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日射黄金榜":皇宫的大门在阳光的照射下,那金色的匾额闪耀着光芒,
# 黄金榜:涂以黄金色的牌额。榜牌额,门匾。,日射:阳光照射。,天门:天子之门。
"春殿晴曛赤羽旗":春日的宫殿里,晴朗的阳光照耀着,赤色的羽旗随风飘扬。
# 赤羽旗:旗上画有赤羽鸟,即朱雀旗。,曛:一作“熏”。
"宫草微微承委佩":宫中的小草轻轻地托着官员们玉佩上垂下来的饰物,
# 委佩:下垂的佩带。委,下垂貌。,承:承接。,微微:一作“霏霏”。
"炉烟细细驻游丝":香炉中飘出的细细烟雾,就像那缓缓萦绕的游丝一样停留在空中。
# 游丝:指缭绕的炉烟。,驻:停,止。
"云近蓬莱常好色":那云彩仿佛靠近了如仙境般的蓬莱宫,常常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 好:一作“五”。,蓬莱:大明宫的别称。
"雪残鳷鹊亦多时":在鳷鹊楼头上的残雪,也已经留存了很长的时间。
# 亦多时:也有很长时间了。,雪残:雪余。
"侍臣缓步归青琐":身为侍臣的我们,缓缓地迈着步子走回那宫门,
# 侍臣:上朝侍奉皇帝的臣子。
"退食从容出每迟":结束了公务,用完餐之后,我们从容不迫地走出宫廷,而且每次都是很晚才出来。
# 出每迟:指出掖还家很迟。,退食:减膳;亦说退朝而进食。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诗中“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对宫草承接玉佩、炉烟似游丝般袅袅的细节进行刻画,生动展现出宫廷环境的静谧与精致,体现宫廷生活的典雅。烘托:“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通过描绘阳光照射在宫殿匾额和春殿中飘扬的旗帜,以明亮的色调和宏大的场景,渲染出宫廷的庄严肃穆与富丽堂皇,烘托出皇家的威严。借景抒情:虽整体描绘宫廷场景,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一种敬畏与赞美之情,如“云近蓬莱常五色,雪残鸱鹊亦多时”,借对宫廷周边云景、残雪的描写,表达出对宫廷的特殊情感。动静结合:“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侍臣的缓步、从容是动态描写,而宫殿、宫草等相对静态,动静结合,使诗歌画面更具层次感,也展现出宫廷生活的节奏。
2. 分段赏析
首联“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描绘了阳光照射在宫殿大门的金色匾额上,春日的宫殿在晴光的照耀下,赤色的羽旗鲜艳夺目。这两句从大处着笔,以宏大的场景展现出宫廷的壮丽与威严,阳光、金匾、春殿、赤旗,色彩鲜明,营造出庄严肃穆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也点明了时间是春日,地点在宫廷。颔联“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聚焦于细节,宫中的小草轻轻承接住官员们玉佩上垂下的饰物,香炉中飘出的细细烟雾,仿佛停留在空中的游丝。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既表现出宫廷环境的静谧、优雅,又从侧面烘托出官员们在宫廷中的举止文雅,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闲适与精致。颈联“云近蓬莱常五色,雪残鸱鹊亦多时”:运用想象与联想,写宫廷高耸,仿佛靠近蓬莱仙山,常有五色祥云缭绕;冬日的残雪在鸱鹊楼头留存了许久。“云近蓬莱”增添了宫廷的神秘与神圣之感,“雪残鸱鹊”则从时间维度上,暗示了季节的转换,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也表达出宫廷的岁月静好。尾联“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描写了退朝后,侍臣们缓步走回宫门,结束工作后从容离开,且每次都很晚。“缓步”“从容”写出了侍臣们的仪态,体现出他们在宫廷中的身份与素养,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宫廷生活的留恋与庄重之感,从侧面反映出宫廷生活对他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