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照寒水":白色的花朵映照在寒水边,
# 照:一作鉴。,白华:头发花白。
"怡我适野情":正与我热爱野趣的心情相合。
# 情:心情。,适野:到郊外去。适:到……去。,怡我:使我愉快。怡:和悦,愉快。形容词使动用法。
"前趋问长老":走上前去向长老打听,
# 前趋:向前赶上。趋:快走。
"重复欣嘉名":更高兴它有灵寿木这样的好名字。
# 嘉名:美名,指灵寿木名。,复:回答。,重:又,再。
"蹇连易衰朽":人生坎坷容易衰老,
# 蹇连:跛,行政迟缓。引申为艰难困厄,这里指流放永州。
"方刚谢经营":血气方刚就用不着费神保养。
# 方刚谢经营:《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言体力正当强健,可以到处规划创业。谢:辞,不能。
"敢期齿杖赐":我哪里敢指望得到老者之杖的赠赐,
# 齿杖:王授高年者的行杖。,敢期:怎敢期望。
"聊且移孤茎":只是想把这棵灵寿木移到我的庭院中。
# 孤茎:指一棵灵寿。,移:移植。,聊且:始且。
"丛萼中竞秀":丛丛的花萼内中正争奇斗艳,
# 竞秀:争逐,表现最为茂盛。,丛萼:花萼指柳宗元所种园圃。
"分房外舒英":分房而开舒展出朵朵花儿。
# 舒英:舒展开花。,分房:犹言偏房,指柳宗元住所的偏房。
"柔条乍反植":柔嫩的枝条反过来种植,
# 反植:倒立,指灵寿木柔软的枝条,有时从上往下直立。,乍:偶然看见。,柔条:灵寿木枝细长,故为柔条。
"劲节常对生":刚劲的树节都相对而生长。
# 对生:相对而生。,常:时常,通常。,劲节:指灵寿木枝条上凸出的强劲的枝节。
"循玩足忘疲":来回观望都忘记了腿脚的疲倦,
# 玩:赏玩。,循:通“揗”,抚摩。
"稍觉步武轻":反而觉得步履更加轻盈。
# 步武:指步履,步伐。,稍:渐渐。
"安能事剪伐":怎么能将这么好的树木砍伐下来,
# 剪:一作翦;剪断砍伐。
"持用资徒行":作为步行扶持的拐杖呢。
# 徒行:步行。,资:帮助。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关于劳作的诗。诗开篇描绘灵寿木白华映寒水的美景,引发诗人对它的兴趣,向长老问询后移栽。接着细腻描写灵寿木的生长形态,展现其独特魅力。诗人在种植与观赏过程中,身心愉悦,忘却疲劳。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灵寿木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享受,还借助灵寿木,隐晦地表达了自身境遇与感慨,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2. 分段赏析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洁白的灵寿花倒映在寒冷的水中,这种美景让诗人怡然自得,契合他亲近郊野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也引出了下文对灵寿木的关注。“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写诗人主动向前询问长老关于灵寿木的事情,并且多次听到灵寿木美好的名字而心生欣喜,表现出诗人对灵寿木的兴趣和喜爱,进一步推动了对灵寿木的探索。“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营”诗人将自己命运坎坷、容易衰老与灵寿木正当壮年、无需人工精心经营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凸显了灵寿木的生机与活力。“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诗人表示不敢期望得到朝廷赐予的齿杖,姑且移栽这一株灵寿木的幼苗,体现了诗人对灵寿木的珍视,不打算轻易砍伐它,为后文表达不砍伐做铺垫。“丛萼中竞秀,分房处舒英。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细致地描绘了灵寿木的花朵、花房、枝条和枝节的特点。花萼簇拥竞秀,花房舒展花朵,柔条反向生长,劲节相对而生,生动地展现了灵寿木的生机与独特,表达了诗人对灵寿木的欣赏。“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诗人反复把玩欣赏灵寿木,以至于忘记了疲劳,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从侧面烘托出灵寿木的魅力和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直接表明诗人不会砍伐灵寿木来拿它做走路的拐杖,体现了诗人对灵寿木的珍惜和爱护,以及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在写法上以叙事为核心。作者因多次游历郴州,熟知当地万岁山生长着一种名为灵寿木的特殊树种,且知晓其可制成珍贵拐杖,于是虚构了在自家宅旁栽种灵寿木的情节,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这般写法,既让诗作读来饶有趣味,又能引发读者读后的深思。
# “丛萼”四句,写物极能刻画。
清汪森《韩柳诗选》
# 本诗别有意趣。始则因灵寿木而自叹衰老;移栽之后,又稍觉体健步轻,不需倚赖木杖;其内心的感慨,则寄托于“蹇连”三句。全篇多处互相呼应。如“蹇连”二句与“循玩”二句,“齿杖赐”与“资徒行”,可谓章法谨严。
不详台湾大学教授洪淑苓《柳宗元诗选》
上一篇:唐·柳宗元《种白蘘荷》
下一篇:唐·柳宗元《感遇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