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ě
mèn
shí
èr
shǒu
liù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xiāng
yáng
mèng
hào
rán
qīng
shī
jìn
kān
chuán
jīn
jiù
xīn
màn
diào
chá
tóu
suō
jǐng
biān

译文

我又想起襄阳人孟浩然,他的诗清新可赏,句句足以永世流传。如今的诗坛老将再也写不出新奇的诗句,只好用木筏捕取鳊鱼在汉水之边。

逐句剖析

"复忆襄阳孟浩然":我又想起襄阳人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他的诗清新可赏,句句足以永世流传。

# 清:指孟浩然诗风清爽淡远。

"即今耆旧无新语":如今的诗坛老将再也写不出新奇的诗句,

# 耆旧:年高望重者。

"漫钓槎头缩颈鳊":只好用木筏捕取鳊鱼在汉水之边。

# 槎头缩颈鳊:人常用槎拦截鳊鱼,禁止擅自捕杀,故亦称“槎头缩颈鯿”。槎头鳊:即鳊鱼。槎,泛指船。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汉水者最著名。颈,一作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解闷十二首(其六)》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此诗常见于各类唐诗选集。诗开篇“复忆襄阳孟浩然”,直抒对孟浩然的怀念之情。次句“清诗句句尽堪传”,运用直陈的手法,高度赞美孟浩然诗作清新,每句皆可流传。后两句“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以“漫钓”之景与当下耆旧无新语形成对比,展现对诗坛现状的失望。全诗借怀念孟浩然及其诗歌成就,侧面反映出杜甫对当时文坛缺乏创新的忧虑,以简洁语言表达深沉情感,体现出杜甫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深刻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解闷十二首(其六)》由杜甫创作。当时,杜甫流落西南,人生陷入困境,去留皆难抉择,内心被忧愁苦闷所充斥。此前,杜甫仕途坎坷,长期辗转漂泊,历经安史之乱,目睹社会动荡、百姓疾苦。在西南的这段日子,生活依旧窘迫且前途迷茫,为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创作了这组诗。在《解闷十二首(其六)》中,他借对孟浩然及其诗歌的怀念,抒发对当下诗坛沉闷现状的不满,以此来宣泄内心积郁,表达对理想文学氛围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解闷十二首(其六)》体裁为七言绝句。题材上属于怀人及对文学现状感慨的诗。主题围绕对孟浩然及其诗歌成就的缅怀,以及对当时文学创作现状的反思与忧虑展开。诗中通过对孟浩然的追忆,表达了对其清新诗作的赞美,如“清诗句句尽堪传”。同时,借“即今耆旧无新语”揭示当下文坛缺乏创新活力的现实,抒发了杜甫对文学创作陷入低迷、缺乏新思想新表达的失望与担忧,侧面反映出他对诗歌艺术发展的深切关注与期望。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的后两句“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将孟浩然清新可传的诗句与当时文坛耆旧缺乏新意的现状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当下诗坛沉闷、缺乏创新的感慨与忧虑。借景抒情:“漫钓槎头缩颈鳊”一句,诗人描绘了一幅钓鱼的画面,以看似闲适的场景,实则抒发了自己对文坛现状的无奈和苦闷之情,借钓鱼之景,浇心中块垒。直抒胸臆:首句“复忆襄阳孟浩然”,诗人直接表明对孟浩然的怀念,毫不隐晦,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诗人对孟浩然的深厚情感。第二句“清诗句句尽堪传”,也是直接对孟浩然的诗歌给予高度评价,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 分段赏析

《解闷十二首(其六)》中,杜甫尽显对孟浩然的尊崇,彰显出其诗歌品鉴的深厚造诣与开阔胸怀。首句“复忆襄阳孟浩然”,一个“复”字,将孟浩然在杜甫心中的分量表露无遗。襄阳作为孟浩然的故乡,被杜甫着重提及,足见他对孟浩然的深刻记忆与长久追思。次句“清诗句句尽堪传”,高度赞扬了孟浩然诗作的清新淡远风格,每一句都堪称经典,皆具传颂的价值。虽此评价或有夸张之嫌,但这恰恰是杜甫对孟浩然由衷赞美与倾慕的强烈表达。后两句“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形成鲜明对比。当下那些德高望重的诗人,虽对孟浩然极为赏识,却在创作上难以望其项背,无奈之下,只能效仿孟浩然的隐逸之举去钓鱼。前一句通过今昔对比,以耆旧诗人创作上的匮乏来反衬孟浩然诗歌的超凡脱俗;后一句则借众人模仿孟浩然的行为,侧面烘托出孟浩然身上独有的隐逸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下一篇:唐·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