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xíng
nán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jūn
jiàn
kuā
zhú
kuī
yuān
tiào
liàng
běi
hǎi
chāo
kūn
lún
xiāo
jué
hàn
chū
hàng
mǎng
piē
liè
zuǒ
yòu
xīng
chén
jìn
dào
shǔ
fēng
zhēng
shì
tūn
běi
fāng
zhēng
rén
cháng
jiǔ
cùn
kāi
kǒu
zhǐ
zhǎng
gèng
xiào
xuān
jiū
jiū
yǐn
shí
shēng
zhōng
tiān
nián
suī
zhì
shào
chéng
suì
zuò
shǐ
使
ér
xiāng
bēi
lián

译文

你可曾得知夸父追赶太阳窥探到了日落的去处,跳过了北海,越过了昆仑山。劈开云霄冲出苍茫,风驰电掣将星辰遗落身旁。没过多久便筋疲力尽在半路上干渴而死,成了豺狼野鼠争相吞食的美餐。北方有高不过九寸的矮人,鼓掌相庆,有说有笑,神采飞扬。纵使是微不足道的几滴水,几粒米,也能维持生命,使它们活到应到的寿算。张目仰视,慨叹大志少成功。人生路难,徒劳儿女空悲伤。人生路难,徒劳儿女空悲伤。

逐句剖析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你可曾得知夸父追赶太阳窥探到了日落的去处,

# 夸父: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立志要和太阳竞走。

"跳踉北海超昆仑":跳过了北海,越过了昆仑山。

# 昆仑:神话中的西方大山。,超:跨越,越过。,跳踉:腾跃跳动。

"披霄决汉出沆漭":劈开云霄冲出苍茫,

# 沆漭:浩渺,指自然元气,即水气茫茫的样子。,决汉:冲破银河。汉,银汉。,披霄:劈开云霄。

"瞥裂左右遗星辰":风驰电掣将星辰遗落身旁。

# 遗:留下,丢下。,瞥裂:迅疾貌。

"须臾力尽道渴死":没过多久便筋疲力尽在半路上干渴而死,

# 须臾:片刻,一会儿。

"狐鼠蜂蚁争噬吞":成了豺狼野鼠争相吞食的美餐。

# 噬:咬。

"北方竫人长九寸":北方有高不过九寸的矮人,

# 竫人:古代传说中的小人国名。

"开口抵掌更笑喧":鼓掌相庆,有说有笑,神采飞扬。

# 抵掌:拍手、鼓掌。

"啾啾饮食滴与粒":纵使是微不足道的几滴水,几粒米,

# 啾啾:虫、鸟的细碎的鸣叫声,这里指矮人吃食时所发出的细碎的声。

"生死亦足终天年":也能维持生命,使它们活到应到的寿算。

# 终天年:平安自得地度过一生。天年,自然寿命。

"睢盱大志少成遂":张目仰视,慨叹大志少成功。人生路难,徒劳儿女空悲伤。

# 成:成功。,睢盱:张目仰视,这儿指睁目悲愤激昂的样子。

"坐使儿女相悲怜":人生路难,徒劳儿女空悲伤。

# 坐使:致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路难三首(其一)》是中唐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中的一首,为乐府《杂曲歌辞》篇名。这组诗借神话故事与现实场景,表达对人生境遇、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夸张笔触描绘夸父逐日的磅礴气势与悲惨结局,又刻画北方竫人虽矮小却能安享天年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诗人对宏大理想与平凡生活的矛盾心态。运用神话典故、夸张对比等,使诗歌充满奇幻色彩与讽刺意味。借夸父与竫人的故事,抒发对人生志向与命运的感慨。该组诗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小见大,借古讽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行路难三首》为柳宗元所作,是其贬谪永州之后的作品,这一点已成定论。不过,关于具体创作年份,说法不一。一说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王国安在《柳宗元诗笺释》中提出,此诗与《笼鹰词》《跂乌词》一样,采用寓言之体,词旨悲愤,明显是以诗自况,应是初贬之际所作。这一观点源自韩醇,韩醇在《诂训柳集》卷四十三中提到,这三首诗皆有所讽喻,上篇以夸父志大却渴死,反衬北方短人能终天年,是诗人自比;中篇感慨人才众多时国家不能爱养,天下多事时才感叹缺乏可用之材,表达同辈被贬之意;下篇指出事物因时而贵,时异则贱,如冰雪寒时侯家炭贵,春阳燕来时死灰弃置,体现从居朝到贬黜的心境变化,所以推测为贬永州后所作。一说为元和五年(810年)后。零陵师专何书置经考订认为,诗中“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寄寓着贬永后期的生活与思想感情;“爱材养育谁复论”一句与《冉溪》诗意相通;“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也反映贬永后期的思想情感,因此判断为元和五年后所作。还有一说为元和七年(812年)左右。叶树发在《柳宗元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中,将此诗列于这一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神话故事与人生思考的七言古诗,描绘了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展现其追逐太阳时跨越山海的磅礴气势,以及最终力竭道渴而死,被狐鼠蜂蚁争噬的悲惨结局;同时刻画了北方九寸高的竫人,他们饮食微薄却能安享天年。通过两者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宏大志向难以实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借夸父与竫人的景象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寻。

2. 写作手法

用典:引用夸父逐日的神话典故,为诗歌增添奇幻色彩与文化底蕴,借古事抒今情,使诗歌表意更含蓄深刻。夸张:“跳踉北海超昆崙。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夸张地描绘夸父跨越山海、冲破云霄的宏大场面,凸显其志向的宏伟与行动的壮烈。对比:诗的前半部分,用夸张笔触描绘夸父追逐太阳,跨越北海、昆仑山,冲破云霄天河,气势磅礴,但最终力竭道渴而死,还被狐鼠蜂蚁争食,展现宏大志向带来的悲惨结局。后半部分写北方仅九寸高的竫人,他们饮食微薄,却能欢快生活,安享天年。通过夸父与竫人的鲜明对比,凸显理想追求与现实安稳生活的反差,表达诗人对人生志向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3. 分段赏析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开篇借夸父逐日典故起势。“窥虞渊”写夸父追逐太阳,目光探向日落之处(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以夸张动作,展现夸父跨越北海、翻越昆仑的磅礴气势。短短两句,将夸父塑造成无畏勇毅、胸怀宏大志向的形象,借神话典故,为全诗奠定“追高志、历艰险”的叙事基调,也暗含对“宏大追求”的肯定与推崇。“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续写夸父追逐进程。“披霄决汉”,状其突破云霄、冲决天河的果敢,似要撕裂天地束缚;“出沆漭”,写闯入浩渺混沌之境,尽显探索未知的勇气;“瞥裂左右遗星辰”,以夸张笔触,言其速度之快、气势之猛,竟让星辰遗落身旁。这几句持续强化夸父的“壮举”与“力量”,将其追逐太阳的行为,推向近乎“逆天”的极致。“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笔锋陡转。前句“须臾力尽”,凸显宏大追求背后的残酷—即便勇毅如夸父,也因持续消耗,迅速陷入力竭;“道渴死”,让英雄末路的悲壮具象化。后句“狐鼠蜂蚁争噬吞”,以微小、卑劣的生物,争抢夸父遗体的场景,形成强烈反差:曾经的宏大英雄,陨落之后,竟沦为蝼蚁的“盘中餐”。这既写尽现实的冰冷与无常,也暗含对“宏大志向是否值得”的叩问。“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引入新形象—北方矮人(竫人)。“长九寸”,以生理特征的“微小”,与夸父的“宏大”形成直观对比;“开口抵掌更笑喧”,刻画竫人对夸父悲剧的嘲弄,他们以浅薄视角,讥笑夸父的“不自量力”。此句借竫人的“笑”,讽刺世俗中目光短浅者,对宏大志向的无知与贬低,也为后文议论蓄势。“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续写竫人生活。“啾啾饮食”,状其卑微的生存状态,以“滴与粒”为食,尽显需求之小;“生死亦足终天年”,说他们因志向微小、容易满足,反倒能安稳度过一生。这几句,表面写竫人“小志得偿”的“幸运”,实则暗含对“志向选择”的多元观照—小志有小志的“圆满”,但与夸父的“大志”对比,高下立现,也引发读者对“志向价值”的思考。“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收束全诗,直陈议论。“睢盱大志”,指夸父这类胸怀宏大志向之人;“小成遂”,讽刺竫人等志小易成的状态。“坐使儿女相悲怜”,写因志向不同,导致的不同人生结局—大志者或悲剧陨落,小志者或安稳一生,却让后世“儿女”(可理解为后人、同类)为之悲叹、怜悯。此句既是对夸父悲剧的惋惜,也是对志大才疏(或因时代、条件所限)者的警示,更暗含诗人对“志向与现实、追求与结果”关系的深刻反思:宏大志向值得尊崇,但需审视现实条件;微小志向虽易满足,却失却了生命的辽阔与壮烈。

4. 作品点评

此诗首篇以神话入笔,诗人以雄浑豪放之笔触,对“夸父”逐日之举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夸父那追逐太阳的理想何其壮伟,胆识何其过人,其奔走时,跳跃着越过北海,腾飞着跨越昆仑,似要冲破云霄、决裂开天河,那气势之磅礴,仿佛能使天宇崩裂,星辰散落。然而,人力终有穷尽之时。转瞬之间,夸父便因力竭口渴,倒毙于路旁,成为野鼠山狐的腹中之食。在这部分叙述里,诗人并未对夸父的行为作出明确的价值判断。待到诗的后半段,笔锋陡然转向。诗人将目光聚焦于高不过九寸的北方矮人,对他们的生活予以热情的赞颂。这种情感的转变,鲜明地展现出诗人对夸父既怀敬仰又感惋惜的矛盾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三诗意皆有所讽,上篇谓志大如夸父者竟不免渴死,反不若北方之短人,亦足终天年。盖自谓也。中篇谓人才众多,则国家不能爱养,逮天下多事,则狼顾而叹无可用之才。盖言同辈诸公一时贬黜之立也。

宋韩醇《柳河东集》

# 止咏一物,借题生感,骨力老苍。

明邢昉《唐风定》卷一〇

# 绮丽之语,故自鲜秀。音节古,色泽鲜,绝去纤、伪二种流弊。

清汪森《韩柳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铁山碎》

下一篇:唐·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