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寒鸥戏":江边水滨的寒鸥在嬉戏,
# 江浦寒鸥戏:《南越志》:江鸥,一名海鸥,在涨海中,颇知风云,若群飞至岸必风,渡海者以此为候。江浦:江边。戏:嬉戏,指鸥在空中飞舞。
"无他亦自饶":没有其他事物打扰,自身也过得十分悠闲自在。
# 自饶:指鸥的悠然与闲适。
"却思翻玉羽":却想起它们翻动着洁白如玉的羽翼,
# 玉羽:白羽也。《舞鹤赋》:“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
"随意点春苗":随意地在春天的田苗上停歇点缀。
# 春苗:青苗陂,在瞿塘峡东,作蓄水溉田之用。杜甫《夔州歌》:“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点:掠过。,随意:任情、任意。
"雪暗还须浴":雪天昏暗还要洗浴,
# 浴:指鸥在水上漂浮。一作落。,雪暗:因下雪而天空昏暗。
"风生一任飘":风起时就任凭飘摇。
"几群沧海上":几群在苍茫大海上,
# 沧海:这里指江水。
"清影日萧萧":清高洁白的身影终日萧萧。
# 萧萧:闲暇之意。,日:日日。,清影:清高洁白的身影。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江边白鸥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凸显了鸥鸟不畏风雪、随遇而安的坚韧精神,暗含了诗人对自身漂泊命运的坦然,体现了杜甫晚年漂泊中仍保持的豁达与坚守。
2. 写作手法
象征:“江浦寒鸥戏”点出江浦之上寒鸥嬉戏的场景,借助白鸥的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白鸥这一形象与杜甫早年名句“白鸥没浩荡”所表达的孤傲精神一脉相承,成为贯穿诗人一生创作的精神象征。
3. 分段赏析
首联“江浦寒鸥戏,无他亦自饶”开篇点出江浦之上寒鸥嬉戏的场景,“无他亦自饶”一句,写寒鸥无需凭借外物,自有其丰足自在之态,既勾勒出寒鸥的闲适,也暗含对其不依赖外物、自足自适品性的初赞。颔联“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转向寒鸥的动态描绘:回想它翻动洁白羽翼的轻盈,看它随意点掠春苗的自在,“翻玉羽”“点春苗”的细节,既展现寒鸥的灵动之姿,又强化了其无拘无束的特质,字里行间满是对这种自由状态的欣赏。颈联“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进一步写寒鸥顺应自然的生存状态:即便雪色昏暗,它仍从容沐浴(或在雪中起落);风起时,便任凭身形随风飘翔,不抗拒、不挣扎,尽显顺应自然的从容,更添对其超然心态的推崇。尾联“几群沧海上,清影日萧萧”将视野拉向更辽阔的沧海,写几群寒鸥在海上栖息,清影在日复一日中透着萧疏孤高。“萧萧”一词既状寒鸥身影的清寂,也暗蕴诗人观此景时的复杂心绪——在对寒鸥孤高自在的赞叹中,隐约藏着一丝对这种寂寥状态的怅惘,使情感更显幽微深沉。
上一篇:唐·杜甫《送王十六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