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zhōu
tíng
jiàn
chéng
dòu
shào
yǐ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qiū
tíng
qiān
xiāng
pán
jǐn
gāo
yún
liáng
zhǔ
rén
sòng
suǒ
zuò
xíng
jiǔ
shī
shū
wèi
yāng
shuāi
lǎo
yīng
wéi
nán
bié
xián
shēng
yǒu
huī
guāng
chuán
xīn
jīng
yǐn
qīng
shǐ
láo
shǔ​
zhào
zhāng

译文

秋天的日子里,野外亭子周围上千棵橘树散发着香气,制的盘子、华美的席子摆在亭中,高高的天空凉爽宜人。主人送别客人时做了什么呢,一边劝酒一边赋诗,兴致正浓,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我年纪大了,本就应该觉得离别很难受,您此去一定会留下美好的名声,绽放出荣耀的光彩。已经预先传开了您即将担任京兆尹的消息,您的功绩不需要和历史上著名的赵广汉、张敞相比。

逐句剖析

"秋日野亭千橘香":秋天的日子里,野外亭子周围上千棵橘树散发着香气,

"玉盘锦席高云凉":制的盘子、华美的席子摆在亭中,高高的天空凉爽宜人。

# 玉盘锦席:形容宴席之豪华。

"主人送客何所作":主人送别客人时做了什么呢,

# 作:指活动。

"行酒赋诗殊未央":一边劝酒一边赋诗,兴致正浓,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 未央:未尽。,殊:尚,犹。,行酒:监酒,在席间执行酒政。

"衰老应为难离别":我年纪大了,本就应该觉得离别很难受,

# 应为难离:一作难为应离。

"贤声此去有辉光":您此去一定会留下美好的名声,绽放出荣耀的光彩。

# 辉光:指政绩辉煌。,贤声:享有贤名,此指窦少尹。

"预传籍籍新京尹":已经预先传开了您即将担任京兆尹的消息,

# 新京尹:指窦少尹。尹:一作兆。,籍籍:形容名声甚盛。,预传:预先传扬。

"青史无劳数赵张":您的功绩不需要和历史上著名的赵广汉、张敞相比。

# 数:一作缺。,无劳:无须。,青史:古以竹简记事,故用称史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是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当时杜甫旅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为送别即将赴任的成都少尹窦某而写这首诗。全诗以秋日橘亭设宴饯别开篇,用“玉盘锦席高云凉”等描写展现送别的场景氛围,后四句转为抒发离情和对窦氏仕途的祝愿。诗中借用汉代名臣赵广汉、张敞担任京兆尹的典故,以“青史无劳数赵张”一句暗喻对方将建立不逊于前贤的政绩。此诗采用“偷春体”格律形式,首联与颈联形成工整对仗。作为杜甫咏橘题材的代表作之一,“秋日野亭千橘香”既是对实景的刻画,也延续了自屈原《橘颂》以来“受命不迁”的文化象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写于广德元年(763年),当时杜甫在梓州暂住,是为送别成都的少尹窦先生而创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歌描绘了秋日橘亭饯别的场景,以“千橘香”“高云凉”烘托高洁氛围,通过“行酒赋诗”展现宾主情谊。后四句转写离情,既表达对友人衰老离别的感伤,更以“贤声辉光”赞其美名,末句预祝友人赴任成都尹将如汉代名臣赵广汉、张敞般政绩卓著,青史留名,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宽慰。

2. 写作手法

用典:“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赵张。”,巧用汉代名臣赵广汉、张敞的典故,赵广汉、张敞是西汉时期两位以治理地方政绩卓著闻名的官员,后世常将他们并提作为能吏典范。作者在诗中通过“无劳数赵张”的表述,将即将赴任的新京尹与历史上著名的赵广汉、张敞类比,既暗示新尹能力出众堪比古代贤臣,又含蓄表达对其上任后必将建立政绩的期许。

3. 分段赏析

首联“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盘锦席高云凉”以秋日橘亭为背景,通过“千橘香”和“高云凉”两个意象,勾勒出清雅高爽的饯别环境。“千橘香”既点明时令,又暗喻主人待客的丰盛与情谊之醇厚;“高云凉”则通过触觉与视觉的结合,烘托出离别时略带萧瑟却又澄澈的氛围。两句对仗工稳,以景衬情,为全诗奠定了温润而略带感伤的基调。颔联“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赋诗殊未央”转入饯别场景的动态描写。“行酒赋诗”直接展现文人雅集的传统形式,“殊未央”强调宴饮未尽、兴致正浓的状态。此联通过动作与时间的延续性,既表现了主客之间的深厚情谊,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微妙感慨。颈联“衰老应为难离别,贤声此去有辉光”由宴饮场景转向情感抒发。前句以“衰老”与“难离别”的因果关系,坦露诗人对自身年迈的感伤及对离别的不舍;后句则转写窦少尹的品德与前途,“贤声有辉光”既是对友人的赞誉,亦暗含对其仕途光明的期许。两句虚实相生,情感层次丰富。尾联“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赵张”以议论收束,升华主题。“籍籍新京尹”预示窦少尹即将赴任的显赫地位,“青史无劳数赵张”则借汉代名臣赵广汉、张敞的典故,表明其政绩自当载入史册,无需与前贤比较。此联既是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亦隐含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寄托,语言凝练而意蕴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投简梓州幕府,兼简韦十郎官》

下一篇:唐·杜甫《伤春五首(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