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jiāng
huá
zhǎng
lǎo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lǎo
sēng
dào
shú
xīn
jiē
suì
bié
chōng
líng
yán
沿
liú
tóu
shì
kōng
shì
zhě
jīn
wéi
guà
fàn
yuàn
jiā
biàn
便
zhōng
fēng
chuāng
shū
zhú
xiǎng
jǐng
hán
sōng
ǒu
ān
mǎn
tíng
fāng
cǎo

译文

老和尚精通释氏道义,整天默默流语而心神宁静。据说是去年离开舂陵,沿着潇水投奔零陵。居室简陋没有侍者,只有毛巾鞋子挂在壁屛。用餐时一粒饭都流肯剩存,饭后盘腿而坐直至太阳西沉。窗外风吹稀疏的竹枝沙沙作响,井边的老松上清露泠泠。适合的地方就是安居的场所,庭院青悠悠芳草芬馨。

逐句剖析

"老僧道机熟":老和尚精通释氏道义,

# 机:关键、要点。

"默语心皆寂":整天默默流语而心神宁静。

"去岁别舂陵":据说是去年离开舂陵,

# 舂陵:地名,在今湖南宁远县柏家坪。

"沿流此投迹":沿着潇水投奔零陵。

"室空无侍者":居室简陋没有侍者,

"巾屦唯挂壁":只有毛巾鞋子挂在壁屛。

# 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一饭不愿余":用餐时一粒饭都流肯剩存,

"跏趺便终夕":饭后盘腿而坐直至太阳西沉。

# 跏趺:佛教徒结跏趺坐的略称,双足交迭而坐,是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风窗疏竹响":窗外风吹稀疏的竹枝沙沙作响,

"露井寒松滴":井边的老松上清露泠泠。

"偶地即安居":适合的地方就是安居的场所,

# 偶:谐合。

"满庭芳草积":庭院青悠悠芳草芬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江华长老》是中唐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围绕由舂陵移居永州的老僧人展开,通过白描与衬托手法,刻画其简朴清静的形象。前四句以“道机熟”“心皆寂”概括长老禅悟境界;中四句用“一饭不愿余”“跏趺便终夕”等场景,展现其节俭的生活状态;后四句借“风窗疏竹”“满庭芳草”等庭院景致,烘托其超凡修养。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以简洁笔触勾勒高僧形象,将生活细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动展现了长老清静无为的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805—815年)创作的赠诗。彼时,来自江华的老和尚在前一年自舂陵迁居永州。诗人居于龙兴寺,在频繁出入寺庙的观察与感悟中,挥笔写下此诗,以寄赠这位高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酬赠五言古诗。诗中围绕舂陵移居永州的老僧人,以白描勾勒其“默语心皆寂”的禅修境界与“一饭不愿余”的简朴生活,展现高僧清静无为的精神风貌,传递对其品性修养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正衬:“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道机熟”指老僧对佛理领悟精深,“默语心皆寂”则通过“沉默”与“言说”两种状态的对照,衬托出其内心始终保持寂静空明的境界。白描:“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一饭不愿余,跏趺便终夕”“唯挂壁”“不愿余”等用词,平实质朴却极具画面感,让老僧节俭、清修的形象跃然纸上。

3. 分段赏析

全诗层次分明地分为三个部分。首节以“熟”“默”二字为核心,凝练概括老和尚禅机圆熟、静默修心的内外特质,为人物形象奠定基调;第二节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室空无侍者”“一饭不愿余”等质朴叙述,勾勒出其生活的简朴节俭;第三节则以“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等清幽的庭院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出老和尚超凡脱俗的修养境界。诗人从老僧少言寡语、内心宁静的性格,延伸至空荡的居室、极简的生活,再到天然幽静的环境,层层递进,以“虚”衬“实”,凸显出“长老”内在精神世界的丰盈,以及对佛道修行的精深造诣。尤其第三节中,自然环境的清幽雅致与主人的深厚涵养形成呼应,不着痕迹地深化了人物形象。同时,诗人有意隐去长老的家世背景、出家缘由、姓名法号等信息,以“虚白”留白的艺术处理,巧妙聚焦于“熟”这一诗眼,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老僧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塑造出一位全身心奉献于佛门的坚定修行者形象。

4. 作品点评

柳宗元的赠答诗作,多以亲友为对象。而《赠江华长老》却打破惯例,赠予并无深交的普通僧侣,足见诗人对这位老和尚的由衷敬慕。在贬谪永州的孤寂岁月里,这首诗既是对高僧超凡境界的礼赞,也暗含着诗人排遣不开的孤独心绪,在对长老的倾慕与向往中,折射出其难以释怀的精神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柳诗气色鲜新,此首尤可见。

明邢昉《唐风定》

# “去岁”句倒入。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

下一篇: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河右师临之…河右平第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