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列前峰迥":庙宇排列在前方遥远的山峰之上,
"楼开四望穷":楼阁开窗后向四周眺望视野极为开阔。
# 穷:尽。,楼:指驿楼。
"岭鼷岚色外":山岭间的小兽隐现在山间雾气之外,
# 岚:山间的雾气。,鼷:一种小老鼠。
"陂雁夕阳中":陂塘上的雁群沐浴在夕阳之中。
# 陂:池塘。
"弱柳千条露":柔弱的柳枝缀满了露珠,
# 露:指将要凝成露水的湿润水汽。
"衰荷一面风":枯萎的荷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 一面:一派。面:一作向。
"壶关有狂孽":壶关一带还有叛乱的恶贼,
# 狂孽:指刘稹。孽:罪恶。,壶关:古关隘。因为山形像壶,在此设置的关隘就叫壶关。故址在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东南。这里指刘稹的老巢潞州。
"速继老生功":希望将士们迅速继承前辈的功勋,平定叛乱。
# 老生:指宋老生。据《旧唐书·高祖本纪》,李渊起兵反隋,隋将宋老生屯守霍邑,抗拒李渊。因而运粮不便,李渊决定退兵,李世民劝乃止。有一白老人求见,自称是霍山神使,要李渊于八月雨停时,从霍邑东南出兵,到时他将相助。李渊依言进军,果然斩杀宋老生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登高诗。通过描写庙立前峰、楼开四望所见的岭岚、陂雁夕阳,弱柳带露、衰荷迎风的秋景,展现了对边患的忧虑,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与对平乱的期盼。
2. 写作手法
用典:“速继老生功”一句运用典故,“老生”指唐代名将哥舒翰,他曾在边疆屡立战功,此处以“老生功”代指平定叛乱的赫赫功绩,借历史人物的典故暗寓对当下平定壶关“狂孽”的期盼,使忧国忧民的情感有了历史依托,增强了情感的厚重感与说服力。虚实结合:前六句“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是实写,细腻描摹登楼所见的实景:远山寺庙、开阔视野,岭上岚气、陂塘雁影,带露弱柳、迎风衰荷,将秋日萧瑟景致具象化;后两句“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则为虚写,由眼前实景转入对边患的忧虑与平乱的期盼,虚景依托实景而生,实景因虚景的情感注入而更显沉郁,虚实交融间既展现了自然之景的苍凉,又凸显了忧时济世的情怀。景物描写:“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描绘岭鼷在岚色之外,陂雁飞翔于夕阳之中,营造出开阔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进一步刻画近处秋景,柔弱的柳丝挂满露珠,衰败的荷叶在风中摇曳,强化了萧瑟之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诗人登上霍山驿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处前峰上排列的庙宇,“迥”字突出了庙宇的遥远,给人一种肃穆、悠远的感觉。站在驿楼上视野极为开阔,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一个“穷”字,尽显视野之广,为下文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颔联“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诗人将目光投向更远处的山岭和天空。“岭鼷”在岚色之外,“岚色”为山岭增添了一层朦胧的色彩,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神秘感,而岭鼷的渺小与岚色的广阔形成对比,更显环境的幽深。“陂雁夕阳中”描绘了大雁在夕阳余晖中飞翔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美、壮阔的氛围。这两句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开阔而略带凄凉的秋日山水图。颈联“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诗人将视线从远处拉回到近处,细腻地描绘了眼前的景物。“弱柳千条露”,柔弱的柳丝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千条”写出了柳枝的繁茂,“露”则增添了清新、柔弱之感。“衰荷一面风”,衰败的荷叶在风中摇曳,“衰荷”与“弱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兴衰变化,“一面风”则赋予了画面动态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吹过荷叶的沙沙声,进一步强化了秋景的萧瑟与凄凉。尾联“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诗人笔锋一转,由眼前的自然景象联想到国家局势。“壶关有狂孽”指出壶关地区出现了叛乱势力,这一消息打破了前文营造的宁静氛围,使诗人的心情变得沉重。“速继老生功”则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希望能有人迅速像唐初名将刘弘基那样建立功绩,平定叛乱,恢复国家的安定。此联将诗歌的主题从对秋景的感怀升华到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语言精炼,诗人注重字句锤炼与典故运用,这也是李商隐作诗的常用手法。他对“霍山神使”的典故加以润色,使其与现实相勾连,不仅内涵丰富,且意境新颖。此外,诗中还体现了诗人的审美取向:写景时,他留意体态纤弱、情调萧瑟的事物,如“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这既借景展现了刘稹叛乱下的社会衰颓,抒发了自身的嫉恶之情;又以柳与残荷的命运象征自身的不幸遭遇,凸显出诗人刚劲的志气与耿介的风骨。
# 诗有气格,但三句太无理,岚色之外,岂能见小鼠乎?问:末二句似突出?曰:登高望远,忽动于怀,兴寄无端,往往有此似突而究非突,盖其转接之间以神而不以迹也。
清纪昀《抄诗或问》
# “岭鼷”是比喻,与“陂雁”句一虚一实,言远望岚色外,遥山数点,有如小鼠耳。不得以“无理”病之。结用霍山神告高祖事,方与上“庙”字相应。
近代史学家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