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镇初更帅":大镇刚刚更换统帅,
# 初更帅:开成元年(836)十二月辛亥,剑南东川节度使冯宿卒。癸丑,杨汝士充东川节度使。,大镇:镇守一方的长官,此指东川节度使。
"嘉宾素见邀":嘉宾们早已受邀而来。
# 素:往日、旧时。,嘉宾:幕僚,此指叔祖父。《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使车无远近":使者的车马不分远近,
# 使车:此指节度使之车。孟浩然《送卢少府使入秦》:“山河转使车。”
"归路更烟霄":归途却仿佛穿越云霄。
"稳放骅骝步":稳稳迈开骅骝的步伐,
# 骅骝:良马。
"高安翡翠巢":安然筑起翡翠的巢巢。
"御风知有在":御风而行必有归宿,
# 御风:乘风。《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有在:有处。
"去国肯无聊":离开故国岂会甘心寂寥。
# 无聊:精神无所寄托,无所事事。,去国:离开京都。
"早忝诸孙末":我早忝列您孙辈之末,
# 诸孙:诸王孙。,忝:忝列。
"俱从小隐招":与您一同归隐山林的召唤。
# 小隐招: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林荫,大隐隐市朝。”
"心悬紫云阁":心系紫云阁的仙境,
# 紫云阁:神仙宫阙。此指道观。《上清经》:“元始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
"梦断赤城标":梦断赤城山的云标。
# 赤城标:赤城高山。赤城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标:标志。梦断:谓向往之至。
"素女悲清瑟":素女弹奏清瑟生悲戚,
# 素女:神女,与黄帝同时,长于音乐。
"秦娥弄玉箫":秦娥吹奏玉箫寄哀思。
# 秦娥:秦穆公女弄玉。《列仙传》谓萧史善吹箫,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为作凤台居之,一日吹箫引凤,与弄玉升天仙去。
"山连玄圃近":群山连接着玄圃仙境,
# 玄圃:悬圃。位于昆仑山顶,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为神仙所居。
"水接绛河遥":江水遥接着绛河仙桥。
# 绛河:天河、银河。
"岂意闻周铎":岂料听闻周代铎声,
# 周铎:周代的铜质木舌的铜铃。古代公家有事要宣布,便摇着铜铃集众以听。此以周铎指朝廷施政的号令。
"翻然慕舜韶":竟转而向往舜时韶乐。
# 舜韶:舜帝时的韶乐。《史记·五帝本纪》:“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九招即九韶。
"皆辞乔木去":众人辞别高树离去,
# 乔木:谓故乡、故居。
"远逐断蓬飘":如断蓬般飘零远方。
"薄俗谁其激":世风浇薄谁能匡正,
"斯民已甚恌":百姓已愈发轻佻。
# 恌:即“佻”,苟且轻薄。
"鸾皇期一举":鸾凤期待一飞冲天,
# 鸾皇:鸾鸟与凤凰,用以自比。
"燕雀不相饶":燕雀岂肯轻易饶恕。
"敢共颓波远":岂敢随波逐流远去,
# 敢:岂敢。
"因之内火烧":内心愤懑如烈火燃烧。
# 内火:比喻忧心如焚。
"是非过别梦":离别之梦纠缠是非,
"时节惨惊飙":时节惊变如狂飙肆虐。
# 惊飙:惊风。
"未至谁能赋":未至佳境谁能赋诗,
# 未至:谢惠连《雪赋》:“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中干欲病痟":心力交瘁已如病缠身。
# 痟:渴疾。司马相如患有痟渴之疾。此以司马相如喻自己。,中干:外强中干。
"屡曾纡锦绣":多次身着锦绣华服,
# 锦绣:织彩为文曰锦,刺彩为文曰绣。,纡:系、垂。
"勉欲报琼瑶":竭力想报答您如琼瑶之谊。
# 琼瑶:美玉。
"我恐霜侵鬓":恐怕白发已侵我鬓角,
"君先绶挂腰":而您先佩官绶于腰间。
# 绶:绶带,系印的丝带。
"甘心与陈阮":甘愿追随陈琳、阮瑀,
# 陈阮:陈琳、阮瑀。
"挥手谢松乔":挥手告别赤松、子乔。
# 松乔:赤松子、王子乔。赤松子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后为道教所尊奉。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名晋,善吹箫,作凤鸣声。为浮丘公引嵩山修炼,三十余年后,在缑氏山顶向众人告别,升天而去。
"锦里差邻接":锦官城与您居所相近,
# 锦里:三国时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于锦城,在成都市南。
"云台闭寂寥":云台观却闭门寂寥。
# 云台:指道观。
"一川虚月魄":满川空照月色清冷,
"万崦自芝苗":群山自生灵芝仙草。
# 芝苗:瑞草。,崦:山。
"瘴雨泷间急":瘴雨在泷水间急落,
# 泷:急流。,瘴雨:南方有瘴气的烟雨。
"离魂峡外销":离魂于三峡外消散。
# 离魂:诗人自指。
"非关无烛夜":非因长夜无烛相伴,
# 非关无烛夜:用秉烛夜游意。
"其奈落花朝":只恨落花时节已至。
# 其奈落花朝:此承“离魂峡外销”,谓良辰美景虚设。
"几处逢鸣佩":何处不闻玉佩叮当,
# 鸣佩:用江妃二女解佩事。《蜀都赋》:“娉江婓,与神游。”《列仙传》:“江滨二女,不知何许人。步汉江湄,逢郑交甫,挑之,不知其神人也。女遂解佩与之。交甫悦,受佩而去。数十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
"何筵不翠翘":哪场筵席不见翠翘摇曳。
# 翠翘:妇女头饰。似翠鸟尾之长毛,故名。
"蛮童骑象舞":番邦孩童骑象起舞,
"江市卖鲛绡":江畔市集售卖鲛绡。
# 鲛绡:相传为鲛人所织之绡。
"南诏知非敌":南诏并非不可匹敌,
# 南诏:唐代有六诏,蒙舍诏在最南,故称南诏。唐玄宗时,南诏统一六诏。
"西山亦屡骄":西山叛乱也屡次骄纵。
# 西山:岷山。唐自肃宗、代宗后西山三城屡陷吐蕃。
"勿贪佳丽地":莫贪恋繁华之地,
# 佳丽地:蜀中历称天府之国,佳丽之地。
"不为圣明朝":莫辜负圣明之朝。
"少减东城饮":减少东城的宴饮之乐,
# 东城:指东川郡城。,少减:减少。
"时看北斗杓":时时仰望北斗星柄。
# 北斗杓:京城长安。
"莫因乖别久":莫因久别生疏,
"遂逐岁寒凋":徒然凋零于岁寒之中。
# 岁寒凋: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盛幕开高宴":盛大幕府开设高宴,
"将军问故僚":将军询问昔日同僚。
"为言公玉季":替我说说公玉季吧,
# 公玉季:诗人自指。
"早日弃渔樵":望他早日放弃渔樵生活。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赠别、送人赴任诗。体现了诗人与从翁关系密切,回忆了二人一起入山学道、一同离开故乡求职的旧谊。表达了诗人希望从翁引荐、早登仕途的愿望。
2. 分段赏析
“大镇初更帅,嘉宾素见邀”开篇点明事件核心:东川(今四川东部)这一重要藩镇刚更换主帅,从翁早被看重,此次受邀赴任是情理之中。“大镇”强调东川的战略地位(唐时为剑南东川节度使辖区,辖今四川东北、重庆西北),“初更帅”暗示权力更迭,幕府需要得力人才;“素见邀”的“素”字极妙——从翁的才德早已被主帅赏识,邀请非临时起意,而是长久认可,为后文写交游情谊铺垫。“使车无远近,归路更烟霄”“使车”代指从翁赴任的车马,“无远近”写行程无论多远都需成行,隐含无奈;“归路更烟霄”笔锋一转,想象未来归途:若功成身退,归程或许如登云霄般荣耀。此联以“去”与“归”的对比,暗写从翁此去的前景——既是使命,也可能藏着对功名的期待。“稳放骅骝步,高安翡翠巢”“骅骝”是千里马,喻从翁的才华;“稳放”二字极有分寸:既赞其能力出众(可“稳”立脚跟),又显其从容(不急于求成)。“翡翠巢”用翡翠鸟筑巢的意象,翡翠本是珍禽,巢筑得高且稳,既喻从翁在幕府中地位稳固,也暗合其高洁的品格(不似凡鸟争低枝)。两句对仗工整,以马与鸟的意象,勾勒出从翁的才德与前景。“御风知有在,去国肯无聊”“御风”化用《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喻从翁有超凡的能力与志向;“知有在”强调其目标明确——并非盲目赴任,而是清楚自己的方向。“去国肯无聊”的“肯”是反问:难道会因离开京城(或隐居地)而无所适从?此联进一步肯定从翁的选择:他的仕途是有追求的,而非被迫或混日子。“早忝诸孙末,俱从小隐招”诗人自谦为“诸孙末”(从翁的晚辈或门客),“俱”字拉近距离——两人曾一同响应隐士之召(“小隐”指隐于山林)。这句是回忆早年交游:或许二人曾共拒世俗纷扰,选择隐逸,如今从翁却受邀出仕,暗含对往事的追念,也为后文“离隐”的矛盾做铺垫。“心悬紫云阁,梦断赤城标”“紫云阁”“赤城标”均为仙家胜境(赤城山为道教名山,传为仙人栖息地;紫云阁或指仙宫)。“心悬”写二人过去对求仙的向往(心有所系),“梦断”则转折——这些理想终究未能实现(或因现实所迫)。此联以仙事喻隐逸之志的破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怅惘。“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玉箫”“素女”是神话中善鼓瑟的女神(《史记·封禅书》载其鼓五十弦瑟),“秦娥”指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吹箫引凤的故事)。“悲清瑟”“弄玉箫”以仙凡共奏的音乐,营造出缥缈而哀伤的氛围——或许是二人过去共赏仙乐的场景,如今却要分离,乐声里藏着离别的愁绪。“山连玄圃近,水接绛河遥”“玄圃”是西王母的园圃(《山海经》载其位于昆仑山),“绛河”指天河(或说为银河支流)。“山连”“水接”将东川的山水与仙境勾连:从翁赴任之地虽远,却似与仙家胜境相邻。此联既写东川地势的高峻神秘,也暗合二人曾有的求仙之趣——如今从翁虽入仕途,仍与“仙”有缘(地理上的关联)。“岂意闻周铎,翻然慕舜韶”“周铎”是周代宣布政令的乐器(《周礼》载“木铎以号召”),喻指朝廷或幕府的召唤;“舜韶”是舜时的雅乐(《论语》“尽美矣,又尽善也”),象征圣君贤臣的治世。“岂意”表意外:从翁本无意仕途(或本淡泊),却因这召唤而改变心意;“翻然慕”则强调转变的坚决——或许是被幕府的抱负所打动。此联是全诗的转折点,从追忆隐逸转向现实的选择。“皆辞乔木去,远逐断蓬飘”“乔木”喻指安稳的生活(如隐居或京官),“断蓬”喻漂泊无定。二人皆离开原本的“乔木”(从翁离开隐居,诗人或也离开旧地),如断蓬般远逐。此联以“辞”与“逐”的对比,写出身不由己的无奈:看似是主动选择,实则被命运推着走。“薄俗谁其激,斯民已甚恌”“薄俗”指社会风气轻薄浮躁,“激”是激励、改变;“斯民已甚恌”(“恌”同“佻”,轻薄)写百姓已深受世风影响,人心不稳。此联突然跳出个人离别,转向对现实的批判:从翁此去幕府,面对的不仅是仕途,更是混乱的世道与不安的民生——这是他对友人的隐忧,也是对时代的感慨。“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鸾皇”(凤凰类神鸟)喻贤能之士,“燕雀”喻小人。“期一举”是希望从翁能像鸾凤一样一飞冲天、施展抱负;“不相饶”则转折——小人不会轻易放过贤者,官场倾轧在所难免。此联既是对从翁的鼓励(你有能力),也是提醒(小心小人),情感复杂而真实。“敢共颓波远,因之内火烧”“颓波”指颓废的世风(如贪污、苟且),“敢共”即“岂敢同流”;“内火烧”是内心如焚——诗人表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但因世风日下、无力改变而焦虑痛苦。此联是诗人的自我剖白:他既敬佩从翁的坚守,又为自己的无力感到煎熬。“是非过别梦,时节惨惊飙”离别后,是非纠葛常入梦中(“过别梦”);季节变换如狂风(“惊飙”)般凄厉。此联写别后的心理状态:时间的流逝(“时节”)与世事的变化(“是非”)交织,更添离别的愁绪——不是简单的思念,而是对未来的担忧。“未至谁能赋,中乾欲病痟““未至”指从翁尚未到任,“谁能赋”化用“登山则情满于山”(刘勰《文心雕龙》),说未亲历实地,难以写出真切的文字;“中乾”指内心空虚,“病痟”(xiāo)是头痛病。此联写诗人因离别和担忧而身心交瘁:既无法为友人壮行(无实地感悟),又被愁绪折磨得生病。“屡曾纡锦绣,勉欲报琼瑶”“纡锦绣”指多次写华美的诗文(“纡”是屈曲,引申为铺陈);“报琼瑶”用《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典故,指回报从翁的友情。此联强调诗人对这段交情的重视:他曾多次为从翁写诗,如今更想尽力回报,可见二人情谊之深。“我恐霜侵鬓,君先绶挂腰”“霜侵鬓”是诗人自叹衰老(头发已白);“绶挂腰”指从翁即将佩戴官印(绶带,唐时五品以上官员佩鱼符袋)。此联以对比写感慨:自己渐老,而从翁却得官赴任——不是嫉妒,而是人生际遇的无奈:有人壮志得酬,有人蹉跎岁月。“甘心与陈阮,挥手谢松乔”“陈阮”指陈登(东汉名士,有济世之志)、阮籍(魏晋名士,佯狂避世),此处或泛指隐士;“松乔”是赤松子、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甘心”是心甘情愿,“挥手谢”是告别。此联矛盾而真实:诗人本愿与隐士为伍(“与陈阮”),却不得不告别隐逸(“谢松乔”)——从翁的选择,或许也触动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锦里差邻接,云台闭寂寥”“锦里”指成都(东川治所,因蜀锦得名),“差邻接”是说与诗人所在地(可能长安)不算远;“云台”原指汉代藏书台,此处喻指隐居之地(如山林)。此联写两地距离不远,但“云台”已寂寥——从翁离开隐居地,诗人也难再与他相聚,暗含“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的怅惘。“一川虚月魄,万崦自芝苗”“一川”指成都平原,“虚月魄”写月光空明(“虚”有清冷之意);“万崦”(yān,山坳)“芝苗”(灵芝)是仙草,暗合东川的神秘。此联描绘从翁即将面对的自然景色:平原空阔,月光清冷,群山中灵芝自在生长——看似宁静,却暗含远离尘嚣的孤寂。“瘴雨泷间急,离魂峡外销”“瘴雨”是南方湿热地区的雨(易生瘴气),“泷”(lóng)指急流(如泷水,在今广东);“离魂”指离别的愁绪,“峡外”指蜀地峡谷(如三峡)。此联具体写东川的险恶环境:瘴雨急、急流猛,连离魂都在这环境中消散——既是对从翁旅途艰辛的担忧,也暗喻此去幕府的艰难。“非关无烛夜,其奈落花朝”“无烛夜”指黑暗的夜晚,“落花朝”指暮春时节(花落凋零)。此联说:不只是因为黑夜难熬,更因暮春落花而伤怀——离别的愁绪,因美景(花)的消逝而更浓。以乐景写哀情,倍增伤感。“几处逢鸣佩,何筵不翠翘”“鸣佩”是官员玉佩碰撞的声音(代指官场),“翠翘”是女子头饰(代指宴饮中的歌姬)。此联想象从翁入幕后将面对的场景:处处是官员的玉佩声,每场宴席都有歌姬起舞——热闹的背后,是官场的浮华,暗含对从翁是否会被这种环境同化的隐忧。“蛮童骑象舞,江市卖鲛绡”“蛮童”指西南少数民族儿童,“鲛绡”是传说中鲛人织的纱(极薄珍贵)。此联具体描绘东川的风土人情:儿童骑象跳舞,江边卖着奇异的鲛绡——看似新奇的异域风光,实则暗示从翁将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需要适应与应对。“南诏知非敌,西山亦屡骄”“南诏”是唐代西南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时战时和),“西山”指蜀地山脉(如青城山、峨眉山),此处代指蜀地山区的部族。“知非敌”是提醒从翁:南诏不可轻视(曾多次与唐冲突);“屡骄”指西山部族常叛乱(如吐蕃势力渗透)。此联是诗人对幕府事务的关切:从翁身处边疆,需警惕地方势力,不可松懈。“勿贪佳丽地,不为圣明朝”直接劝诫从翁:不要贪恋东川的美景与繁华(“佳丽地”),更不要忘记为圣朝效力的初心。此联点明送别劝勉的核心:仕途虽有诱惑(美景、权势),但根本是为国家尽责。“少减东城饮,时看北斗杓”“东城饮”指幕府中的宴饮游乐(“东城”代指繁华之地),“北斗杓”(北斗星的斗柄)喻指方向(《论语》“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诗人劝从翁:减少宴饮享乐,多关注国事(如北斗指引方向)——这是对他“莫忘初心”的具体提醒。“莫因乖别久,遂逐岁寒凋”“乖别”指分离,“岁寒凋”化用《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联说:不要因长期分离而意志消沉(“遂逐岁寒凋”),应如松柏般在困境中坚守。这是对从翁的鼓励:无论多久,都要保持坚韧的品格。“盛幕开高宴,将军问故僚”“盛幕”指弘农尚书的幕府(“盛”呼应“大镇”),“高宴”是盛大的宴会;“将军问故僚”指将军问候旧部(从翁可能是将军的旧识)。此联笔锋一转,描绘幕府的热闹场景:开宴、问候,一片祥和——与前文的离愁、担忧形成对比,暗示从翁此去将有新的归属。“为言公玉季,早日弃渔樵”“公玉季”可能是从翁的字(或别称,“公玉”或为复姓);“弃渔樵”指放弃隐逸,出仕为官。结尾托话给将军:请他鼓励从翁早日放弃隐逸,积极投入幕府事业。这与首联“嘉宾素见邀”呼应,完成送别主题:从邀请到劝勉,从回忆到展望,结构圆满。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里,作者想当官的心思藏都藏不住。“岂意闻周铎,翻然慕舜《韶》”直白得很,一听新政消息,马上就动了入仕的念头。“鸾皇期一举”把自己比作高飞的鸾鸟,可还没飞起来就被小人绊住,满心委屈没处说。明明一心想做出点成绩,偏偏遇到人情冷漠,心里头总怕时间过得太快,最后一事无成,这种煎熬劲儿隔着诗句都能感受到。但就算自己这么憋屈,还不忘叮嘱长辈别忘关心长安局势,这份对生活的热乎劲儿和为国操心的心意,确实让人看了心里一动。
# 一段从尚书幕。二段己与从翁始同隐居后同出。三段仕不得意,蒙从翁赠诗。四段东川景物时事。五段送,嘱其莫忘也。“使车”二句言征辟无远近,既当即赴,而从此相别,则隔若烟胃矣。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田(兰芳)曰:笔势跳掷,人己分合。大乱心目,不得不叹为奇观。
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引
# 沈雄飞动,气骨不凡,此亦得杜之藩篱者。中晚清浅纤张之作,举不足以当之。又曰:末一段以勉为送,立意正大,词气自深厚雄健,居然老杜合作,较《送李千牛》诗尤为过之。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
# 此诗波澜反覆,人己分合,笔飞墨舞,应接不暇,可谓极行文之乐事,得诸长律,尤为罕睹。少陵不能专美于前矣。
清张采田《李义山辨正》
上一篇:唐·李商隐《漫成三首》
下一篇:唐·李商隐《北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