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uí
zhōu
shí
jué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zhōng
zhī
dōng
dōng
shān
jiāng
shuǐ
kāi
liú
jiān
bái
gāo
wéi
sān
xiá
zhèn
táng
xiǎn
guò
bǎi
láo
guān

译文

中巴的东面是巴东山,从开天辟地以来就有江水流经其间。白帝城高峻成为三峡的重镇,瞿塘峡的险要超过过百牢关。

逐句剖析

"中巴之东巴东山":中巴的东面是巴东山,

# 中巴之东巴东山: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从开天辟地以来就有江水流经其间。

# 江水开辟流其间:是说从天地开辟以来,江水即流于巴东群山之间。江水开辟,指巫山中断,江水奔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白帝城高峻成为三峡的重镇,

# 镇:军队重镇。,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连山,七百余里。白帝城扼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故曰高为三峡镇。,白帝:白帝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

"瞿塘险过百牢关":瞿塘峡的险要超过过百牢关。

# 百牢关:在汉中,两璧山相对,六十里不断,汉水流其间,因与夔州的瞿塘相似,故以作比。《光绪奉节县志》载:“百牢关在县东十五里,魏辛毗云:‘夔州百牢关,兵马不可越。’”,瞿塘险:一作“夔州险”。瞿塘:一作夔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由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描绘夔州地理风貌为题材。诗开篇点明夔州所在位置,中巴之东是巴东山,江水从天地开辟以来就流淌在群山之间。后两句突出白帝城的险要,它是三峡的重镇,而瞿塘峡的险峻超过了百牢关。短短二十八字,生动展现了夔州独特而险峻的地理形势,表达了诗人对夔州山川壮丽的赞美与惊叹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暮春,杜甫长期辗转漂泊后,带着家人抵达夔州(今重庆奉节)。长江一路奔腾,汹涌东流入夔州地界后,便进入了雄伟的长江三峡。此地山川气势磅礴,兼具雄壮与奇险之姿,且留存着众多历史遗迹,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在当年炎夏,杜甫触景生情,接连创作了十首绝句,将夔州独特的山川风貌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一一入诗,汇集成《夔州歌十绝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夔州巴东山脉、江水,白帝城及瞿塘峡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夔州雄伟险峻山水风貌的由衷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瞿塘险过百牢关”,将瞿塘峡的险峻与百牢关作对比,突出瞿塘峡更为险要的特点,使读者对瞿塘峡的险峻有更直观深刻的感受。夸张:“江水开辟流其间”,“开辟”一词,夸张地表明江水从天地开创时就流淌在这里,增强了诗歌的历史纵深感和雄浑气势,强调了江水流淌的久远。

3. 分段赏析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首句着力刻画夔州的地势,清晰点明夔州地处三巴中的巴东,即东巴郡的巴东山区域。此句极为独特,七个字皆为平声,且采用一字一顿的节奏,显然是诗人刻意为之,以凸显巴东山的险峻奇崛,堪称七绝中的奇句。第二句同样为拗句,生动描绘出江水在山峡间奔涌流淌的动态画面。第三、四句分别承接前两句对山与水的描写,白帝城巍峨耸立,犹如镇守三峡的卫士,高高地俯瞰四方;瞿塘峡水流湍急,水势汹涌,其险要程度远超百牢关。这两句采用对仗形式,又符合格律要求,充分展现出杜甫绝句在形式运用上的丰富变化,于严谨之中尽显灵动多样的创作风格。

4. 作品点评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是杜甫描绘夔州山水的佳作。诗中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展现夔州壮丽山川,沉郁风格尽显。其首句特殊句式独树一帜,为七绝创作增添奇笔。“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对仗工整,突出夔州地势险要,尽显杜甫诗歌炼字炼句功力。此诗凭借独特艺术魅力,在山水诗中占据重要地位,让后世读者深切领略夔州山水之雄伟险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少陵不甚工绝句,遍阅其集得二首:“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气和。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中巴之东有巴山……夔州险过百重关。”颇与太白《明皇幸蜀歌》相类。

明胡应麟《诗薮》

# 第一首写其形势,便堪为夔吐气。

明王嗣奭《杜臆》

# 志夔州形胜,与产两章相连。白帝、瞿唐、分承山水,见其为蜀中险要。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第一首,领全势。“高为峡镇”,顶首句,就本地形胜作意;“险过百牢”,顶次句,以他处地险相形。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前二首记形胜,兼入感慨。

清杨伦《杜诗镜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其三》

下一篇:唐·杜甫《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