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ī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zhōng
xīng
zhū
jiāng
shōu
shān
dōng
jié
shū
bào
qīng
zhòu
tóng
guǎng
广
chuán
wén
wěi
guò
wēi
mìng
zài
zhú
zhōng
zhǐ
cán
chéng
rèn
shuò
fāng
xiàn
gōng
jīng
shī
jiē
hàn
xuè
huí
wèi
ròu
táo
gōng
huáng
wēi
qīng
hǎi
dài
cháng
xiān
zhàng
guò
kōng
dòng
sān
nián
guān
shān
yuè
wàn
guó
bīng
qián
cǎo
fēng
chéng
wáng
gōng
xīn
zhuǎn
xiǎo
guō
xiàng
móu
shēn
lái
shǎo
qīng
jiàn
xuán
míng
jìng
shàng
shū
qiū
tiān
yǎo
èr
sān
háo
jùn
wèi
shí
chū
zhěng
dùn
qián
kūn
shí
liǎo
dōng
zǒu
nán
fēi
jué
yǒu
ān
cháo
niǎo
qīng
chūn
suí
guān
miǎn
jìn
zhèng
nài
yān
huā
rào
jià
tōng
xiāo
fèng
niǎn
bèi
míng
wèn
qǐn
lóng
lóu
xiǎo
pān
lóng
fèng
shì
dāng
tiān
xià
jǐn
huà
wéi
hóu
wáng
děng
zhī
méng
shí
lái
kuā
shēn
qiáng
guān
zhōng
liú
xiāo
chéng
xiàng
xià
yòng
zhāng
fáng
zhāng
gōng
shēng
jiāng
hǎi
shēn
cháng
jiǔ
chǐ
méi
cāng
zhēng
shì
fēng
yún
huì
diān
shǐ
zhī
chóu
liáng
qīng
páo
bái
gèng
yǒu
hòu
hàn
jīn
zhōu
zài
chāng
cùn
chǐ
tiān
jiē
gòng
xiáng
ruì
zhēng
lái
sòng
zhī
guó
zhì
bái
huán
dào
zhū
shān
yín
wèng
yǐn
shì
xiū
zhī
rén
jiě
zhuàn
qīng
sòng
tián
jiā
wàng
wàng
gān
chù
chù
cuī
chūn
zhòng
shàng
jiàn
ér
guī
lǎn
chéng
nán
chóu
duō
mèng
ān
zhuàng
shì
wǎn
tiān
jìng
jiǎ
bīng
cháng
yòng

译文

中兴的将领们收复了山东,捷报昼夜向朝廷传送。黄河虽广听说一苇便可渡过,胡命危亡就像在破竹之中。残留一座邺城不几天就可攻下,专任朔方军建立了无限勋功。京城里尽是骑着汗血马的士兵,回纥兵喂肉在蒲萄宫。已经欢庆皇威扫清海岱,常常想起御驾经过崆峒。三年来横笛吹奏《关山月》,在各路大军面前草木都会生风。成王功劳大了反而更小心,郭相深谋远虑古来很少。司徒洞察秋毫恰似悬起明镜,尚书气质可与秋天比高。这二三位豪俊都为时而出,把整顿乾坤救济时世的大事办了。往东走不再为了想鲈鱼,往南飞看到有安居巢中的禽鸟。春天又随皇帝来到长安,紫禁城正好烟花飞绕。太子乘车通宵待发御驾也齐备,鸡鸣问寝到龙楼时正天晓。攀龙附凤气势无人能比拟,天下变化成那么多侯王。你们难道不知是依仗皇帝力量,时运来到不该自夸身强。关中留下了萧丞相,幕下又起用了张子房。张公一生本来志在四海,身高九尺须眉苍苍。应召出生恰逢风云际会,扶持危局方知他策划精良。“青袍白马”的侯景之流还留下什么,国家像后汉东周般欢庆再盛昌。天地间处处都入贡,奇异的祥瑞争相进送。不知从哪个国家弄来白环,又说在那些山里得到银瓮。隐士们不再歌唱《紫芝曲》,诗人们懂得撰写《河清颂》。农民急切盼望不要干旱,布谷处处鸣叫催促春种。淇上的健儿赶快归来莫懒散,城南的思妇忧愁多入梦。哪里能得到壮士引来天河水,洗干净甲兵永远不再使用。

逐句剖析

"中兴诸将收山东":中兴的将领们收复了山东,

# 山东:此指河北一带,华山以东地区。,诸将:指广平王李俶、郭子仪等将士。

"捷书夜报清昼同":捷报昼夜向朝廷传送。

# 清昼同:昼夜频传,见得捷报完全可信。

"河广传闻一苇过":黄河虽广听说一苇便可渡过,

# 一苇过:一芦苇可航,形容官军渡河极易。,河:指黄河。

"胡危命在破竹中":胡命危亡就像在破竹之中。

# 命在破竹中:指叛军之破灭已近在眼前。,胡:指叛将史思明等。

"只残邺城不日得":残留一座邺城不几天就可攻下,

# 邺城:相州,今河南安阳。,只残:只:一作祗,只剩。

"独任朔方无限功":专任朔方军建立了无限勋功。

# 朔方:指节度使郭子仪的朔方军士。,独任:只任用。

"京师皆骑汗血马":京城里尽是骑着汗血马的士兵,

# 汗血马:一种产于边地的宝马。

"回纥餧肉葡萄宫":回纥兵喂肉在蒲萄宫。

# 葡萄宫:汉代上林苑,代指唐宣政殿。,餧肉:此处二字描状生动,客观铺陈而又略寓讽刺朝廷借用回纥兵之意。

"已喜皇威清海岱":已经欢庆皇威扫清海岱,

# 清海岱:就是清除了山东一带的叛军。

"常思仙仗过崆峒":常常想起御驾经过崆峒。

#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西。,仙仗:皇帝的仪仗。

"三年笛里关山月":三年来横笛吹奏《关山月》,

# 笛里关山月:笛声里奏着关山月的益调。关山月为汉乐府横吹曲名,为军乐、战歌。

"万国兵前草木风":在各路大军面前草木都会生风。

# 草木风:这里有草木皆兵之意。,万国:即万方。

"成王功大心转小":成王功劳大了反而更小心,

# 心转小:转而变得小心谨慎。,成王:指太子李俶,收复两京的主帅。

"郭相谋深古来少":郭相深谋远虑古来很少。

# 郭相:郭子仪。

"司徒清鉴悬明镜":司徒洞察秋毫恰似悬起明镜,

# 清鉴:识见明察。李光弼治军严,曾预料史思明诈降,终久必反,故说他清鉴悬明镜。,司徒:指检校司徒李光弼。

"尚书气与秋天杳":尚书气质可与秋天比高。

# 秋天杳:形容如秋空般明朗高远。,气:气度。,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

"二三豪俊为时出":这二三位豪俊都为时而出,

# 为时出:应运而生。,二三豪俊:指李傲、郭子仪、李光弼等。

"整顿乾坤济时了":把整顿乾坤救济时世的大事办了。

# 了:完毕。,济时:救济时危。

"东走无复忆鲈鱼":往东走不再为了想鲈鱼,

# 东走无复忆鲈鱼,:翻用西晋张翰的话,意谓现在不必像张翰那样避乱,可以放心做官了。《世说新语》:“张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羮、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南飞觉有安巢鸟":往南飞看到有安居巢中的禽鸟。

# 南飞觉有安巢鸟。:翻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一般人民也有家可归。

"青春复随冠冕入":春天又随皇帝来到长安,

# 入:指进入皇宫。,冠冕:指上朝的群臣。

"紫禁正耐烟花绕":紫禁城正好烟花飞绕。

# 烟花:指朝贺时点燃的香烟。,正耐:正相称。

"鹤驾通宵凤辇备":太子乘车通宵待发御驾也齐备,

# 凤辇:天子之车。,鹤驾:太子的车。驾:一作禁。

"鸡鸣问寝龙楼晓":鸡鸣问寝到龙楼时正天晓。

# 龙楼:皇帝住处,此处指唐玄宗的住地。,问寝:问候起居。

"攀龙附凤势莫当":攀龙附凤气势无人能比拟,

# 攀龙附凤:这里指攀附肃宗和张淑妃的李辅国等。靠其有拥戴肃宗之功,回京后气焰极高。

"天下尽化为侯王":天下变化成那么多侯王。

# 化为侯王:形容肃宗封官之滥。当时肃宗大肆加封跟从玄宗入蜀和跟肃宗在灵武的扈从之臣。

"汝等岂知蒙帝力":你们难道不知是依仗皇帝力量,

# 蒙帝力:仰仗了天子的力量。,汝等:斥骂的称呼,指李辅国辈。

"时来不得夸身强":时运来到不该自夸身强。

# 夸身强:夸耀自己有什么大本事。,时:时运。

"关中既留萧丞相":关中留下了萧丞相,

# 萧丞相:汉代萧何,此指房琯。

"幕下复用张子房":幕下又起用了张子房。

# 张子房:汉代张良,此指张镐。

"张公一生江海客":张公一生本来志在四海,

# 江海客:指张镐“居身清廉”“不事中要”。,张公:指张镐。

"身长九尺须眉苍":身高九尺须眉苍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应召出生恰逢风云际会,

# 风云会:风云际会。动乱时明君与贤臣的遇合。,征起:被征召而起来做官。

"扶颠始知筹策良":扶持危局方知他策划精良。

# 扶颠:扶持国家的颠危。张镐曾预料史思明的诈降。两京收复,张镐出力颇多。

"青袍白马更何有":“青袍白马”的侯景之流还留下什么,

# 更何有:是说不难平定。,青袍白马:把安史之乱喻梁武帝时的侯景之乱。侯景作乱,部下皆骑自马,穿青衣。

"后汉今周喜再昌":国家像后汉东周般欢庆再盛昌。

# 再昌:中兴。,后汉今周:用周、汉中兴之主汉光武帝和周宣王比拟唐肃宗。

"寸地尺天皆入贡":天地间处处都入贡,

# 寸地尺天:指全国各地。

"奇祥异瑞争来送":奇异的祥瑞争相进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不知从哪个国家弄来白环,

# 白环:传说中西王母朝虞舜时献的宝物。

"复道诸山得银瓮":又说在那些山里得到银瓮。

# 银瓮:《孝经援神契》载,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传说王者刑罚得当,则银瓮出。

"隐士休歌紫芝曲":隐士们不再歌唱《紫芝曲》,

# 紫芝曲:秦末号称“四皓”的四隐士所作。

"词人解撰河清颂":诗人们懂得撰写《河清颂》。

# 河清颂:即宋文帝元嘉时鲍照所作《河清颂》。,解:懂得。

"田家望望惜雨干":农民急切盼望不要干旱,

# 望望:望了又望。当时正遇春旱,农民盼雨。

"布谷处处催春种":布谷处处鸣叫催促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淇上的健儿赶快归来莫懒散,

# 淇上健儿:指围攻邺城的士卒。淇,淇水,在邺城附近。

"城南思妇愁多梦":城南的思妇忧愁多入梦。

# 城南思妇:泛指将士的妻子。

"安得壮士挽天河":哪里能得到壮士引来天河水,

# 天河:即银河。

"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干净甲兵永远不再使用。

# 洗甲兵:传说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此天洗甲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洗兵马》是唐代杜甫写的一首诗,正值安史之乱后期。全诗以“中兴”为核心,通过四段递进式结构,展现三大主题:开篇以“捷书夜报清昼同”“破竹中”等意象,渲染平叛势如破竹的磅礴气势,描绘京师骑汗血马、宴饮回纥的庆典场景,体现民众对和平的渴望;借“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直指滥封之弊,以“青袍白马”(侯景之乱典故)暗讽叛军不堪一击,警示肃宗勿忘“崆峒播迁”的创业艰难;末段以“田家望雨”“淇上健儿”等意象,将视角投向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最终以“净洗甲兵长不用”的终极叩问,升华反战主题。此诗既是胜利的赞歌,亦是清醒的谏言,展现了杜甫“沉郁顿挫”诗风中罕见的昂扬基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二月,正值安史之乱后期。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残部困守邺城,战局逆转。杜甫几经奔波,往来于鄜州、长安、凤翔间,此时身处洛阳,目睹捷报频传,既为中兴在望而振奋,又对朝廷滥封官爵、倚重回纥等弊政深感忧虑。就写了长诗《洗兵马》,希冀早日结束战乱,洗净兵甲永不复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以​​“中兴诸将收山东”​​开篇,以​​“净洗甲兵长不用”​​收尾,以​​颂扬平叛胜利、展望盛世蓝图​​为主基调,同时暗含​​对时局隐忧的批判性思考​​。全诗兼具“颂圣”与“讽谏”的双重意蕴,既是战乱中民众对和平的集体呐喊,也是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沉关切。

2. 写作手法

对偶:“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中“中兴诸将”(偏正结构,人物群体)对“捷书夜报”(主谓结构,事件动态),“收山东”(动宾,地域收复)对“清昼同”(状中,时间状态),词性、结构严整对应。用典:​​“成王功大心转小”对“郭相谋深古来少”​​以周成王、汉光武帝典故比拟李豫、郭子仪,既赞功绩,又暗含对权力膨胀的警惕。

3. 分段赏析

第一段从“中兴诸将收山东”至“万国军前草木风”以"中兴诸将收山东"开篇,构建起恢弘的历史叙事场域。首段以破竹之势勾勒盛唐复兴图景:首联"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以时空压缩手法,展现平叛战场的立体图卷;颔联"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运用时空折叠技法,既颂扬肃宗克复两京之功,又暗含居安思危之思;颈联"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军前草木风"更以乐府笔法浓缩战争创伤与凯旋气象,在"捷书夜报"的急促节奏中注入"草木皆兵"的历史纵深。此处"餧肉"意象尤见匠心,以饲畜细节暗讽朝廷过度倚重回纥武装的政治隐忧,与"独任朔方"的褒扬形成张力结构。第二段从“成王功大心转小”到“鸡鸣问寝龙楼晓”转入人物群像的立体雕刻。诗人以"成王功大心转小"为轴心,展开四重奏鸣:郭子仪"谋深细柳"的统帅风范,李光弼"气夺嫖姚"的将星气度,王思礼"志凌霄汉"的宰辅格局,共同构成"二三豪俊为时出"的中兴力量。此处"东走无复"六句尤见匠心,从"弹冠相庆"的仕宦群体到"鸟归巢"的黎庶百姓,最终收束于"昏定晨省"的宫廷礼仪,完成从庙堂到江湖的全景扫描,暗合"周公吐哺"的政治理想。第三段从“攀龙附凤势莫当”至“后汉今周喜再昌”笔锋陡转,剖视中兴表象下的政治生态。诗人以"攀龙附凤势莫当"直指滥封侯王的时弊,用"汝等"斥责语态凸显批判锋芒,又以"青袍白马"典故形成南北叛将的镜像对照。此处"后汉今周"的时空错位,既暗含房琯、张镐等贤相复用的政治期许,更折射出诗人对"中兴"本质的深刻认知——所谓盛世,实为"挽天河"的悲壮抗争。第四段从“寸地尺天皆入贡”到篇终,在颂歌中注入沉郁底色。诗人以"寸地尺天皆入贡"铺陈祥瑞图景,却以"淇上健儿"的未归与"健儿""思妇"的离散形成复调结构。"安得壮士挽天河"的终极叩问,将凯旋的喜悦升华为对和平的哲学思考。全诗在"净洗甲兵长不用"的浩叹中收束,完成从现实书写到人性关怀的升华。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的基调是歌颂与祝愿,字里行间洋溢着热烈欢畅、兴致淋漓的气息。诗人将那份热切关怀国家命运的赤诚与对未来的乐观信念熔铸其中,使其成为一曲展望胜利的激昂颂歌。诗中虽对大好形势下浮现的些许不良现象流露出批评与忧虑,但这份审慎并未冲淡整体的兴奋与乐观,反而让情感的表达更显真切立体。全诗以宏亮的声调、壮丽的辞藻与浪漫夸张的笔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深挚的喜悦与由衷的赞颂,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二句缴上起句,又谓之顾首,如《蜀道难》《古离别》《洗兵马行》是也。

元范梈《木天禁语》

# 刘云:悲壮少及(“三年笛里”二句下)。刘云:有气象、有风韵(“青春复随”二句下)。刘云:事外句外,常有余力(“汝等岂知”二句下)。刘云:此篇对律甚严而舂容酝藉。

明高棅《唐诗品汇》

# 诗共四段,每段平仄相间,备用六韵,此古风变体。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山谷云:“诗句不凿空强作、对景而生便自佳。”……然此乃众人所同耳,惟杜子美则不然。对景亦可,不对景亦可。喜怒哀乐,不择所遇,一发于诗;盖出口成诗,非作诗也。观此诗闻捷书之作,其喜气乃可掬,真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言戍卒之归休,室家之思忆,叙其喜跃,不嫌于亵。……至于“鹤驾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虽但叙一时喜庆事,而意乃讽肃宗,所谓主文而谲谏也。“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虽似憎恶武夫,而熟味其言,乃有深意。……子美吐词措意每如此,古今诗人所不及也。山谷晚作《大雅堂记》,谓子美诗好处正在无意而意至。若此诗是已。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

# 老杜七言长篇,句多作对,皆深稳矫健。《洗兵马行》除首尾“攀龙附凤”云云两句不对,“司徒”“尚书”一联稍散异,余无不对者,尤为诸篇之冠。

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 七言律最宜伟丽,又最忌粗豪,中间豪末千里,乃近体中大关节,不可不知。……老杜“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以和平端雅之调,寓愤郁凄恢之思,古今吉壮句者难及此也。

明胡应麟《诗薮》

# 周珽曰:“苇过”,言易也;“破竹”,喻捷也;“喂肉”,寓刺也;“淇上”二句,见兵未能洗。全篇总是志喜而致戒,题曰《洗兵马》,厌乱思冶其本旨也。蔡绦曰:作诗者陶冶物情,体会光景,必贵乎自得。盖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强致也。譬之秦武阳,气盖全燕,见秦王则战栗失色;淮南王安虽为神仙,谒帝犹轻其举止:此岂由素习哉!予以谓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意欲卑而语未尝不高,至于罗隐、贯休辈得意偏霸,夸雕逞奇,语欲高而意未尝不卑!乃知天禀自然,有不能易也。陆时雍曰:“攀龙附风”四语,忧深思远,非浅襟所到。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一篇四转韵,一韵十二句,句似排律,自成一体,而笔力矫健,同气老苍,喜跃之象,浮动笔墨间。

明王嗣奭《杜臆》

# 此肃宗还京之后,子仪收复山东,时少陵为左拾遗作此,以纪中兴之盛,而惜余寇未除,盖有安不忘危之意,……亦作垂拱燕安之秋也。须涤荡余寇,洗甲兵而不用,乃可耳。其后肃宗果怠于政,卒罢汶阳,将士无主,而使思明复猖獗,子美可谓有深虑矣。

明唐汝询《唐诗解》

# 《洗兵马》是实赋。

明末清初吴乔《围炉诗话》

# 朱鹤龄曰:中兴大业,全在将相得人。前曰:“独任朔方无限功”,中曰:“幕下复用张子房”,此是一诗眼目。王荆公选工部诗,以此诗压卷,其大旨不过如此。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他人古诗用骈句,只为补虚;少陵古诗用骈句,乃有余勇。换韵转笔,陡健如龙腰突起。

清张谦宜《絸斋诗谈》

# 子美为诗学大成,沉郁顿挫,七古之能事毕矣。《洗兵马》一篇,句云“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犹是初唐气格。

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

# 平仄相间,对偶整齐,王、李、高、岑,上及唐初,声调如是,乃杜集七古之整丽可法者。至于此诗之作,自是河北屡捷,贼势大蹙,特为工丽之章,用志欣幸,中间略有寄意,全无讥风。

清高宗敕《唐宋诗醇》

# 插入四句,尤极抑扬顿宕之致(“已喜皇威”四句下)。王西樵云:气势如春潮三折,排山倒海(“成王功大”六句下)。此及《古柏行》多用偶句,对仗工整,近初唐叫家体。少陵偶一为之,其气骨沉雄,则仍系公本色。唐仲言《洗兵马》一篇,有典有则,雄浑阔大,足称唐《雅》。陶开虞曰:“三年笛里关出月,万国兵前草木风”,雄亮悲壮,恍如江楼闻笛,关塞鸣笳:“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写得收京后春日暄妍,百官忭豫,一种气象在目。

清杨伦《杜诗镜铨》

# 《洗兵马》对仗既整,音节亦谐,几近初唐四家体;然苍劲之气,时流楮墨,非少陵不能作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竖子…往问》

下一篇:唐·杜甫《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