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shí
jiǎo
guò
xiǎo
lǐng
zhì
cháng
cūn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zhì
shì
guì
dào
cún
tōu
shēng
jiǔ
wàng
shàng
fēng
shì
xiào
shēng
tiān
xíng
cuàn
zhú
huàn
xiāng
yáo
xīn
xuán
jīng
shǐ
jīng
xiàn
shì
zhōng
táo
tiān
xíng
suì
yuè
shā
yōu
yōng
shū
guǎ
jiāng
yíng
zhuī
yóu
suǒ
ài
qiě
shū
qíng
shí
jiǎo
yōu
cháng
suì
xiá
zhēng
dèng
huí
mào
shù
duàn
jǐng
yàn
hán
chuān
míng
kuàng
wàng
shǎo
xíng
rén
shí
wén
tián
guàn
míng
fēng
huáng
mào
shuǐ
yuǎn
shuāng
dào
qīn
shān
píng
shāo
rén
shì
xián
zhī
shēn
shì
qīng
wéi
nóng
xìn
chǒng
zhēn
róng
qiáo
guó
yuàn
yán
guǒ
dān
chéng
zhī
fǎn
tián
shì
zhì
dōng
gāo
gēng

译文

只要志趣投合便不必追求富贵,只要大道存在就不必苟且偷生。我已经很久没有上疏奏事,升天游仙更让我嘲笑不为。被贬来到湘江边做官,心情不定就象旌旗翻动。开始的时候还担心世俗的议论,最终只想着逃避天的惩罚。岁月流逝使我的忧恐之心渐渐消失,慵懒而疏旷不愿意迎送应酬。追念游赏之乐是我真正喜爱,通过游赏我可以舒展自己的感情。石角这个地方可以任我迈开幽寂的步伐,长乌村也让我进行了长途的散步。石磴盘旋使茂盛的树林断开了一条道路,黄昏的景色中寒川显得分外明亮。旷野当中很少能看得见行人,倒是时不时地可以听到田间的鹳鸟在鸣叫。风中的篁竹在远远的水边,经霜的稻田在平坦的山边。处在人事的纠纷当中,更觉得身世两轻。做一个农夫才是真正的快乐,身受宠幸也不过是一种虚荣。乔木森森的地方我的故乡还在,思念的一片丹心始终存在。希望有一天能回到田亩中使四肢勤劳,放弃所谓的志向而躬耕皋。

逐句剖析

"志适不期贵":只要志趣投合便不必追求富贵,

# 不期贵:一作不自期。

"道存岂偷生":只要大道存在就不必苟且偷生。

# 偷生:苟且求活。,岂:一作贵。

"久忘上封事":我已经很久没有上疏奏事,

# 封事:奏章。

"复笑升天行":升天游仙更让我嘲笑不为。

# 升天行:指求仙学道之举。

"窜逐宦湘浦":被贬来到湘江边做官,

# 宦:在……做官。,窜逐:放逐、流放。

"摇心剧悬旌":心情不定就象旌旗翻动。

# 悬旌: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摇心:心忧不宁。

"始惊陷世议":开始的时候还担心世俗的议论,

# 世议:世人的评论。,陷:掉进,这里指横遭、身陷。

"终欲逃天刑":最终只想着逃避天的惩罚。

# 天刑:朝廷的惩罚。天:上天,指朝廷,皇上。

"岁月杀忧栗":岁月流逝使我的忧恐之心渐渐消失,

# 忧栗:忧愁恐惧。,杀:色界切。

"慵疏寡将迎":慵懒而疏旷不愿意迎送应酬。

# 将迎:送迎,指人际交往应承,也指逢迎、迎合。

"追游疑所爱":追念游赏之乐是我真正喜爱,

# 追游:寻胜而游。

"且复舒吾情":通过游赏我可以舒展自己的感情。

"石角恣幽步":石角这个地方可以任我迈开幽寂的步伐,

# 幽步:闲步。

"长乌遂遐征":长乌村也让我进行了长途的散步。

# 遐征:远行、远游。

"磴回茂树断":石磴盘旋使茂盛的树林断开了一条道路,

# 磴:石头、台阶。

"景晏寒川明":黄昏的景色中寒川显得分外明亮。

# 寒川:寒天的河流。,晏:天清无云。

"旷望少行人":旷野当中很少能看得见行人,

"时闻田鹳鸣":倒是时不时地可以听到田间的鹳鸟在鸣叫。

# 鹳:鸟,羽毛灰白色或黑色,嘴长而直,形似白鹤,生活在江、湖、池沼的近旁,捕食鱼虾等。

"风篁冒水远":风中的篁竹在远远的水边,

# 风篁:风吹竹丛。篁:竹丛。

"霜稻侵山平":经霜的稻田在平坦的山边。

# 霜稻:指晚稻。因霜后成熟,故称。

"稍与人事闲":处在人事的纠纷当中,

# 稍:巳、既。

"益知身世轻":更觉得身世两轻。

"为农信可乐":做一个农夫才是真正的快乐,

"居宠真虚荣":身受宠幸也不过是一种虚荣。

"乔木余故国":乔木森森的地方我的故乡还在,

# 乔木:《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愿言果丹诚":思念的一片丹心始终存在。

# 丹诚:即赤诚。

"四支反田亩":希望有一天能回到田亩中使四肢勤劳,

# 反:通“返”。,四支:即四肢。

"释志东皋耕":放弃所谓的志向而躬耕皋。

# 东皋:唐初王绩有战功,官至大乐丞,而自号东皋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为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内容层次分明:开篇自述生平志向,继而详述无辜遭贬后从忧惧难平到心境渐趋安宁的心理变迁;随后铺陈从石角山行至长乌村的沿途见闻;尾章更直抒“释志东皋”、归耕田园的人生愿景。此作语言凝练精准,用词自然熨帖,韵致独出,充分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语言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约创作于元和四年九月初之前。据《湖南通志》卷十八“山川地理”条目记载:“石角山位于零陵县城东北十里处,山中有个小洞,幽深绵长。周边相连十余座小石峰,山势奇险秀丽如画卷。”长乌村离石角山更远,往返至少需走十几里山路。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当地虽土地贫瘠,却山水灵秀。为纾解心中郁结,他常漫步于湖光山色间,创作了大量流传后世的游记与诗歌,此篇便属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出游诗。通过游踪展现了作者心路历程的演变,表达了作者归隐躬耕的愿望。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游”的部分着意描绘长乌村的自然景色,看似随意,实则精心选择意象,诗人笔下的山水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其精神投射的载体:宁静的田园、质朴的自然,恰与官场的倾轧、世俗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他对“归田”的向往。直抒胸臆:语言质朴而情感浓烈。诗中多处直陈心志,毫无矫饰。如:“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以判断句式直斥官场、肯定田园。

3. 分段赏析

此诗的内容脉络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前十句作为首段,主要铺陈诗人的人生追求与心境变迁——从蒙冤骤贬时的忧惧难平,到逐渐沉淀为内心的安宁。其情感表达的直白程度较谢灵运诗作更显鲜明,虽未求富贵显达,却始终以"道"为精神依托,这般志向恰可与谢灵运笔下“潜虬”“飞鸿”的意象形成呼应。“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二句,正暗含“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的现实矛盾与内心挣扎。当然,这种因贬谪产生的惶惑随着时光推移逐渐淡化,最终沉淀于意识深处,外在表现便是"慵疏寡将迎"的淡泊姿态。中间十句为第二段,聚焦诗人从石角山行至长乌村的沿途见闻。相较于谢灵运诗中常见的明丽春景,此诗勾勒的是一片幽寂清冷的山水画卷。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将山水之美归纳为两类:“游之适,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所谓“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对应“旷如”之境,“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则属“奥如”之景。而诗人此番游历,正是先深入“奥如”之境,再转入“旷如”之域:初入山林时“恣幽步”,茂密枝桠遮蔽了上山路径;穿林而出后“旷望”,方见寒川潺湲、霜稻铺野的辽阔之景。诗中景物皆刻画鲜活如在目前,尤其“恣”“断”“冒”“侵”等动词的运用,精准凝练又富有韵致,足见诗人语言锤炼之功。末八句作为第三段,收束于出游后的感慨,直抒“释志东皋”、归耕田园的夙愿。从“道存”的坚守、“窜逐”的困厄、“忧栗”的焦虑、“慵疏”的淡泊,再到“追游”的释然,最终指向“皋耕”的隐逸理想,诗人的心境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流转。综观全诗,游踪的延展并非核心,更关键的是通过空间移动折射出的心理嬗变——游山玩水不过是心灵变迁的外在注脚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韦柳五言古,萧散冲淡,本未可以句摘,今于景中见趣者姑摘数语,以见大略。柳如.......“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等句,皆于景中见趣,试一讽泳之,则鄙吝尽除矣。

明文学家许学夷《诗源辩体》

# 子厚五言古,较应物有同有异。.......如.......“志适不期贵”.......等篇,语虽萧散,而功用始周,与应物小异。

明文学家许学夷《诗源辩体》

# 昔人论此诗,以为逼真韦左司游览诸作,予深不然之。子厚意志感慨巳不如韦之恬淡,句调工致已不如韦之萧散,是本同道而异至,鸟可谩议云乎?

明末清初学者蒋之翘《柳集辑注》

# 柳子厚宗元文章卓伟精致与古为侔,尤擅西汉诗骚,一时行辈推仰。贬官后,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于诗。“志适不期贵,存岂偷生。”此等吐属,大有见解。

清学者余成教《石园诗话》

# 先用虚写,后用实叙,章法自变。

清文学家汪森《韩柳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省试观庆云图诗》

下一篇:唐·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