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
shí
mén
jīng
shè
sān
shí
yùn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qíng
bìng
yōu
kuàng
zhì
gāo
shuǎng
yuàn
yán
huái
怀
míng
dōng
fēng
dàn
yǎng
shǐ
xīn
yún
yóu
yuè
cǎo
zhǎng
dào
tóng
yǒu
ài
xīn
shǎng
sōng
yǎo
tiǎo
shí
zhàn
yín
yuán
shàng
luó
mián
céng
méng
méi
tái
qīn
biāo
bǎng
lín
duì
sǒng
jué
yǎn
shuāng
chǎng
qiàn
qiào
chū
méng
lóng
xiǎn
lín
huàng
yàng
shāo
mài
duàn
yōu
ruò
tiān
wǎng
jié
gòu
zhào
qún
huí
huán
wàn
xiàng
xiǎo
jié
shùn
qiān
ruò
zài
zhǎng
kōng
huà
yuán
guān
yǒu
xiǎng
xuān
fán
kùn
miè
měng
wǎng
liǎng
cùn
jìn
liàng
yíng
xún
zhí
fēi
suǒ
wǎng
tàn
yáo
zhǔ
qióng
miào
qīng
xiǎng
huì
fāng
zài
jīn
shén
kāi
shù
shū
nǎng
yóu
gǒu
hào
jìng
shuí
yǎng
dào
chéng
suǒ
míng
bīn
fēi
zhàng
chāo
shū
jiè
wài
jiǎng
yǒu
nèi
lǎng
jiàn
ěr
fēng
zhōng
yān
nǎi
dǎng
qián
wěi
jiāng
suǒ
gāo
xiè
chén
yǎng
zhì
wèi
láo
zhuī
zōng
jiāng
yān
fǎng
仿
yān
liú
zhí
tuí
juàn
liàn
xiá
rǎng
yìng
yàn
lián
xuān
fān
yún
yāng
mǎng
shū
fēng
fēn
cuì
xiāng
yōu
qiě
guǎng
广
wèi
piāo
jīng
juàn
yáo
dàng
rén
tàn
wéi
zhì
chū
chù
jīn
liǎng
yòng
suǒ
guī
yǒu
xiàng
yōu
yíng
chǐ
shì
yǒu
hán
zhàng
wēi
yán
xìn
chuán
shēn
dàn
sǎng

译文

压抑郁闷而成疾病,开阔的心境寄托于高远爽朗之地。心中思念着法华寺的名僧,他居住的东山令我日夜神往。欣慰的是,刚上路就云消雨散,茂盛的草木更让我心情欢畅。同道结伴有我亲爱的堂弟,我们拨开挡路的枝叶,把美景尽情欣赏。松间的溪谷把我们领入幽远的深处,陡峭的石阶,我们拾级而上。丝萝、葛藤蔓延到高高的屋脊,寺门上苔藓斑驳,侵蚀着模糊的额榜。密密的树林在路边相对耸立,绝壁整齐地向两旁敞开,如同石门一样。山涧陡峭穿出蒙雾,石山险峻俯视着宽深的潇湘。仿佛地脉断裂,又似天梯通向远方。佛寺建筑覆盖群崖,环看四周,飞奔着变幻的万千气象。佛教小劫转瞬即逝,大千世界掌中可纳。领悟“空”性则得万物本源,观照“有”相则抛弃琐碎杂念。尘世喧嚣困如蚊蚋,局促疲惫如魍魉缠身。微小进步何必强求,正直之道终非枉费。我极力远眺,要搜寻奇异的景色,又穷尽源头,去考察清妙的声响。此刻终于领悟真理,心神豁然开朗,与往昔截然不同。若此番游历不能延续,浩然之气又该由谁来涵养。走另一条道路,正是我的心愿,虚名并非我所倚仗。超越需借外力激励,沉静自省时内心豁然明朗。敬慕古人超然风范,终将归隐与志同道合者相伴。隐退身躯抛却俗世枷锁,昂首阔步告别尘土飞扬。胸怀壮志,到头来仍是徒劳,追随前贤却难效仿。滞留异乡正值暮年,凝望远方心生眷恋。落日下雁阵凌空高飞,云层翻涌波涛浩渺苍茫。异乡风俗纷繁杂糅,归乡之路漫长宽广。如木偶般畏惧漂泊,离散的旌旗已厌倦了随风飘扬。古人常为违背自己的心愿而叹息,今我出处已与初心相违。何必执着归宿何方,佛塔遗像已存答案。小径狭窄不足一尺,空室却容一方丈天地。精妙佛理值得传扬,直至天明我仍虔诚叩首。

逐句剖析

"拘情病幽郁":压抑郁闷而成疾病,

# 病幽郁:由于深深的苦闷而成病。幽,深,暗。郁,郁结,苦闷。,拘情:被拘束的心情。

"旷志寄高爽":开阔的心境寄托于高远爽朗之地。

# 高爽:地高气爽。,寄:依托,凭靠。,旷志:开朗的心境。旷,开阔,开朗。志,心情,精神。

"愿言怀名缁":心中思念着法华寺的名僧,

# 名缁:名僧。这儿指石门精室长老和法华寺览照(觉照)。缁,黑色,因为和尚多为黑色僧服,故借指和尚。,怀:怀念,想念。,愿言:思念的样子。愿,思念。言,然,词缀。

"东峰旦夕仰":他居住的东山令我日夜神往。

# 仰:仰慕,向往。,东峰:东山。因在永州城内最高处,又名高山。

"始欣云雨霁":欣慰的是,刚上路就云消雨散,

# 霁:雨雪云雾消散。

"尤悦草木长":茂盛的草木更让我心情欢畅。

"道同有爱弟":同道结伴有我亲爱的堂弟,

"披拂恣心赏":我们拨开挡路的枝叶,把美景尽情欣赏。

# 心赏:有契于心,欣然自得。也就是体会到一种内心的愉快和乐趣。,恣:尽情,随意。,披拂:拨开挡路的草木。

"松溪窈窕入":松间的溪谷把我们领入幽远的深处,

# 窈窕:山水深远的样子。

"石栈夤缘上":陡峭的石阶,我们拾级而上。

# 夤缘:攀附。夤,攀扯。缘,攀缘。,栈:阶梯,台阶。

"萝葛绵层甍":丝萝、葛藤蔓延到高高的屋脊,

# 层甍:高高的屋脊。层,高。甍,屋栋,屋脊。,绵:延伸。,萝葛:这儿泛指藤蔓植物。萝,丝萝。葛,葛藤。一作茑。

"莓苔侵标榜":寺门上苔藓斑驳,侵蚀着模糊的额榜。

# 标榜:题额,题写有字句的匾额。,侵:侵蚀。,莓苔:苔藓。莓,青苔。

"密林互对耸":密密的树林在路边相对耸立,

"绝壁俨双敞":绝壁整齐地向两旁敞开,如同石门一样。

# 俨:整齐。

"堑峭出蒙笼":山涧陡峭穿出蒙雾,

# 蒙笼:即蒙茏,草木覆蔽的样子。,出:出露,显露。,堑:一作“壍”,深沟。这儿指山涧。

"墟险临滉瀁":石山险峻俯视着宽深的潇湘。

# 滉瀁:水深广的样子。瀁:一作漾。,险:高险。,墟:丘,山。

"稍疑地脉断":仿佛地脉断裂,

# 地脉:大地的脉络。主要指山丘沟壑的起伏和走向。,疑:通“拟”,类似。,稍:甚,颇,极。

"悠若天梯往":又似天梯通向远方。

# 悠:轻飘。

"结构罩群崖":佛寺建筑覆盖群崖,

# 罩:覆盖,在……之上。,结构:构建。这儿指建造的寺庙佛舍。

"回环驱万象":环看四周,飞奔着变幻的万千气象。

# 万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景象。,驱:奔驰。这儿指变化万端,给人以目不暇接的动感。,回环:环绕四周。

"小劫不逾瞬":佛教小劫转瞬即逝,

# 瞬:眨眼之间。,小劫:佛教的时间名词。指人寿从十岁增至八万岁,又从八万岁减至十岁,如此经过二十个往返为一小劫。

"大千若在掌":大千世界掌中可纳。

# 在掌:在掌心之中,喻细小。,大千:佛教名词,又叫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指广大无边的世界。佛教认为,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起来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叫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中含有千的三次相乘,故又叫三千大千世界。

"体空得化元":领悟“空”性则得万物本源,

# 化元:即化于元。世界的一切都是从元气化生而来。化,生成,造化,指自然界生成万物的功能。元,本原,元气。,得:懂得。,空:佛教词语,指超乎色相现实的境界。通俗的说,万事万物都非其本相,而是无相的,虚无的。故佛教又以不执着于色相为空。,体:体会,领悟。

"观有遗细想":观照“有”相则抛弃琐碎杂念。

# 细想:各种琐屑的念头和欲望。,遗:抛弃。,有:佛教词语,指色相世界。通俗的说,就是指万事万物一时所呈现于外的形态。色相的千变万化会阻碍人们对佛教真谛的把握和理会,所以佛教又以执着色相不能看破为有。

"喧烦困蠛蠓":尘世喧嚣困如蚊蚋,

# 困蠛蠓:被蚊蚋之类飞虫所困扰。蠛蠓:一种小飞虫,形类蚊蚋,喜欢乱飞。

"跼蹐疲魍魉":局促疲惫如魍魉缠身。

# 疲魍魉:被魍魉弄得疲惫不堪。魍魉,传说中山川的精怪,害人。,跼蹐:行动小心戒惧的样子。

"寸进谅何营":微小进步何必强求,

# 营:求。,谅:委实,其实。,寸进:细微的进展。寸,一寸一寸地。喻细微。

"寻直非所枉":正直之道终非枉费。

# 非所枉:不是所随意弯曲的。枉,曲。,寻直:八尺长的直立的身躯。寻,八尺。

"探奇极遥瞩":我极力远眺,要搜寻奇异的景色,

# 极遥瞩:用尽目力向远方望去。极,用尽。瞩,望。这儿用做名词,目光,目力。

"穷妙閟清响":又穷尽源头,去考察清妙的声响。

# 閟清响:考察发出清妙声响的山泉。閟:一作“阅”,考察。,穷:穷究,寻求根源或尽头。

"理会方在今":此刻终于领悟真理,

# 方:正好。,理会:对事理有所领悟。

"神开庶殊曩":心神豁然开朗,与往昔截然不同。

# 殊曩:与往昔不一样。殊,异,不同。曩,往昔,先前。,庶:很。,神开:精神开朗。

"兹游苟不嗣":若此番游历不能延续,

# 嗣:接续。,苟:假如。,兹:此,这样的。

"浩气竟谁养":浩然之气又该由谁来涵养。

# 浩气:正大刚直之气,指雄阔的心胸和高远的精神。

"道异诚所希":走另一条道路,正是我的心愿,

# 道:方式。这儿指处世方式。

"名宾匪余仗":虚名并非我所倚仗。

# 仗:依靠,凭倚。,匪:通“非”,不是。,名宾:名称是实际的外在之物。

"超摅藉外奖":超越需借外力激励,

# 奖:助,帮助。,藉:借,凭借。,超摅:腾跃。

"俯默有内朗":沉静自省时内心豁然明朗。

# 内朗:内心开朗。,俯默:低首沉默。俯,同“俛”。

"鉴尔揖古风":敬慕古人超然风范,

# 鉴尔揖古风:古代曾皙铿锵一声收住琴音,对孔子从容表明自己向往悠闲自在生活的志向,这样的风范令我拜服敬仰。《论语·先进》:“……点,尔如何?鼓瑟希,鉴(一作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鉴尔,即铿尔,弹奏琴瑟收尾时响亮划拨声。鉴:一作铿。尔,词缀。揖古风:向古人的风范表示拜服敬仰。揖,拱手礼。这儿指敬服。

"终焉乃吾党":终将归隐与志同道合者相伴。

# 吾党:我的同道人。党,同道而结合在一起的人群。,终焉:始终。焉,词缀。

"潜躯委缰锁":隐退身躯抛却俗世枷锁,

# 缰锁:缰绳、枷锁,指束缚。,委:弃去,卸下。,潜躯:把自身潜隐起来。

"高步谢尘坱":昂首阔步告别尘土飞扬。

# 谢尘坱:辞别世俗社会。谢,辞别,离开。尘坱,尘埃,指俗世。,高步:犹高蹈,高蹈远行,指隐居避世。

"蓄志徒为劳":胸怀壮志,到头来仍是徒劳,

# 蓄志:怀藏的志向。

"追踪将焉仿":追随前贤却难效仿。

# 仿:效仿,学习。,焉:安,哪儿。,追踪:追随古人的踪迹。

"淹留值颓暮":滞留异乡正值暮年,

# 颓暮:日落黄昏。颓,落下。,值:当,到。,淹留:停留。

"眷恋睇遐壤":凝望远方心生眷恋。

# 遐壤:远方。遐,远。,睇:观看。

"映日雁联轩":落日下雁阵凌空高飞,

# 雁联轩:鸿雁连队高飞。轩:高,高飞。,映日:在阳光的映照中。

"翻云波泱漭":云层翻涌波涛浩渺苍茫。

# 泱漭:广大的样子。

"殊风纷已萃":异乡风俗纷繁杂糅,

# 萃:聚集。,殊风:不同的风俗。殊,特别,不同。

"乡路悠且广":归乡之路漫长宽广。

"羁木畏漂浮":如木偶般畏惧漂泊,

# 畏漂浮:害怕漂浮在水上,不知将流到何处去。《战国策·齐策三》:“土偶人曰:‘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然将何所之也。’”,羁木:木偶。因木偶受绳线的牵引,故名。

"离旌倦摇荡":离散的旌旗已厌倦了随风飘扬。

# 离旌:离乡出征者的旗帜。

"昔人叹违志":古人常为违背自己的心愿而叹息,

# 违志:背离了自己的心愿,指曲己而求仕。违:一作遗。

"出处今已两":今我出处已与初心相违。

# 两:分开为二。,处:隐居避世。,出:外出入世求仕。

"何用期所归":何必执着归宿何方,

# 期:期求。,何用:用不着。

"浮图有遗像":佛塔遗像已存答案。

# 浮图:佛陀,佛祖。

"幽蹊不盈尺":小径狭窄不足一尺,

# 蹊:小路。

"虚室有函丈":空室却容一方丈天地。

# 函丈:包容一丈见方之地。即方丈,指佛寺长老或住持之室。函,包容。,虚室:空室。这儿指空寂的佛舍。

"微言信可传":精妙佛理值得传扬,

# 微言:精妙之言。微,精微,精妙。

"申旦稽吾颡":直至天明我仍虔诚叩首。

# 稽吾颡:我虔诚地顶礼膜拜。稽颡,跪拜时额头在地上停留一会儿。稽,停留。颡,额头。,申旦:到早晨。申,延伸,一直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法华寺西亭园林修建石门精室期间所写,体现了他政治受挫后寄情山水、探寻佛理的心境。全诗以游览法华寺的山水风光为线索,前半部分描绘松溪、绝壁等幽静的景色,后半部分融入佛理哲思,表达出对世俗的厌烦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诗中“体空得化元”等句子融合了天台宗“空有相即”的观念,展现出柳宗元借助佛理缓解贬谪苦闷的精神突破。其语言精巧刚健,既继承了谢灵运典雅深奥的风格,又用“探奇极遥瞩”等对仗句描绘永州山水的险峻,形成了写景与议论相互交融的幽峭意境。该诗的石刻现存于永州华严岩,是他谪居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实物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抒情诗。借松溪、绝壁等幽寂山水景象,写出了政治失意后寄情山水、探寻佛理以缓解苦闷,以及对世俗厌倦与超脱向往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开头四句交代出游的缘由。被贬之后,诗人心中满是幽闷抑郁,只能依靠登临高旷清爽的地方来舒展心情,于是他打算去寻访早已仰慕的高僧和山中古寺。“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溪窈窕入,石栈夤缘上。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瀁。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象。”接下来的十六句,描绘出游时见到的美景和内心的愉悦感受。感到愉悦的原因,一是天气转晴,二是草木充满生机,三是有弟弟陪伴在侧,四是能尽情观赏秀丽景色,这一点最为重要。写景时始终突出幽僻与高峻两个特点。幽僻既是对实景的描写,也暗含有被贬至蛮荒之地的悲苦感受。高峻则带有夸张成分,一方面为开阔胸襟视野、超脱忧愁烦闷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象征着作者自身孤傲清高的个性。“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体空得化元,观有遗细想。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探奇极遥瞩,穷妙閟清响。理会方在今,神开庶殊曩。兹游苟不嗣,浩气竟谁养。道异诚所希,名宾匪余仗。超摅藉外奖,俯默有内朗。鉴尔揖古风,终焉乃吾党。潜躯委缰锁,高步谢尘坱。蓄志徒为劳,追踪将焉仿。”再往后的二十四句,是观赏景色后生发的长篇感慨与议论。诗人登高远望,心境自然变得开阔高远,对世间的变化与宏大深远有了深刻领悟,对人生价值有了坚定信念,因此抛开了烦恼与名利,真正体会到游览山水对陶冶性情的意义。“淹留值颓暮,眷恋睇遐壤。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泱漭。殊风纷已萃,乡路悠且广。羁木畏漂浮,离旌倦摇荡。昔人叹违志,出处今已两。何用期所归,浮图有遗像。幽蹊不盈尺,虚室有函丈。微言信可传,申旦稽吾颡。”最后的十六句,描写天色已晚留宿时的所见所感。先是由天色已晚应当返回而引发绵长的思乡愁绪和前途渺茫的感叹,然后由归处之事生出皈依佛理的想法,寻求精神上的解脱。由此可见,柳宗元的山水诗,始终以被贬后的悲愤沉郁作为贯穿全诗的基调,开篇用出游的愉悦和赏心悦目的美景来暂时冲淡、忘却这种情绪,但出游本就是因贬谪而不得已的选择,美景中总会带有心境的幽寂,悲愤仍隐藏在暂时的快乐之中,难以尽情欢畅。之后或是抒发超脱的议论,或是倾诉心中的积怨,或是表露孤傲的性情,或是生出思乡的愁绪,写得挥洒自如、起伏跌宕,但始终围绕着贬谪的悲愤展开。结尾总是自我宽慰以求解脱,可实际上无法摆脱或真正减轻这种悲愤,心情看似平静却蕴含着深沉的悲痛哀婉,就像痛哭之后,低声的抽泣渐渐归于无声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

下一篇: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