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求忠孝":自古以来都在追求忠孝,
"名家信有之":有名望的家族确实有这样的人。
# 信:的确。,名家:以忠孝著称的家门,此指马大卿公的家庭。
"吾贤富才术":您富有才华与谋略,
# 富才术:富有超人的才干,指富有经邦济世的超人的才干。,吾贤:我辈中贤良之人。此指马大。
"此道未磷缁":坚守正道从未被世俗污染。
# 此道:指忠孝之道。
"玉府标孤映":您如美玉在府中光辉独映,
# 标孤映:如标举的山峰孤映于天际。标,指山顶。,玉府:本指玉府掌管收藏天子的金玉、玩好、武器、车辆、旌旗等所有的精美物品。亦泛指收藏宝物之府库。
"霜蹄去不疑":像骏马奔驰而去毫不迟疑。
# 霜蹄:指马蹄。此联称美马大操节才敏。
"激扬音韵彻":您的文章音韵激昂透彻,
# 彻:贯通。,激扬:激昂。
"籍甚众多推":声名远扬受到众人推崇。
# 籍甚:指盛大的名声。
"潘陆应同调":您的文学才华可与潘岳、陆机相媲美,
# 同调:指旨趣相同。
"孙吴亦异时":军事才能也如同孙武、吴起。
"北辰征事业":朝廷征召您施展事业,
# 事业:指成就事业的才能。,征:征召。,北辰:北极星。此代指朝廷,帝都。
"南纪赴恩私":您从南方奔赴京城接受皇恩。
# 恩私:皇帝的恩宠。,南纪:南方,此指江陵。
"卿月升金掌":您将如卿月般高升,
# 卿月:对月亮的美称。此喻指马大。
"王春度玉墀":在春日踏上朝堂的台阶。
# 度玉墀:言马大在殿上参见皇帝。玉墀,宫殿前的石阶,此借指朝廷。,王春:指农历新春,即马大得到皇恩之时。
"熏风行应律":和煦的风应着音律吹拂,
# 应律:应和着优美的旋律。,熏风:和暖的风,指春末夏初的东南风。
"湛露即歌诗":您将如受君王恩泽般被歌颂。
"天意高难问":天意高远难以捉摸,
# 高:高深。,天意:皇帝的旨意。
"人情老易悲":人情易变,人老了容易悲伤。
# 易:容易。
"樽前江汉阔":在这离别的酒席前,江汉广阔,
# 樽前:此指酒席前。
"后会且深期":期待日后能再次相聚。
# 深期:深深地期待,即深深地期望以后在朝廷与马大再会。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多处运用典故,如“潘陆应同调”,以潘岳、陆机两位西晋著名文学家来类比马卿的文学才华,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表现力,使读者更易理解马卿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比喻:“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将马卿比作玉府中光辉独映的珍宝、奔驰而去毫不犹豫的骏马,生动形象地突出马卿的卓越不凡以及奔赴朝廷的坚定决心。对偶:全诗大量运用对偶句,如“激扬音韵彻,籍甚众多推”“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等,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使诗歌富有形式美与韵律美,且从不同角度描绘马卿,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借景抒情:结尾“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借眼前江汉广阔之景,抒发与马卿分别时的惆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深切期盼,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
2. 分段赏析
诗开篇“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强调忠孝的重要性,指出马卿出身名门,具备忠孝品质,为其形象奠定基础。接着夸赞马卿才华横溢,“吾贤富才术,此道未磷缁”,表明其才能未受世俗污染。“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以比喻突出马卿的卓越与奔赴朝廷的坚决。随后从文学、军事等多方面赞美马卿,“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将他与潘陆比文才,与孙吴论军事,凸显其多才多艺。“北辰征事业,南纪赴恩私。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描绘马卿受朝廷征召,即将入朝大展宏图,充满对他的美好期许。“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进一步营造马卿入朝后受重用、前景光明的氛围。然而笔锋一转,“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诗人感慨天意难测,人情易变,自己年老易伤怀,与前文对马卿的赞美形成反差,流露出自身的无奈与悲伤。最后“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在分别的酒席前,面对广阔江汉,表达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既饱含惜别之情,又有对友情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