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愆岁事":烈日久旱耽误农事,
# 岁事:即农事。,愆:过错、差错,这里指造成了灾害。,骄阳:烈日、赤日。愆(千)过错、差错,这里指造成了灾害。
"良牧念菑畬":贤良的韦使君惦念着受灾的农田。
# 菑畬:耕地。古代指初耕的田地。,念:即记念、惦念。,良牧:“牧”为汉代州郡长官名;“良牧”就是贤良的州郡长官,这里实指韦中丞。
"列骑低残月":率领骑马的官员们在残月下前行,
# 残月:指农历月末形状像钩的月亮或拂晓快落山的月亮。,列骑:指韦彪和诗作者等一行骑马前往黄溪祈雨的人员。
"鸣笳度碧虚":一路上吹奏着茄管,乐声响彻长天。
# 碧虚:即碧空。,度:意为传送、响彻。,笳:是汉唐时期的一种管乐器。
"稍穷樵客路":沿着打柴人行走的山路走到了尽头,
# 樵客:即打柴的人。,穷:走完。
"遥驻野人居":停脚遥望山民们的茅屋,相距甚远。
# 野人:指山民。,驻:车马停止。
"谷口寒流净":山谷出口处的溪流清凉洁净,
"丛祠古木疏":丛林中黄神祠旁的古树枝叶稀疏。
# 丛祠:丛林之中的神祠。
"焚香秋雾湿":在秋日的湿雾里点燃香火,
"奠玉晓光初":祭坛上刚摆好玉器已经曙光初露。
# 晓光:即曙光。,奠玉:祭奠神所使用的玉器。
"肸蚃巫言报":巫师祝祷的声音像响虫一样鸣叫,
# 报:告知。,巫:泛指以代人祈神为职业的人。,蚃:即响虫,俗称地蛹。,肸:声音振动。
"精诚礼物余":祈雨的心意虔诚,祭品丰盛而有余。
# 礼物馀:用来祭祀黄神的祭品丰富有余。,精诚:指祈雨的心意十分虔诚。
"惠风仍偃草":暖风仍然吹翻了野草,
# 偃草:风把草吹倒了。偃:倒伏。,惠风:和风。
"灵雨会随车":太守的车马一走,相信黄神定会赐雨。
# 灵雨:佳雨,及时的好雨。《后汉书》:“郑弘为淮阴太守,政不烦苛。天旱行春,随车致雨。”
"俟罪非真吏":我是等待加罚,没有实职的官吏,
# 非真吏:诗人贬为永州司马,为员外官,即在编制之外的官。且既无公务,又无官舍,所以说不是“真吏”。 翻:副词,反而之意。,俟罪:指等待受罚。这是被贬的或等待处置的官员常用的套话,表示应该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翻惭奉简书":奉命随行反觉惭愧。
# 奉简书:指遵从韦中丞所发简牍的命令随行祈雨。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祈雨事件的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介绍了韦彪作为地方官因旱情组织祈雨的全过程,描绘了夜行队伍的铺张、神祠的荒凉、祭祀的繁琐等场景,体现了柳宗元对官员迷信行为的批判,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及自身被贬被迫逢迎的无奈。
2. 写作手法
白描:“列骑低残月,鸣笳度碧虚”,仅用“列骑”“残月”“鸣笳”“碧虚”四个意象,便勾勒出祈雨队伍夜间行进的画面。“低残月”暗示队伍的庞大与压迫感,“碧虚”(空旷夜空)反衬笳声的寂寥。
3. 分段赏析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畬”开篇点明旱情严重(“骄阳愆岁事”),韦彪作为地方官(“良牧”)心系农田受灾(“念菑畬”)。以“骄阳”与“良牧”形成反差,表面赞韦彪体恤民情,实则暗讽其后续祈雨行为的荒诞。柳宗元作为唯物论者,认为天灾与人事无关,此处已隐含对迷信的否定。“列骑低残月,鸣笳度碧虚”描写祈雨队伍夜行场景——骑马列队低掠残月,笳声穿透夜空。以“列骑”“鸣笳”的盛大场面暗示铺张浪费,“残月”“碧虚”的冷寂环境反衬仪式的虚浮。柳宗元借细节揭露官员劳民伤财的本质。“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队伍沿樵夫小径行至尽头,驻足于山民远居处。通过“穷”“遥”二字,暗示祈雨活动侵扰百姓生活。据《游黄溪记》,黄溪附近本有山民村落,韦彪此举实为“造祸”,与“为民祈福”形成讽刺。“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黄溪谷口溪水清冷,神祠古木萧疏。以“寒流净”“古木疏”刻画神祠的荒凉破败,暗喻韦彪的愚蠢昏聩。柳宗元借环境描写,暗示祈雨行为的无意义。“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秋雾中焚香,曙光初现时献玉祭品。仪式细节描写工整,但“湿”“初”暗示通宵耗费。柳宗元以冷静笔触记录流程,反衬官员对形式主义的沉迷。“肸蚃巫言报,精诚礼物馀”巫师装神弄鬼称神谕,祭品丰盛似诚意满满。“肸蚃”(虫鸣声)拟巫师祝祷之态,揭露其装腔作势;“礼物余”讽刺铺张无度。柳宗元通过细节批判迷信的虚伪性。“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祈雨后和风轻拂草伏,官员自诩“灵雨将至”。表面写实(“惠风偃草”),实则用典讽刺(东汉郑弘祈雨典故)。柳宗元暗示韦彪祈雨如郑弘般徒劳,甚至“无功而返”。“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柳宗元自述“待罪之身”随行,惭愧奉命阿附。直抒贬谪之痛与无奈。“非真吏”点明身份卑微,“惭”字道尽被迫逢迎的屈辱,呼应其“利安元元”的政治理想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