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jiāng
líng
sòng
qīng
gōng
ēn
mìng
zhuī
quē
xià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qiú
zhōng
xiào
míng
jiā
xìn
yǒu
zhī
xián
cái
shù
dào
wèi
lín
biāo
yìng
shuāng
yáng
yīn
yùn
chè
shèn
zhòng
duō
tuī
pān
yīng
tóng
diào
sūn
shí
běi
chén
zhēng
shì
nán
ēn
qīng
yuè
shēng
jīn
zhǎng
wáng
chūn
chí
xūn
fēng
xíng
yīng
zhàn
shī
tiān
gāo
nán
wèn
rén
qíng
lǎo
bēi
zūn
qián
jiāng
hàn
kuò
hòu
huì
qiě
shēn

译文

自古以来都在追求忠孝,有名望的家族确实有这样的人。​您富有才华与谋略,坚守正道从未被世俗污染。​您如美玉在府中光辉独映,像骏马奔驰而去毫不迟疑。​您的文章音韵激昂透彻,声名远扬受到众人推崇。​您的文学才华可与潘岳、陆机相媲美,军事才能也如同孙武、吴起。​朝廷征召您施展事业,您从南方奔赴京城接受皇恩。​您将如卿月般高升,在春日踏上朝堂的台阶。​和煦的风应着音律吹拂,您将如受君王恩泽般被歌颂。​天意高远难以捉摸,人情易变,人老了容易悲伤。​在这离别的酒席前,江汉广阔,期待日后能再次相聚。​

逐句剖析

"自古求忠孝":自古以来都在追求忠孝,

"名家信有之":有名望的家族确实有这样的人。​

# 信:的确。,名家:以忠孝著称的家门,此指马大卿公的家庭。

"吾贤富才术":您富有才华与谋略,

# 富才术:富有超人的才干,指富有经邦济世的超人的才干。,吾贤:我辈中贤良之人。此指马大。

"此道未磷缁":坚守正道从未被世俗污染。​

# 此道:指忠孝之道。

"玉府标孤映":您如美玉在府中光辉独映,

# 标孤映:如标举的山峰孤映于天际。标,指山顶。,玉府:本指玉府掌管收藏天子的金玉、玩好、武器、车辆、旌旗等所有的精美物品。亦泛指收藏宝物之府库。

"霜蹄去不疑":像骏马奔驰而去毫不迟疑。​

# 霜蹄:指马蹄。此联称美马大操节才敏。

"激扬音韵彻":您的文章音韵激昂透彻,

# 彻:贯通。,激扬:激昂。

"籍甚众多推":声名远扬受到众人推崇。​

# 籍甚:指盛大的名声。

"潘陆应同调":您的文学才华可与潘岳、陆机相媲美,

# 同调:指旨趣相同。

"孙吴亦异时":军事才能也如同孙武、吴起。​

"北辰征事业":朝廷征召您施展事业,

# 事业:指成就事业的才能。,征:征召。,北辰:北极星。此代指朝廷,帝都。

"南纪赴恩私":您从南方奔赴京城接受皇恩。​

# 恩私:皇帝的恩宠。,南纪:南方,此指江陵。

"卿月升金掌":您将如卿月般高升,

# 卿月:对月亮的美称。此喻指马大。

"王春度玉墀":在春日踏上朝堂的台阶。​

# 度玉墀:言马大在殿上参见皇帝。玉墀,宫殿前的石阶,此借指朝廷。,王春:指农历新春,即马大得到皇恩之时。

"熏风行应律":和煦的风应着音律吹拂,

# 应律:应和着优美的旋律。,熏风:和暖的风,指春末夏初的东南风。

"湛露即歌诗":您将如受君王恩泽般被歌颂。​

"天意高难问":天意高远难以捉摸,

# 高:高深。,天意:皇帝的旨意。

"人情老易悲":人情易变,人老了容易悲伤。​

# 易:容易。

"樽前江汉阔":在这离别的酒席前,江汉广阔,

# 樽前:此指酒席前。

"后会且深期":期待日后能再次相聚。​

# 深期:深深地期待,即深深地期望以后在朝廷与马大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为唐代诗人杜甫所著的五言排律。这首诗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送别之作。诗开篇便夸赞马卿出身于忠孝之家,门第高贵且家风优良,为人物形象奠定了良好基调。接着,诗人以细腻笔触称赞马卿文能治国、武可安邦,才情卓越,更兼道术高深,远超常人,凸显其非凡才能。随后,杜甫怀着美好祝愿,祈愿马卿入朝后能得到天子的赏识与重用,一展宏图。诗的末尾,笔锋一转,叙述送别时的情景,融入自身的感慨。杜甫自叹贫病交加、垂垂老矣,孤独凄凉之感溢于言表。全诗既有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又饱含自身的哀伤之意,整体诗情沉郁悲凉,动人心弦。其中“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这一联,尤为令人黯然神伤。它深刻表达了天意难测,世间又缺乏知心之人倾诉的无奈,好不容易得遇马卿这样的挚友,如今却又要匆匆分别,这种悲伤之情难以言表,也正因如此,这两句诗成为送别诗中的经典之语,常被后人引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旧历三月。彼时,杜甫漂泊于江陵一带,暮年的他身体孱弱,疾病缠身,身边亲友日渐疏离,北归故乡的希望愈发渺茫,只能以舟为家,漂泊度日。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他创作了这首赠别诗。诗中的马卿,其真实姓名已难以考证,但他是杜甫的挚友。诗中“公”“卿”称谓交替出现,足见杜甫对他的尊崇礼遇非同一般。在这暮春时节,马卿因恩命被召回朝廷,杜甫有感而发,借诗抒发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倾诉了自己的身世之悲,为后人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多处运用典故,如“潘陆应同调”,以潘岳、陆机两位西晋著名文学家来类比马卿的文学才华,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表现力,使读者更易理解马卿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比喻:“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将马卿比作玉府中光辉独映的珍宝、奔驰而去毫不犹豫的骏马,生动形象地突出马卿的卓越不凡以及奔赴朝廷的坚定决心。​对偶:全诗大量运用对偶句,如“激扬音韵彻,籍甚众多推”“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等,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使诗歌富有形式美与韵律美,且从不同角度描绘马卿,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借景抒情:结尾“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借眼前江汉广阔之景,抒发与马卿分别时的惆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深切期盼,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

2. 分段赏析

诗开篇“自古求忠孝,名家信有之”,强调忠孝的重要性,指出马卿出身名门,具备忠孝品质,为其形象奠定基础。​接着夸赞马卿才华横溢,“吾贤富才术,此道未磷缁”,表明其才能未受世俗污染。“玉府标孤映,霜蹄去不疑”,以比喻突出马卿的卓越与奔赴朝廷的坚决。​随后从文学、军事等多方面赞美马卿,“潘陆应同调,孙吴亦异时”,将他与潘陆比文才,与孙吴论军事,凸显其多才多艺。​“北辰征事业,南纪赴恩私。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描绘马卿受朝廷征召,即将入朝大展宏图,充满对他的美好期许。​“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进一步营造马卿入朝后受重用、前景光明的氛围。​然而笔锋一转,“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诗人感慨天意难测,人情易变,自己年老易伤怀,与前文对马卿的赞美形成反差,流露出自身的无奈与悲伤。​最后“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在分别的酒席前,面对广阔江汉,表达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既饱含惜别之情,又有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丞命起居江陵节度…郡王卫公幕》

下一篇:唐·杜甫《朝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