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xiá
yún
xíng
qīng
xiǎo
yān
xiāng
péi
huí
fēng
chuī
cāng
jiāng
shù
shí
lái
shēng
hán
yīn
yīn
jiān
chū
léi
bái
biàn
hòu
zhū
yán
ān
zài
zāi
gāo
niǎo
shī
湿
xià
rén
mén
wèi
kāi
chǔ
gōng
jiǔ
miè
yōu
pèi
wèi
shuí
āi
shì
chén
shū
wáng
mèng
yǒu
guàn
cái
míng
míng
cuì
lóng
jià
duō
shān
tái

译文

三峡的云在清晨飘动,云雾缭绕徘徊。风轻轻吹拂着长江两岸的树木,雨洒落在陡峭的石壁上。雨后生出阵阵寒凉的余寒,同时传来从山中隐隐而出的雷声。山谷中的天气因雨而改变,炎热的天气在哪里呢?高空的鸟儿因羽毛被雨打湿而无法降落,居民们的家门没有打开。楚国的宫殿早已消失,那精美的玉佩又为谁而哀伤呢?侍臣书写楚王梦神女之事,所写赋文展现出冠绝古今的才华。在这昏暗的雨幕中,仿佛看到穆天子驾乘翠龙,大多是从巫山的高台而来。

逐句剖析

"峡云行清晓":三峡的云在清晨飘动,

"烟雾相裴回":云雾缭绕徘徊。

# 裴回:同“徘徊”。

"风吹苍江树":风轻轻吹拂着长江两岸的树木,

# 树:一作去。

"雨洒石壁来":雨洒落在陡峭的石壁上。

"凄凄生余寒":雨后生出阵阵寒凉的余寒,

"殷殷兼出雷":同时传来从山中隐隐而出的雷声。

# 出:一作山。,殷殷:雷声。

"白谷变气候":山谷中的天气因雨而改变,

"朱炎安在哉":炎热的天气在哪里呢?

"高鸟湿不下":高空的鸟儿因羽毛被雨打湿而无法降落,

"居人门未开":居民们的家门没有打开。

"楚宫久已灭":楚国的宫殿早已消失,

"幽佩为谁哀":那精美的玉佩又为谁而哀伤呢?

# 幽佩:指巫山神女。

"侍臣书王梦":侍臣书写楚王梦神女之事,

# 侍臣:指宋玉。

"赋有冠古才":所写赋文展现出冠绝古今的才华。

"冥冥翠龙驾":在这昏暗的雨幕中,仿佛看到穆天子驾乘翠龙,

# 翠龙:穆天子所乘之马名。

"多自巫山台":大多是从巫山的高台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开篇描绘了清晨峡中云行、烟雾徘徊的景象,接着写风吹江边树木,雨洒石壁的情景,还描写了雨后生出的余寒以及夹杂的雷声,感慨气候因雨而变,夏日的炎热已不复存在。随后通过高鸟因湿而飞不下来、居人因雨而门未开,进一步展现雨时的状态。后半部分由雨联想到楚宫的消逝,感叹幽佩无人可哀,又提及侍臣书写楚王梦的事,联想到穆天子的翠龙驾多来自巫山台。全诗借雨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怀,对往昔人事的惆怅与哀怨之情,以沉郁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六句:“峡云行清晓,烟雾相裴回。风吹苍江树,雨洒石壁来。凄凄生馀寒,殷殷兼出山雷。”描绘了清晨三峡的雨景。峡云在清晨飘动,烟雾缭绕徘徊,风拂过苍江两岸的树木,雨洒落在石壁上。雨后生出阵阵余寒,伴随着隐隐雷声。诗人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生动地描绘出一幅风雨交加、寒意袭人的三峡雨景图,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中间四句:“白谷变气候,朱炎安在哉?高鸟湿不下,居人门未开。”进一步描述雨带来的影响。山谷中的气候因雨而变,炎热的天气已不复存在。高空中的鸟儿因羽毛被雨打湿而无法降落,居民们也因雨紧闭家门。通过描写鸟和人的状态,侧面烘托出雨势的持续和强劲,同时暗示了雨对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改变。后六句:“楚宫久已灭,幽佩为谁哀。侍臣书王梦,赋有冠古才。冥冥翠龙驾,多自巫山台。”由眼前的雨景联想到历史。曾经的楚宫早已消失,那精美的玉佩又为谁而哀伤呢?当年侍臣书写楚王梦的赋,展现出冠绝古今的才华。而如今,在这冥冥雨幕中,仿佛能看到穆天子驾乘翠龙,多是从巫山台而来。这里借历史典故,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化和才华的追思,使诗歌的主题得到深化,从单纯的雨景描写上升到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下一篇:唐·杜甫《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