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ǎn
zhāng
jìn
hái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shēng
yōu
yōu
ěr
sàn
zhī
ǒu
lái
fēn
yǎn
wéi
shú
jiàn
wéi
guì
fēi
shén
zhāo
kuàng
dìng
xiǔ
yán
chī
shēng
píng
qín
zào
cuò
gào
gěi
huì
zàng
zhī
dōng
shān
nài
zhí
bēng
tuān
dàng
lín
chuí
xiāo
rán
bǎi
hái
sǎn
luàn
zhī
cóng
zhě
xìng
gào
juàn
zhī
juān
rán
bēi
māo
huò
yíng
quǎn
yǒu
gài
wéi
zhù
yàn
ěr
hún
shí
wéi
běn
chā
zài
mái
gōu
wēi
xīn
suǒ
ān
wèi
ěr
yǒu
zhī
yǎn
zhuó
chūn
lìng
yān
shì
shí
fēi
shì
liáo
qiě
ěr

译文

生死之事漫长啊,全凭一气聚散离合。偶然带来悲喜情绪,转眼间又匆匆永别。作为差役谁说天生低贱受辱?成为贵人并非神明特赐。一旦绵絮测试呼吸停,枯骨朽尸美丑皆难辨。一生劳碌于马槽边,铡草喂马从不说辛劳。死后仅得薄皮小棺材,草草葬在城东山坡下。怎料遭遇山崩激流冲,坟墓崩塌残骸暴露路旁。白骨森森全暴露在外,骨架散乱难以拼凑完整。幸有随从告知此惨状,回望残骸潸然泪下。古时猫虎受祭祀供奉,犬马死后尚有帷盖遮体。伫立凭吊你的亡魂啊,谁知眼前散骨是何人?举着竹筐铁锹掩埋尸骨,开沟护坡防雨水侵蚀。此举只为求心安理得,并非指望你魂灵知晓。孟春时节合葬骸骨,遵循古礼正当其时。造福百姓非我力所能及,姑且顾念你生前的私情。

逐句剖析

"生死悠悠尔":生死之事漫长啊,

# 悠悠:即长久、遥远,还有悠闲之意。这里形容人的生死永别,表现了作者的自然主义生死观。

"一气聚散之":全凭一气聚散离合。

# 一气:元气,指人体的本原。《论衡·言毒》:“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元气聚而生,元气散而死。此以气的聚散喻生死。

"偶来纷喜怒":偶然带来悲喜情绪,

# 纷:纠纷,争执。,偶:偶尔或偶然。

"奄忽已复辞":转眼间又匆匆永别。

# 辞:指辞世,即死亡。,奄忽:指时间非常快速。

"为役孰贱辱":作为差役谁说天生低贱受辱?

# 孰:谁。

"为贵非神奇":成为贵人并非神明特赐。

"一朝纩息定":一旦绵絮测试呼吸停,

# 纩息:就是用绵丝置于垂死者的鼻孔边,测试其是否绝气。纩:指绵絮。

"枯朽无妍媸":枯骨朽尸美丑皆难辨。

# 妍媸:相貌美丽与相貌丑陋。媸:一作蚩。

"生平勤皂枥":一生劳碌于马槽边,

# 皂枥:皂是指差役,枥指马槽。

"剉秣不告疲":铡草喂马从不说辛劳。

# 剉秣:为牲口铡草料。

"既死给槥椟":死后仅得薄皮小棺材,

# 槥椟:即像匣子一样小的薄皮棺材。槥:粗陋的小棺材。椟:匣子。

"葬之东山基":草草葬在城东山坡下。

"奈何值崩湍":怎料遭遇山崩激流冲,

# 崩湍:就是能冲垮山坡的激流。崩:指山倒塌。湍:指激流。

"荡析临路垂":坟墓崩塌残骸暴露路旁。

# 荡析临路垂:指坟墓被冲垮后,尸骨暴露在路旁。

"髐然暴百骸":白骨森森全暴露在外,

# 骸:一作体。,髐然:白骨森森的样子。髐:指骷髅。

"散乱不复支":骨架散乱难以拼凑完整。

"从者幸告余":幸有随从告知此惨状,

"眷之涓然悲":回望残骸潸然泪下。

# 涓:细小的水流,这里指作者的眼泪。,眷:回头看。

"猫虎获迎祭":古时猫虎受祭祀供奉,

# 猫虎获迎祭:据《礼记》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犬马有盖帷":犬马死后尚有帷盖遮体。

# 犬马有盖帷:《礼记》“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敞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伫立唁尔魂":伫立凭吊你的亡魂啊,

# 唁:意为吊丧,安慰死者在天之灵。

"岂复识此为":谁知眼前散骨是何人?

"畚锸载埋瘗":举着竹筐铁锹掩埋尸骨,

# 瘗:埋葬,此处作名词用,指埋葬品。,锸:即铁锹。,畚:古代用蒲草编织的盛土工具,后改为竹编。音本。

"沟渎护其危":开沟护坡防雨水侵蚀。

"我心得所安":此举只为求心安理得,

"不谓尔有知":并非指望你魂灵知晓。

"掩骼著春令":孟春时节合葬骸骨,

# 著春令:意为正值孟春之月的时候,合乎习俗。春令:即孟春之月。,掩骼:“掩骼埋胔”。胔:腐烂的肉。即掩埋腐烂的尸骨。

"兹焉适其时":遵循古礼正当其时。

"及物非吾事":造福百姓非我力所能及,

# 非吾事:一作“非吾辈”,意为像诗人这样无职无权的人是做不到的。,及物:指对天下人民的关爱。

"聊且顾尔私":姑且顾念你生前的私情。

# 尔私:指你我之间的私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掩役夫张进骸》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记录了诗人掩埋马夫张进尸骨的始末,同时抒发了对生死、贵贱的深刻思考。全诗前八句以“一气聚散”为喻,阐释生死自然之理,直言“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消解了社会阶层的尊卑界限。后文转而叙述张进生前勤勉养马、死后骸骨因山崩暴露的悲惨遭遇,诗人目睹惨状后“涓然悲”,以畚锸掩埋其骨,并借“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的典故反衬张进身后凄凉,暗含对世道不公的愤懑。诗中“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直抒胸臆,表明掩埋行为源于内心对生命的敬畏而非邀功,而“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则隐现柳宗元虽身处贬谪仍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全诗语言平淡中见沉郁,通过白描手法将叙事与哲思交融,既展现了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又折射出诗人“贵贱平等”的价值观与“爱民报国”的政治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系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所作。张进乃其昔年马夫,殁后骸骨遭洪流冲溅道途。诗人目睹故仆曝尸荒野,慨然喟叹生者劬劳毕世而身后竟不及猫犬禽兽之获人收恤。遂躬亲执畚锸收瘗遗骸,以诗寄寓对底层民众的深切悲悯,更暗含对自身贬谪命运的沉痛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悼亡与社会现实题材诗​​。全诗融合个人叙事与哲理思辨,既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亦是对中唐社会弊政的无声控诉,更折射出柳宗元“吏为民役”的民本思想与贬谪文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底色。

2. 分段赏析

前八句:诗以自然主义视角开篇,将生死归结为“一气聚散”,消解了世俗对生死的执念。诗人借“为役孰贱辱”的诘问,直指社会等级的虚妄性,强调无论贵贱皆为平等生命体。这种思想与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对官场等级的反思密切相关,暗含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批判。后四句以“枯朽无妍蚩”收束,既是对生命本质的概括,亦隐含对张进生前死后境遇的悲悯——无论生前勤恳或死后凄凉,肉体终将归于腐朽,贵贱之别在死亡面前荡然无存。第九到十六句:此段以白描手法勾勒张进的一生:他生前作为马夫“勤皂枥”,默默劳作至生命尽头,死后却仅得“槥椟”薄棺,葬于东山。然而自然灾害将坟墓冲毁,骸骨暴露于道旁,“髐然暴百骸”的惨状与生前辛劳形成强烈反差。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既凸显张进的勤恳品格,又揭露底层劳动者“生无保障,死无所安”的悲惨命运。这种对生命尊严的践踏,实为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控诉。十七到二十二句:诗人目睹张进骸骨暴露后,立即组织掩埋,并以“涓然悲”直抒悲悯之情。掩埋动作的细致体现其躬亲实践的仁者之心。末句“我心得所安”点明动机——非为沽名或求因果报应,而是出于对生命的基本尊重。这种“及物”精神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济世情怀相通,但柳宗元更强调个体行动的自觉性,暗含对儒家“亲民”思想的践行。最后几句:诗人以“猫虎受祭”“犬马盖帷”的反讽,揭露社会对尊卑的荒诞区分——连动物尚得礼遇,人却因卑贱而曝尸荒野。随后笔锋转向“掩骼”的象征意义:春令掩骼本为礼制,却成为诗人对抗现实不公的契机。结尾“及物非吾事”的谦辞下,暗藏“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柳宗元虽贬谪永州,仍以“顾尔私”的个体善行寄托“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呼应其《捕蛇者说》中“苛政猛于虎”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掩役夫张进骸》既尽役夫之事,又反覆自明其意,此一篇笔力规模,不减庄周、左丘明也。

宋范温《潜溪诗眼》

# 刘云:学陶不如此篇逼近,亦事题偶足以发尔,故知理贵自然。

明高棅《唐诗品汇》

# 气格变化,全似庄周。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余读柳子厚《掩役夫张进骸》诗,至“何愿我心安,不为尔有知。”诚仁人之言也。夫子厚一代文宗,故其搁同振藻,能占地少如此。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

# 子厚五言古,如《掩投夫骸》、《咏三良》、《咏荆轲》,办渐涉议论矣。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

# 吴昌祺曰:此亦叙事耳。宋人极口,所以变为杨廷秀一派也。

清吴昌祺《删订唐诗解》

# “一朝纩息定”二语,见贵贱贤愚,古今同尽,此达人之言也。“我心得所安”二语,见求安恻隐,非以示恩,此仁人之言也。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柳子厚文章卓伟精致,为古为侔,尤擅西汉诗骚,一时行辈推仰。贬官后,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于诗。“志适不期货,道存岂偷生。”《掩役夫张进骸》云:“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此等吐属,大有见解。

清余成教《石园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下一篇:唐·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