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方向阙":驾着车朝着宫殿的方向前行,
# 向阙:指还京。
"回首一临川":回头望向河流。
# 临川:面临汉水。川,河流。临川驿当在汉水边。
"多垒非余耻":城墙上众多的堡垒不是我的耻辱,
# 耻:耻辱。,多垒:多军事营垒。《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郑玄注:“垒,军壁也。数见侵伐,则多垒。”元和十年朝廷发兵讨伐淮西吴元济,鄂州正当东南一面,谓此。
"无谋终自怜":没有谋略终究只能自我哀怜。
# 无谋:没有谋略。指朝廷。
"乱松知野寺":杂乱的松树让人知道那是野外的寺庙,
"余雪记山田":残余的积雪让人记起山间的田地。
"惆怅樵渔事":为樵夫渔夫的生活之事而惆怅,
# 樵渔事:代指逍遥、不问世事的生活。
"今还又落然":如今又重蹈覆辙。
# 落然:荒废,没落。如白居易《自咏》:“回面顾妻子,生计方落然。”《哭李三》:“落然身后事,妻病女婴孩。”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即事感怀诗。描绘了诗人北还途中经过汉阳所见的战乱营垒及战后荒凉景象,借“多垒”“无谋”等暗讽朝廷军事失策与执政者无能,通过“乱松”“余雪”等意象营造出战后萧瑟氛围,表达了诗人隐逸向往与仕途期许的矛盾心绪,体现了中唐政局动荡的现实背景及诗人沉郁含蓄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首联“驱车方向阙,回首一临川”:“驱车方向阙”描绘了诗人驾着车朝着宫殿的方向前行的情景,点明了诗人的行程和目标。“回首一临川”则写诗人回头望向河流,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旅途的动态,也营造出一种悠远、惆怅的氛围。此句通过对诗人行程和动作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旅途的基调。颔联“多垒非余耻,无谋终自怜”:“多垒非余耻”表明城墙上的众多堡垒并非诗人的耻辱,这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或政治环境,诗人可能面临着一些外部的压力和挑战,但他并不认为这些是自己的过错。“无谋终自怜”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为没有谋略而只能自我哀怜的心情,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自责。此句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颈联“乱松知野寺,余雪记山田”:“乱松知野寺”描绘了杂乱的松树让人知道那是野外的寺庙,通过对松树的描写,暗示了寺庙的存在,给人一种清幽、神秘的感觉。“余雪记山田”则写残余的积雪让人记起山间的田地,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旅途中的美好。尾联“惆怅樵渔事,今还又落然”:“惆怅樵渔事”表达了诗人对樵夫渔夫生活的惆怅,可能是羡慕他们的生活简单、自由,也可能是感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今还又落然”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如今还是落得这般寂寥的心境,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失落。此句通过对诗人情感的直接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五、六意态自然,不烦雕琢。
不详汉学家近藤元粹《柳柳州集》卷二
上一篇: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东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