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jiào
shū
zhuāng
èr
shǒu
èr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yàn
fēi
páng
shè
ōu
guī
zhǐ
chí
duàn
qiáo
bǎn
liǔ
shēng
zhī
suì
yǒu
shān
yáng
zuò
duō
cán
bào
shū
zhī
jiāo
líng
luò
jìn
bái
shǒu
lèi
shuāng
chuí

译文

燕子仍飞回这里不到别家去,沙鸥归来,因为熟悉这里的水池。断桥上铺的板也已经失去,倒在地面的柳树自己长出新枝。于是我像向秀经过山阳嵇康故居那样作了怀旧诗,真愧啊,你了解我像鲍叔牙对管仲那样深知。往日的朋友们眼看全都逝去,我这白头老人两行热泪流不止。

逐句剖析

"燕入非旁舍":燕子仍飞回这里不到别家去,

# 燕入非旁舍:《汉书·高帝纪》:上从旁舍来。

"鸥归只故池":沙鸥归来,因为熟悉这里的水池。

# 鸥归只故池:谢灵运诗:“故池不更穿。”,只:祗。

"断桥无复板":断桥上铺的板也已经失去,

"卧柳自生枝":倒在地面的柳树自己长出新枝。

# 卧柳自生枝:《汉·五行志》:上林苑中大柳树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庾信诗:“春柳卧生枝。”

"遂有山阳作":于是我像向秀经过山阳嵇康故居那样作了怀旧诗,

# 遂有山阳作:【黄注】遂字有意,见相去一年而斛斯遂亡也。《晋书》:向秀经嵇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

"多惭鲍叔知":真愧啊,你了解我像鲍叔牙对管仲那样深知。

# 多惭鲍叔知:《史记》: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素交零落尽":往日的朋友们眼看全都逝去,

# 素交零落尽:刘孝标《绝交论》:“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谢脁诗:“零落悲友朋。”素交:真诚久交的朋友。

"白首泪双垂":我这白头老人两行热泪流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其二)》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五言律诗。广德二年秋,杜甫重访已故友人斛斯校书的山庄。诗中以“燕入”“鸥归”点明故地,借“断桥”“卧柳”描绘出山庄的荒芜之景。运用“山阳作”“鲍叔知”等典故,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与感恩。全诗借景抒情、用典精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斛斯校书离世的痛惜,以及在旧友凋零后的悲伤孤寂,尽显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通过描写断桥残板、卧柳生枝的衰败景象,渲染出故庄的荒芜寂寞氛围,借此抒发诗人对友人已逝、物是人非的伤感与痛惜之情。用典:“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运用向秀作《思旧赋》(山阳作)怀念旧友嵇康、吕安,以及管仲感怀鲍叔牙知遇之恩的典故,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对斛斯校书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昔日知遇之情的感恩。

2. 分段赏析

“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从意象角度,“燕”“鸥”本是自由自在、随性生活的动物,它们“入非旁舍”“归祗故池”,点明此处是它们熟悉的旧地。运用比兴手法,以燕鸥归故暗示诗人重访旧友之地,为全诗奠定怀旧的基调,同时也反衬出故人已逝的凄凉。“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在炼字上,“断”“卧”生动地描绘出桥的残破与柳树的衰败姿态。从景象塑造看,展现出一幅荒废、无人打理的画面,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荒芜表达出诗人内心对故地人事变迁的伤感,以及对友人离世的痛惜。“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用典精妙,“山阳作”让人联想到向秀对旧友的思念,“鲍叔知”体现了管仲对鲍叔牙知遇之恩的感激。诗人借此含蓄地表达自己对斛斯校书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友人曾经赏识自己的感恩,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内涵。“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零落尽”高度概括了诗人昔日好友一个个离世的残酷现实,语言简洁却饱含沉痛。“白首泪双垂”通过描写自己白发苍苍、老泪纵横的形象,直抒胸臆,将对友人逝去、故交凋零的哀伤之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极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斛斯即斛斯六,乃草堂之邻,公所谓“酒伴”者。

明末清初朱鹤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其二》

下一篇: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