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óng
驿
cǎo
táng
zhì
dōng
tún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xiá
nèi
guī
tián
jiāng
biān
jiè
fēi
xún
dài
ān
dào
xiàng
jiā
chí
xiá
xiǎn
fēng
yān
tiān
hán
yòu
chuí
zhù
chǎng
kàn
liǎn
xué
chǔ
rén
wéi
duǎn
jǐng
nán
gāo
shuāi
nián
qiáng
shēn
shān
jiā
zhēng
nuǎn
fàn
shè
xīn
shì
zhī
jiāo
mén
tíng
wèi
pín
tóng
zài
yǎn
tián
shí
wéi
lín

译文

峡谷内有回归田园的人,在江边借马骑行。不是去寻找戴安道,好像是走向习家池。峡谷险峻,风气烟雾偏僻,天气寒冷,橘柚下垂。修筑场地看着收获的积聚,一概学着楚地人的做法。短暂的日光难以安卧,衰老之年勉强支撑这身体。山民家蒸的栗子温暖,野外吃饭时吃到的麋鹿肉,新鲜可口。世上的路途知道交情浅薄,门庭害怕客人频繁来访。牧童就在眼前,农夫实际就是邻居。

逐句剖析

"峡内归田客":峡谷内有回归田园的人,

# 客:一作“舍”。,内:一作“里”。,峡:一作“山”。

"江边借马骑":在江边借马骑行。

"非寻戴安道":不是去寻找戴安道,

"似向习家池":好像是走向习家池。

"峡险风烟僻":峡谷险峻,风气烟雾偏僻,

# 僻:一作“合”。,峡:一作“地”,一作“山”。

"天寒橘柚垂":天气寒冷,橘柚下垂。

"筑场看敛积":修筑场地看着收获的积聚,

"一学楚人为":一概学着楚地人的做法。

"短景难高卧":短暂的日光难以安卧,

"衰年强此身":衰老之年勉强支撑这身体。

"山家蒸栗暖":山民家蒸的栗子温暖,

"野饭射麋新":野外吃饭时吃到的麋鹿肉,新鲜可口。

"世路知交薄":世上的路途知道交情浅薄,

"门庭畏客频":门庭害怕客人频繁来访。

"牧童斯在眼":牧童就在眼前,

# 斯:一作“须”。

"田父实为邻":农夫实际就是邻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组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此诗以诗人从驿站至草堂再赴东屯的行程为线索,通过“峡险风烟僻”的自然描绘与“筑场看敛积”的农事参与,展现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的孤寂与“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的亲切形成对照,体现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另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场景,如“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语言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用典:“戴安道”与“习家池”的典故,既点明行程,又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的心境相呼应。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首联“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点明身份与行程,“归田客”的自嘲暗含对官场的疏离。颔联“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以典故暗示此行非为访友,而是追寻隐逸之趣。颈联“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描绘峡江冬日的险峻与生机,“垂”字赋予橘柚以动态。尾联“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通过参与农事,展现诗人对农耕生活的融入。第二首首联“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以“短景”(冬日短暂)点明时令,“强此身”暗示身体衰弱仍坚持前行。颔联“山家蒸栗暖,野饭谢麋新”通过“蒸栗暖”的触觉与“谢麋新”的味觉,展现乡村生活的温馨。颈联“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转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薄”与“频”形成情感张力。尾联“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以亲切的乡村图景收束全诗,“斯在眼”与“实为邻”强化诗人与乡民的亲近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下一篇:唐·杜甫《白盐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