洁与灵动,让冰池的景色更具神韵。“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高低”与“上下”相对,“连素色”和“接清规”描绘出月光下冰池的整体画面,从高到低、从上到下,一片洁白,与天上的明月相接,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第​四层,写生灵们的反应。“顾兔飞难定,潜鱼跃未期”,“顾兔”指月亮,传说月中有玉兔,这里说月亮好像在空中飞动难以安定;“潜鱼”则给画面增添了生机,鱼儿在冰下,跃出水面的时机还未到,一动一静,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画面感。“鹊惊俱欲绕,狐听始无疑”两句写鹊鸟被惊动,想要绕着池塘飞行;狐狸听到动静,开始有所反应。通过动物的表现,从侧面烘托出月光的皎洁和环境的清幽,让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神秘。​第五层,引发联想。“似镜将盈手,如霜恐透肌”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月光比作镜子,好像可以捧在手中;又像寒霜,仿佛能透过肌肤,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的皎洁清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感受。第​六层,直接抒情。“独怜游玩意,达晓不知疲”两句,诗人表达出对眼前月照冰池景色的喜爱之情,沉浸在这美景中,通宵达旦也不觉得疲倦,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昨日》

下一篇:唐·李商隐《华州周大夫宴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