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春何限叶":春天到来,不知有多少柳树叶在舞动,
"撼晓几多枝":清晨时分,有多少柳枝在摇曳。
"解有相思否":你是否懂得相思之情呢,
"应无不舞时":应该没有不翩翩起舞的时候。
"絮飞藏皓蝶":柳絮飞舞,如同隐藏着白色的蝴蝶,
"带弱露黄鹂":柔弱的柳树枝条间露出黄鹂鸟。
"倾国宜通体":倾国倾城的美人应该注重整体之美,
"谁来独赏眉":谁会来只欣赏美人的眉毛呢。
# 来:一作家。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分段赏析
首联:“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诗人开篇从宏观角度描绘春天里柳树的动态。春天来临,不知有多少柳树叶在风中舞动,清晨时分,又有众多柳枝摇曳生姿。此联通过“动春”“撼晓”两个时间点,展现柳树在春日的蓬勃生机,为全诗奠定了充满活力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春天柳树的旺盛生命力。颔联:“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这两句笔锋一转,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诗人仿佛在与柳树对话,询问它是否懂得相思之情,又说它应该无时无刻不在翩翩起舞。这里的“相思”可看作诗人借柳树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柳树不停舞动,象征着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波动,也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颈联:“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从细节处刻画柳树的美丽。柳絮纷纷飞舞,如同隐藏着白色的蝴蝶,而柔弱的柳树枝条间,偶尔露出黄鹂鸟。此联“絮飞”与“带弱”对仗工整,“藏皓蝶”和“露黄鹂”动静结合,细腻地描绘出一幅柳、蝶、黄鹂相互映衬的春日美景图,展现出柳树的婀娜多姿与灵动活泼,使诗歌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尾联:“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诗人以美人作比,说倾国倾城的美人应该注重整体的美,可谁又会只欣赏美人的眉毛呢。这里诗人以美人自喻,将自己比作拥有倾国之美的人,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只能如同美人的眉毛,虽美却被忽视。此联委婉地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从单纯对柳树的描写,深入到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与抒发。
上一篇:唐·李商隐《韩翃舍人即事》
下一篇:唐·李商隐《题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