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g
mèng
cāng
cáo
jiāng
shū
lóu
jiù
zhuā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píng
sāng
luàn
hòu
dào
luò
yáng
cén
wèi
yún
shān
wèn
jīng
shēn
běi
fēng
huáng
xià
nán
bái
tóu
yín
shí
zǎi
jiāng
máng
máng
chí
xīn

译文

安居在丧乱之后的岁月,已许久未到洛阳的山峦。为了历经云山寻访故人,不推辞荆棘丛生的艰险。北风吹落枯黄的树叶,在南浦边我白发衰颓独作吟。十年漂泊江湖的客子,面对暮年只觉心境茫然无依。

逐句剖析

"平居丧乱后":安居在丧乱之后的岁月,

"不到洛阳岑":已许久未到洛阳的山峦。

"为历云山问":为了历经云山寻访故人,

"无辞荆棘深":不推辞荆棘丛生的艰险。

"北风黄叶下":北风吹落枯黄的树叶,

"南浦白头吟":在南浦边我白发衰颓独作吟。

"十载江湖客":十年漂泊江湖的客子,

"茫茫迟暮心":面对暮年只觉心境茫然无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凭孟仓曹将书觅土娄旧庄》是由唐代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战乱之后,诗人久未抵达洛阳故地,为探寻心中牵挂的土娄旧庄,不惜穿越荆棘遍布的云山。诗中以“北风黄叶”“南浦白头”勾勒出萧瑟孤寂的图景,北风卷着黄叶飘落,诗人于南浦白头独吟,尽显漂泊江湖十载的沧桑。末句以“茫茫迟暮心”直抒胸臆,将战乱后颠沛流离的愁苦、对故地的深切思念,与迟暮之年漂泊无依的迷茫之情熔铸一炉,在沉郁的笔调中透出对时代乱离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慨叹,尽显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平居丧乱后,不到洛阳岑”:此句点明了背景,“平居丧乱后”,诗人经历了战乱之后,生活变得动荡不安。而“不到洛阳岑”则写出了诗人因战乱而无法回到洛阳的故地,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感慨,洛阳岑或许是诗人心中的一个寄托,代表着过去的平静生活和故乡的思念。“为历云山问,无辞荆棘深”: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诗人为了探寻土娄旧庄,也就是心中的那份牵挂,不惜穿越荆棘丛生的道路。“无辞荆棘深”体现了诗人的决心和对过去的执着,他不畏艰难,想要寻找曾经的记忆和归宿。“北风黄叶下,南浦白头吟”:“北风黄叶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北风吹拂,黄叶飘落,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南浦白头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在南浦这个地方,诗人白发苍苍,独自吟叹,将自己的衰老和孤独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更显哀伤。“十载江湖客,茫茫迟暮心”:最后两句,诗人感慨自己已经做了十年的江湖漂泊客,“茫茫迟暮心”,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迟暮之年,却依然漂泊不定,没有归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悲叹和对未来的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奉寄别马巴州(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

下一篇:唐·杜甫《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