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三十六将军":汉朝派出三十六员大将,
# 汉家三十六将军:汉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纠合六个诸侯王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汉家:汉朝王家。 三十六将军:指周亚夫奉命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刘濞等吴楚七国乱贼之事。
"东方雷动横阵云":大军出动如雷声震动,
# 阵云:战阵的黑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古人以为战争之兆。,雷动:如雷之轰鸣。多以形容气势宏大或场面热烈。,东方:本指吴楚等国,这里是借以暗指叛将吴元济盘踞的淮西地区。吴元济叛乱后,朝廷下令削去其官爵,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一时战云密布,形势紧张。
"鸡鸣函谷客如雾":孟尝君靠鸡鸣之计逃出函谷关,那些门客多如迷雾,
# 客如雾:指当时过关的人很多。客:门客。游客。来客。宵小之辈。,鸡鸣函谷:《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战国时齐人孟尝君到秦为客卿,受到秦王的猜忌和扣留,后设法逃出,半夜潜至函谷关。按关法规定,要等鸡叫后才能开关放行。孟尝君的门客中有善为鸡鸣的,他一学鸡叫,引得周围的鸡跟着大叫起来,关吏打开关门,让孟尝君逃出了关口。函谷:函谷关。
"貌同心异不可数":外表相似但心思各异难以计数。
# 数:计算,这里转意为识别的意思。,貌同心异:指人群中的人虽然貌同常人,但各自怀有心事,有的心怀鬼胎。
"赤丸夜语飞电光":刺客夜里密谋行动快如闪电,
# 飞电光:形容凶器闪闪发光。电光:闪电的光。形容凶器闪闪发光。汉扬雄《解嘲》:“目如燿星,舌如电光。”,夜语:指刺客夜间联系的暗号。,赤丸:据《汉书·尹赏传》记载,长安城里有谋杀官吏为人报仇的组织,雇用少年当刺客。行动前摸取弹丸分派任务,摸得红色弹丸者杀武官,摸得黑色弹丸者杀文官。
"徼巡司隶眠如羊":负责治安的官员却像羊群般沉睡不醒。
# 眠如羊:眼如羊目。,徼巡司隶:掌管京城巡逻和缉捕盗贼的官吏及其手下。徼巡:边界巡查。司隶: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汉武帝置司隶校尉,领兵一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察大奸猾。
"当街一叱百吏走":刺客当街一声怒吼,众官吏吓得四散奔逃,
# 当街一叱百吏走:“当街”两句是暗指武元衡被害事件。一叱:一声大吼。大声呵斥。 百吏:众多官吏。护卫们四散逃跑。
"冯敬胸中函匕首":可怜冯敬胸口中了一刀。
# 函:剑匣,这里用作动词,刺进的意思。,冯敬:汉文帝时的御史大夫,因奏议淮南厉王谋叛,被刺客杀死。
"凶徒侧耳潜惬心":凶手躲在暗处听得暗自高兴,
# 潜惬心:心里暗暗高兴。潜:潜藏。 惬心:快心,满意。满足心意。,侧耳:躲在一旁探听。,凶徒:指王承宗、李师道派出的刺客。
"悍臣破胆皆杜口":正直的大臣吓得不敢说话。
# 杜口:形容惊怖之至。不敢开口说话。,破胆:吓破了胆。,悍臣:强悍的大臣,指朝中有权势的文武官员。悍,彪悍,勇猛,勇敢。
"魏王卧内藏兵符":魏王身边藏着调动军队的兵符,
# 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用的一种凭证。信陵君魏无忌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盗取兵符用以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嬴(侯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卧内:卧室,内室。
"子西掩袂真无辜":子西掩面而死实在无辜可怜。
# 子西掩袂真无辜:《左传·哀公十六年》载,楚平王太子建为郑国所杀,其子胜为白公,数次向令尹(相当于宰相)子西请求伐郑,未行。后晋人伐郑,梦国前往相救,白公怒,遂于哀公十六年作乱攻打楚惠王,“杀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衣袖)掩面而死”子西:春秋末楚国令尹。又名宜申,字子西。楚平王之庶子,楚昭王兄长。被白公胜所杀。 掩袂:用衣袖遮面。以衣袖拭泪。
"羌胡毂下一朝起":叛乱者一旦发难如同羌胡突袭,
# 起:崛起。,一朝:一个早晨。一时;一旦。,毂下:毂:车轮。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向皇帝上《谏猎疏》说,陛下喜欢打猎,难免遇上特殊的野兽,就会像胡人出现在车轮之下,羌人接触到车后的横木一样危险。 羌胡:指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亦用以泛称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车轮之下。辇毂之下。旧指京城。天子脚下。,羌胡:是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统治者往往把他们看作威胁自己的危险势力。
"敌国舟中非所拟":这危险远比敌国战船更难防备。
# 所拟:所能比拟。比舟中之人尽为敌国更危险也。拟:比拟。,敌国舟中: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吴起曾在同魏武侯乘舟游览时,在舟中劝说魏武侯:“君若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敌国:敌对之国。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可以和国家相匹敌。
"安陵谁辨削砺功":安陵君的忠心谁看得出来?
# 安陵谁辨削砺功:据《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和《史记·梁孝王世家》载,汉景帝时,大臣袁盎向窦太后进言,不宜立景帝的弟弟梁王为储君,以免发生祸端。梁王便派刺客把袁盎杀死在安陵门外。事后,经磨制刀剑的工匠辨认刺客丢下的剑,查出了刺客及其幕后指使者。但景帝碍于窦太后的面子,不得不将梁王解脱,杀其宠臣羊胜、公孙诡等了事。削砺功:磨制刀剑的工匠。安陵:在今河南鄢陵西北,为楚、魏相交之地,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韩国讵明深井里":韩国人又怎会明白聂政行侠的苦心。
# 深井里:《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期,韩国的刺客聂政,刺杀了相国侠累,为免累及亲人,毁面自杀,韩国的人分辨不出是谁,便暴尸于市。结果,刺客的姐姐前来认尸,才查出刺客是家住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县)深井里的聂政。,讵明:岂能明了。,韩国:战国时韩国人。
"绝胭断骨那下补":头颅断了骨头碎了如何补救,
# 那下补:哪能补救。下,一作“可”。,绝胭断骨:割断咽喉,砍断骨头。胭,一作“咽”。
"万金宠赠不如土":再多的赏赐厚葬还不如一把黄土。
# 宠赠:指帝王赠与。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整首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武元衡殉国的悲叹,对唐宪宗在处理藩镇问题上首鼠两端的不满,对当权者不敢追捕凶犯、反而姑息养奸的批判,以及对时政的嘲讽和鞭挞,体现了诗人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国家安定的政治态度。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运用典故,“安陵”“韩国”分别指安陵君和聂政刺韩相侠累之事,借此暗指当时朝堂是非不分,贤愚颠倒,如“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所展现的奸佞当道之态。借古讽今:“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描绘汉朝将军出征的浩大场面,实则借古讽今,暗指当时唐朝边疆战事不断,而“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等句,讽刺了当时朝堂的混乱与官员的无能,有警示之意。想象:“鸡鸣函谷客如雾”孟尝君门客学鸡鸣赚开关门的故事,将战国刺客横行与中唐藩镇刺杀武元衡事件并置。“羌胡毂下一朝起”更借司马相如《谏猎疏》意象,虚构异族突袭的危机场景,以想象之险警示现实藩镇之患。比喻:全篇善用凶险意象喻指政治危局:“赤丸夜语飞电光”以暗夜赤丸喻刺客凶器,闪烁寒光中暗藏杀机;“徼巡司隶眠如羊”则用羔羊喻官兵懈怠,尖锐讽刺护卫形同虚设。末联“绝胭断骨那下补”更以骨碎喉断喻武元衡遇刺之惨烈。
3. 分段赏析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此诗开篇明叙周亚夫奉命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吴楚七国乱贼之事,实则暗指朝廷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吴元济等叛逆之功,歌颂了这场战争的正义性。“鸡鸣函谷”用孟尝君门客助其出关之典,一方面体现“客如雾”“貌同心异”,潜伏危险众多,刺杀忠良的悲剧就此酿成;另一方面也是对鸡鸣狗盗行为的否定与警策,暗示有人像当年孟尝君门客一样,心怀不轨,导致武元衡被刺。“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魏王卧内藏兵符”明赞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实际暗刺唐宪宗平叛不力;“子西掩袂”援用子西“以袂掩面而死”的故事,喻武元衡无辜殉国的悲剧。柳宗元借此指出,魏王不下令,信陵君救赵就是空话;唐王犹豫不决,吴元济等更加猖狂,如今身边的危险比当年更大,意在提醒宪宗采取措施。“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这两句话实则引用了司马相如《谏猎疏》之意及吴起舟中劝谏武侯之语,提醒宪宗潜伏在身边的危险远比当年大得多,稍有懈怠便有车翻舟覆的悲剧发生,且暗示当下这些危险已暴露无遗,敦促皇上该采取措施了。这体现出柳宗元借古喻今,委婉提醒统治者关注潜在危机。
4. 作品点评
《古东门行》类似古赋,这类文体叙事往往铺张扬厉,想象与联想丰富。需注意的是,比喻很难完全恰当妥帖。诗中提及孟尝君、信陵君,此二人于历史中属正面形象,食客数千的美谈流传至今。但诗中引他们的事为戒,并非要全面否定二人,只是选取与之相关联的部分罢了。
下一篇:唐·柳宗元《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