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óng
wēng
cóng
dōng
chuān
hóng
nóng
shàng
shū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zhèn
chū
gēng
shuài
jiā
bīn
jiàn
yāo
shǐ
使
chē
yuǎn
jìn
guī
gèng
yān
xiāo
wěn
fàng
huá
liú
gāo
ān
fěi
cuì
cháo
fēng
zhī
yǒu
zài
guó
kěn
liáo
zǎo
tiǎn
zhū
sūn
cóng
xiǎo
yǐn
zhāo
xīn
xuán
yún
mèng
duàn
chì
chéng
biāo
bēi
qīng
qín
é
nòng
xiāo
shān
lián
xuán
jìn
shuǐ
jiē
jiàng
yáo
wén
zhōu
duó
fān
rán
shùn
sháo
jiē
qiáo
yuǎn
zhú
duàn
péng
piāo
shuí
mín
shèn
tiāo
luán
huáng
yàn
què
xiāng
ráo
gǎn
gòng
tuí
yuǎn
yīn
zhī
nèi
huǒ
shāo
shì
fēi
guò
bié
mèng
shí
jié
cǎn
jīng
biāo
wèi
zhì
shuí
néng
zhōng
gàn
bìng
xiāo
céng
jǐn
xiù
miǎn
bào
qióng
yáo
kǒng
shuāng
qīn
bìn
jūn
xiān
shòu
guà
yāo
gān
xīn
chén
ruǎn
huī
shǒu
xiè
sōng
qiáo
jǐn
chà
lín
jiē
yún
tái
liáo
chuān
yuè
wàn
yān
zhī
miáo
zhàng
lóng
jiān
hún
xiá
wài
xiāo
fēi
guān
zhú
nài
luò
huā
cháo
chù
féng
míng
pèi
yán
cuì
qiào
mán
tóng
xiàng
jiāng
shì
mài
jiāo
xiāo
nán
zhào
zhī
fēi
西
shān
jiāo
tān
jiā
wèi
shèng
míng
cháo
shǎo
jiǎn
dōng
chéng
yǐn
shí
kàn
běi
dǒu
biāo
yīn
guāi
bié
jiǔ
suì
zhú
suì
hán
diāo
shèng
kāi
gāo
yàn
jiāng
jūn
wèn
liáo
wèi
yán
gōng
zǎo
qiáo

译文

大镇刚刚更换统帅,嘉宾们早已受邀而来。使者的车马不分远近,归途却仿佛穿越云霄。稳稳迈开骅骝的步伐,安然筑起翡翠的巢巢。御风而行必有归宿,离开故国岂会甘心寂寥。我早忝列您孙辈之末,与您一同归隐山林的召唤。心系紫云阁的仙境,梦断赤城山的云标。素女弹奏清瑟生悲戚,秦娥吹奏玉箫寄哀思。群山连接着玄圃仙境,江水遥接着绛河仙桥。岂料听闻周代铎声,竟转而向往舜时韶乐。众人辞别高树离去,如断蓬般飘零远方。世风浇薄谁能匡正,百姓已愈发轻佻。鸾凤期待一飞冲天,燕雀岂肯轻易饶恕。岂敢随波逐流远去,内心愤懑如烈火燃烧。离别之梦纠缠是非,时节惊变如狂飙肆虐。未至佳境谁能赋诗,心力交瘁已如病缠身。多次身着锦绣华服,竭力想报答您如琼瑶之谊。恐怕白发已侵我鬓角,而您先佩官绶于腰间。甘愿追随陈琳、阮瑀,挥手告别赤松、子乔。锦官城与您居所相近,云台观却闭门寂寥。满川空照月色清冷,群山自生灵芝仙草。瘴雨在泷水间急落,离魂于三峡外消散。非因长夜无烛相伴,只恨落花时节已至。何处不闻玉佩叮当,哪场筵席不见翠翘摇曳。番邦孩童骑象起舞,江畔市集售卖鲛绡。南诏并非不可匹敌,西山叛乱也屡次骄纵。莫贪恋繁华之地,莫辜负圣明之朝。减少东城的宴饮之乐,时时仰望北斗星柄。莫因久别生疏,徒然凋零于岁寒之中。盛大幕府开设高宴,将军询问昔日同僚。替我说说公玉季吧,望他早日放弃渔樵生活。

逐句剖析

"大镇初更帅":大镇刚刚更换统帅,

# 初更帅:开成元年(836)十二月辛亥,剑南东川节度使冯宿卒。癸丑,杨汝士充东川节度使。,大镇:镇守一方的长官,此指东川节度使。

"嘉宾素见邀":嘉宾们早已受邀而来。

# 素:往日、旧时。,嘉宾:幕僚,此指叔祖父。《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使车无远近":使者的车马不分远近,

# 使车:此指节度使之车。孟浩然《送卢少府使入秦》:“山河转使车。”

"归路更烟霄":归途却仿佛穿越云霄。

"稳放骅骝步":稳稳迈开骅骝的步伐,

# 骅骝:良马。

"高安翡翠巢":安然筑起翡翠的巢巢。

"御风知有在":御风而行必有归宿,

# 御风:乘风。《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有在:有处。

"去国肯无聊":离开故国岂会甘心寂寥。

# 无聊:精神无所寄托,无所事事。,去国:离开京都。

"早忝诸孙末":我早忝列您孙辈之末,

# 诸孙:诸王孙。,忝:忝列。

"俱从小隐招":与您一同归隐山林的召唤。

# 小隐招: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林荫,大隐隐市朝。”

"心悬紫云阁":心系紫云阁的仙境,

# 紫云阁:神仙宫阙。此指道观。《上清经》:“元始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

"梦断赤城标":梦断赤城山的云标。

# 赤城标:赤城高山。赤城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标:标志。梦断:谓向往之至。

"素女悲清瑟":素女弹奏清瑟生悲戚,

# 素女:神女,与黄帝同时,长于音乐。

"秦娥弄玉箫":秦娥吹奏玉箫寄哀思。

# 秦娥:秦穆公女弄玉。《列仙传》谓萧史善吹箫,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为作凤台居之,一日吹箫引凤,与弄玉升天仙去。

"山连玄圃近":群山连接着玄圃仙境,

# 玄圃:悬圃。位于昆仑山顶,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为神仙所居。

"水接绛河遥":江水遥接着绛河仙桥。

# 绛河:天河、银河。

"岂意闻周铎":岂料听闻周代铎声,

# 周铎:周代的铜质木舌的铜铃。古代公家有事要宣布,便摇着铜铃集众以听。此以周铎指朝廷施政的号令。

"翻然慕舜韶":竟转而向往舜时韶乐。

# 舜韶:舜帝时的韶乐。《史记·五帝本纪》:“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九招即九韶。

"皆辞乔木去":众人辞别高树离去,

# 乔木:谓故乡、故居。

"远逐断蓬飘":如断蓬般飘零远方。

"薄俗谁其激":世风浇薄谁能匡正,

"斯民已甚恌":百姓已愈发轻佻。

# 恌:即“佻”,苟且轻薄。

"鸾皇期一举":鸾凤期待一飞冲天,

# 鸾皇:鸾鸟与凤凰,用以自比。

"燕雀不相饶":燕雀岂肯轻易饶恕。

"敢共颓波远":岂敢随波逐流远去,

# 敢:岂敢。

"因之内火烧":内心愤懑如烈火燃烧。

# 内火:比喻忧心如焚。

"是非过别梦":离别之梦纠缠是非,

"时节惨惊飙":时节惊变如狂飙肆虐。

# 惊飙:惊风。

"未至谁能赋":未至佳境谁能赋诗,

# 未至:谢惠连《雪赋》:“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中干欲病痟":心力交瘁已如病缠身。

# 痟:渴疾。司马相如患有痟渴之疾。此以司马相如喻自己。,中干:外强中干。

"屡曾纡锦绣":多次身着锦绣华服,

# 锦绣:织彩为文曰锦,刺彩为文曰绣。,纡:系、垂。

"勉欲报琼瑶":竭力想报答您如琼瑶之谊。

# 琼瑶:美玉。

"我恐霜侵鬓":恐怕白发已侵我鬓角,

"君先绶挂腰":而您先佩官绶于腰间。

# 绶:绶带,系印的丝带。

"甘心与陈阮":甘愿追随陈琳、阮瑀,

# 陈阮:陈琳、阮瑀。

"挥手谢松乔":挥手告别赤松、子乔。

# 松乔:赤松子、王子乔。赤松子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后为道教所尊奉。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名晋,善吹箫,作凤鸣声。为浮丘公引嵩山修炼,三十余年后,在缑氏山顶向众人告别,升天而去。

"锦里差邻接":锦官城与您居所相近,

# 锦里:三国时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于锦城,在成都市南。

"云台闭寂寥":云台观却闭门寂寥。

# 云台:指道观。

"一川虚月魄":满川空照月色清冷,

"万崦自芝苗":群山自生灵芝仙草。

# 芝苗:瑞草。,崦:山。

"瘴雨泷间急":瘴雨在泷水间急落,

# 泷:急流。,瘴雨:南方有瘴气的烟雨。

"离魂峡外销":离魂于三峡外消散。

# 离魂:诗人自指。

"非关无烛夜":非因长夜无烛相伴,

# 非关无烛夜:用秉烛夜游意。

"其奈落花朝":只恨落花时节已至。

# 其奈落花朝:此承“离魂峡外销”,谓良辰美景虚设。

"几处逢鸣佩":何处不闻玉佩叮当,

# 鸣佩:用江妃二女解佩事。《蜀都赋》:“娉江婓,与神游。”《列仙传》:“江滨二女,不知何许人。步汉江湄,逢郑交甫,挑之,不知其神人也。女遂解佩与之。交甫悦,受佩而去。数十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

"何筵不翠翘":哪场筵席不见翠翘摇曳。

# 翠翘:妇女头饰。似翠鸟尾之长毛,故名。

"蛮童骑象舞":番邦孩童骑象起舞,

"江市卖鲛绡":江畔市集售卖鲛绡。

# 鲛绡:相传为鲛人所织之绡。

"南诏知非敌":南诏并非不可匹敌,

# 南诏:唐代有六诏,蒙舍诏在最南,故称南诏。唐玄宗时,南诏统一六诏。

"西山亦屡骄":西山叛乱也屡次骄纵。

# 西山:岷山。唐自肃宗、代宗后西山三城屡陷吐蕃。

"勿贪佳丽地":莫贪恋繁华之地,

# 佳丽地:蜀中历称天府之国,佳丽之地。

"不为圣明朝":莫辜负圣明之朝。

"少减东城饮":减少东城的宴饮之乐,

# 东城:指东川郡城。,少减:减少。

"时看北斗杓":时时仰望北斗星柄。

# 北斗杓:京城长安。

"莫因乖别久":莫因久别生疏,

"遂逐岁寒凋":徒然凋零于岁寒之中。

# 岁寒凋: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盛幕开高宴":盛大幕府开设高宴,

"将军问故僚":将军询问昔日同僚。

"为言公玉季":替我说说公玉季吧,

# 公玉季:诗人自指。

"早日弃渔樵":望他早日放弃渔樵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是送别族中长辈的诗。诗里先为长辈找到好工作高兴,又回忆两人以前相处的点点滴滴,叮嘱长辈不管在哪都要多关心国家大事,还委婉表达了希望长辈有机会能拉自己一把。诗中既有分别时的不舍,也有对长辈前程的祝愿。语言用词讲究又典雅,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感真诚实在,虽然透着些低沉的情绪,却特别能打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李商隐从小就和这位堂叔亲近得很。他们差着辈分,可年龄却没差几岁,更像无话不谈的朋友。小时候,俩人常结伴去山里寻访道观,听道士讲长生不老的门道,还学着采集草药、研习丹方,在云雾缭绕的山道上一待就是一整天。​后来为了谋个前程,叔侄俩又一起离开老家,挤在赶考的人潮里,在京城的客栈里挑灯夜读,互相批改文章。这些年风风雨雨都一起扛过来了,这份情谊比亲兄弟还深厚。​如今堂叔接到东川节度使的聘书,要去那边幕府当差。虽说这是个好机会,可一想到要分开,李商隐心里满是不舍,于是提起笔写下这首诗,把千言万语都化进了诗句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赠别、送人赴任诗。体现了诗人与从翁关系密切,回忆了二人一起入山学道、一同离开故乡求职的旧谊。表达了诗人希望从翁引荐、早登仕途的愿望。

2. 分段赏析

“大镇初更帅,嘉宾素见邀​​”开篇点明事件核心:东川(今四川东部)这一重要藩镇刚更换主帅,从翁早被看重,此次受邀赴任是情理之中。“大镇”强调东川的战略地位(唐时为剑南东川节度使辖区,辖今四川东北、重庆西北),“初更帅”暗示权力更迭,幕府需要得力人才;“素见邀”的“素”字极妙——从翁的才德早已被主帅赏识,邀请非临时起意,而是长久认可,为后文写交游情谊铺垫。“使车无远近,归路更烟霄​​”“使车”代指从翁赴任的车马,“无远近”写行程无论多远都需成行,隐含无奈;“归路更烟霄”笔锋一转,想象未来归途:若功成身退,归程或许如登云霄般荣耀。此联以“去”与“归”的对比,暗写从翁此去的前景——既是使命,也可能藏着对功名的期待。“稳放骅骝步,高安翡翠巢​​”“骅骝”是千里马,喻从翁的才华;“稳放”二字极有分寸:既赞其能力出众(可“稳”立脚跟),又显其从容(不急于求成)。“翡翠巢”用翡翠鸟筑巢的意象,翡翠本是珍禽,巢筑得高且稳,既喻从翁在幕府中地位稳固,也暗合其高洁的品格(不似凡鸟争低枝)。两句对仗工整,以马与鸟的意象,勾勒出从翁的才德与前景。​​“御风知有在,去国肯无聊​​”“御风”化用《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喻从翁有超凡的能力与志向;“知有在”强调其目标明确——并非盲目赴任,而是清楚自己的方向。“去国肯无聊”的“肯”是反问:难道会因离开京城(或隐居地)而无所适从?此联进一步肯定从翁的选择:他的仕途是有追求的,而非被迫或混日子。“早忝诸孙末,俱从小隐招​​”诗人自谦为“诸孙末”(从翁的晚辈或门客),“俱”字拉近距离——两人曾一同响应隐士之召(“小隐”指隐于山林)。这句是回忆早年交游:或许二人曾共拒世俗纷扰,选择隐逸,如今从翁却受邀出仕,暗含对往事的追念,也为后文“离隐”的矛盾做铺垫。“心悬紫云阁,梦断赤城标​​”“紫云阁”“赤城标”均为仙家胜境(赤城山为道教名山,传为仙人栖息地;紫云阁或指仙宫)。“心悬”写二人过去对求仙的向往(心有所系),“梦断”则转折——这些理想终究未能实现(或因现实所迫)。此联以仙事喻隐逸之志的破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怅惘。“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玉箫​​”“素女”是神话中善鼓瑟的女神(《史记·封禅书》载其鼓五十弦瑟),“秦娥”指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吹箫引凤的故事)。“悲清瑟”“弄玉箫”以仙凡共奏的音乐,营造出缥缈而哀伤的氛围——或许是二人过去共赏仙乐的场景,如今却要分离,乐声里藏着离别的愁绪。“山连玄圃近,水接绛河遥​​”“玄圃”是西王母的园圃(《山海经》载其位于昆仑山),“绛河”指天河(或说为银河支流)。“山连”“水接”将东川的山水与仙境勾连:从翁赴任之地虽远,却似与仙家胜境相邻。此联既写东川地势的高峻神秘,也暗合二人曾有的求仙之趣——如今从翁虽入仕途,仍与“仙”有缘(地理上的关联)。“岂意闻周铎,翻然慕舜韶​​”“周铎”是周代宣布政令的乐器(《周礼》载“木铎以号召”),喻指朝廷或幕府的召唤;“舜韶”是舜时的雅乐(《论语》“尽美矣,又尽善也”),象征圣君贤臣的治世。“岂意”表意外:从翁本无意仕途(或本淡泊),却因这召唤而改变心意;“翻然慕”则强调转变的坚决——或许是被幕府的抱负所打动。此联是全诗的转折点,从追忆隐逸转向现实的选择。​​“皆辞乔木去,远逐断蓬飘​​”“乔木”喻指安稳的生活(如隐居或京官),“断蓬”喻漂泊无定。二人皆离开原本的“乔木”(从翁离开隐居,诗人或也离开旧地),如断蓬般远逐。此联以“辞”与“逐”的对比,写出身不由己的无奈:看似是主动选择,实则被命运推着走。“薄俗谁其激,斯民已甚恌​​”“薄俗”指社会风气轻薄浮躁,“激”是激励、改变;“斯民已甚恌”(“恌”同“佻”,轻薄)写百姓已深受世风影响,人心不稳。此联突然跳出个人离别,转向对现实的批判:从翁此去幕府,面对的不仅是仕途,更是混乱的世道与不安的民生——这是他对友人的隐忧,也是对时代的感慨。“​​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鸾皇”(凤凰类神鸟)喻贤能之士,“燕雀”喻小人。“期一举”是希望从翁能像鸾凤一样一飞冲天、施展抱负;“不相饶”则转折——小人不会轻易放过贤者,官场倾轧在所难免。此联既是对从翁的鼓励(你有能力),也是提醒(小心小人),情感复杂而真实。“敢共颓波远,因之内火烧​​”“颓波”指颓废的世风(如贪污、苟且),“敢共”即“岂敢同流”;“内火烧”是内心如焚——诗人表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但因世风日下、无力改变而焦虑痛苦。此联是诗人的自我剖白:他既敬佩从翁的坚守,又为自己的无力感到煎熬。​​“是非过别梦,时节惨惊飙​​”离别后,是非纠葛常入梦中(“过别梦”);季节变换如狂风(“惊飙”)般凄厉。此联写别后的心理状态:时间的流逝(“时节”)与世事的变化(“是非”)交织,更添离别的愁绪——不是简单的思念,而是对未来的担忧。“未至谁能赋,中乾欲病痟​​““未至”指从翁尚未到任,“谁能赋”化用“登山则情满于山”(刘勰《文心雕龙》),说未亲历实地,难以写出真切的文字;“中乾”指内心空虚,“病痟”(xiāo)是头痛病。此联写诗人因离别和担忧而身心交瘁:既无法为友人壮行(无实地感悟),又被愁绪折磨得生病。“屡曾纡锦绣,勉欲报琼瑶​​”“纡锦绣”指多次写华美的诗文(“纡”是屈曲,引申为铺陈);“报琼瑶”用《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典故,指回报从翁的友情。此联强调诗人对这段交情的重视:他曾多次为从翁写诗,如今更想尽力回报,可见二人情谊之深。​​“我恐霜侵鬓,君先绶挂腰​​”“霜侵鬓”是诗人自叹衰老(头发已白);“绶挂腰”指从翁即将佩戴官印(绶带,唐时五品以上官员佩鱼符袋)。此联以对比写感慨:自己渐老,而从翁却得官赴任——不是嫉妒,而是人生际遇的无奈:有人壮志得酬,有人蹉跎岁月。“甘心与陈阮,挥手谢松乔​​”“陈阮”指陈登(东汉名士,有济世之志)、阮籍(魏晋名士,佯狂避世),此处或泛指隐士;“松乔”是赤松子、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甘心”是心甘情愿,“挥手谢”是告别。此联矛盾而真实:诗人本愿与隐士为伍(“与陈阮”),却不得不告别隐逸(“谢松乔”)——从翁的选择,或许也触动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锦里差邻接,云台闭寂寥”​​“锦里”指成都(东川治所,因蜀锦得名),“差邻接”是说与诗人所在地(可能长安)不算远;“云台”原指汉代藏书台,此处喻指隐居之地(如山林)。此联写两地距离不远,但“云台”已寂寥——从翁离开隐居地,诗人也难再与他相聚,暗含“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的怅惘。​​“一川虚月魄,万崦自芝苗​​”“一川”指成都平原,“虚月魄”写月光空明(“虚”有清冷之意);“万崦”(yān,山坳)“芝苗”(灵芝)是仙草,暗合东川的神秘。此联描绘从翁即将面对的自然景色:平原空阔,月光清冷,群山中灵芝自在生长——看似宁静,却暗含远离尘嚣的孤寂。“瘴雨泷间急,离魂峡外销​​”“瘴雨”是南方湿热地区的雨(易生瘴气),“泷”(lóng)指急流(如泷水,在今广东);“离魂”指离别的愁绪,“峡外”指蜀地峡谷(如三峡)。此联具体写东川的险恶环境:瘴雨急、急流猛,连离魂都在这环境中消散——既是对从翁旅途艰辛的担忧,也暗喻此去幕府的艰难。“非关无烛夜,其奈落花朝​​”“无烛夜”指黑暗的夜晚,“落花朝”指暮春时节(花落凋零)。此联说:不只是因为黑夜难熬,更因暮春落花而伤怀——离别的愁绪,因美景(花)的消逝而更浓。以乐景写哀情,倍增伤感。“几处逢鸣佩,何筵不翠翘​​”“鸣佩”是官员玉佩碰撞的声音(代指官场),“翠翘”是女子头饰(代指宴饮中的歌姬)。此联想象从翁入幕后将面对的场景:处处是官员的玉佩声,每场宴席都有歌姬起舞——热闹的背后,是官场的浮华,暗含对从翁是否会被这种环境同化的隐忧。​​“蛮童骑象舞,江市卖鲛绡​​”“蛮童”指西南少数民族儿童,“鲛绡”是传说中鲛人织的纱(极薄珍贵)。此联具体描绘东川的风土人情:儿童骑象跳舞,江边卖着奇异的鲛绡——看似新奇的异域风光,实则暗示从翁将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需要适应与应对。“南诏知非敌,西山亦屡骄​​”“南诏”是唐代西南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时战时和),“西山”指蜀地山脉(如青城山、峨眉山),此处代指蜀地山区的部族。“知非敌”是提醒从翁:南诏不可轻视(曾多次与唐冲突);“屡骄”指西山部族常叛乱(如吐蕃势力渗透)。此联是诗人对幕府事务的关切:从翁身处边疆,需警惕地方势力,不可松懈。“勿贪佳丽地,不为圣明朝​​”直接劝诫从翁:不要贪恋东川的美景与繁华(“佳丽地”),更不要忘记为圣朝效力的初心。此联点明送别劝勉的核心:仕途虽有诱惑(美景、权势),但根本是为国家尽责。“少减东城饮,时看北斗杓​​”“东城饮”指幕府中的宴饮游乐(“东城”代指繁华之地),“北斗杓”(北斗星的斗柄)喻指方向(《论语》“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诗人劝从翁:减少宴饮享乐,多关注国事(如北斗指引方向)——这是对他“莫忘初心”的具体提醒。“莫因乖别久,遂逐岁寒凋​​”“乖别”指分离,“岁寒凋”化用《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联说:不要因长期分离而意志消沉(“遂逐岁寒凋”),应如松柏般在困境中坚守。这是对从翁的鼓励:无论多久,都要保持坚韧的品格。“盛幕开高宴,将军问故僚​​”“盛幕”指弘农尚书的幕府(“盛”呼应“大镇”),“高宴”是盛大的宴会;“将军问故僚”指将军问候旧部(从翁可能是将军的旧识)。此联笔锋一转,描绘幕府的热闹场景:开宴、问候,一片祥和——与前文的离愁、担忧形成对比,暗示从翁此去将有新的归属。“为言公玉季,早日弃渔樵​​”“公玉季”可能是从翁的字(或别称,“公玉”或为复姓);“弃渔樵”指放弃隐逸,出仕为官。结尾托话给将军:请他鼓励从翁早日放弃隐逸,积极投入幕府事业。这与首联“嘉宾素见邀”呼应,完成送别主题:从邀请到劝勉,从回忆到展望,结构圆满。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里,作者想当官的心思藏都藏不住。“岂意闻周铎,翻然慕舜《韶》”直白得很,一听新政消息,马上就动了入仕的念头。“鸾皇期一举”把自己比作高飞的鸾鸟,可还没飞起来就被小人绊住,满心委屈没处说。明明一心想做出点成绩,偏偏遇到人情冷漠,心里头总怕时间过得太快,最后一事无成,这种煎熬劲儿隔着诗句都能感受到。但就算自己这么憋屈,还不忘叮嘱长辈别忘关心长安局势,这份对生活的热乎劲儿和为国操心的心意,确实让人看了心里一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段从尚书幕。二段己与从翁始同隐居后同出。三段仕不得意,蒙从翁赠诗。四段东川景物时事。五段送,嘱其莫忘也。“使车”二句言征辟无远近,既当即赴,而从此相别,则隔若烟胃矣。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田(兰芳)曰:笔势跳掷,人己分合。大乱心目,不得不叹为奇观。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引

# 沈雄飞动,气骨不凡,此亦得杜之藩篱者。中晚清浅纤张之作,举不足以当之。又曰:末一段以勉为送,立意正大,词气自深厚雄健,居然老杜合作,较《送李千牛》诗尤为过之。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

# 此诗波澜反覆,人己分合,笔飞墨舞,应接不暇,可谓极行文之乐事,得诸长律,尤为罕睹。少陵不能专美于前矣。

清张采田《李义山辨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漫成三首》

下一篇:唐·李商隐《北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