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ě
yōu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jiǎn
sàn
tóng
zhōu
nán
gòng
xiàng
lái
yún
tāo
pán
zhòng
xiā
kēng
piē
yǎn
guò
fēi
běn
shī
shùn
jiān
zhì
yuǎn
kǒng
bǎi
shì
ān
wēi
fēn
míng
nǎng
xián
shù
guǎng
广
quán
quán

译文

减少自己船上的口粮,分发给同船的人,因为深知前路艰难,便想着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回想一路走来,那汹涌的云涛环绕,众人的力量实在是不容小觑啊。那可怕的深坑般的险境,眨眼间就从旁边过去了,飞速划动的船桨啊,就如同没有根基一样(随波逐流,难以把控)。得与失往往就在一瞬间,想要到达远方,就应该害怕拘泥于眼前的得失啊。经过百般思考,审视安危的关键所在,这分明就是从前贤能之人的策略啊。这样的道理希望能够广泛传播,我满怀诚意地期望大家不要丢弃它。

逐句剖析

"减米散同舟":减少自己船上的口粮,分发给同船的人,

# 散同舟:分予同舟之人。,减米:减餐。

"路难思共济":因为深知前路艰难,便想着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 共济:“同舟共济”之略词。济,原为“渡越”之意,此处作互助以度困难解。,路难:世路艰难。

"向来云涛盘":回想一路走来,那汹涌的云涛环绕,

# 云涛盘:险滩处波浪汹涌,有如云涛盘转。,向来:犹“适绕”。事后追叙之词。

"众力亦不细":众人的力量实在是不容小觑啊。

"呀坑瞥眼过":那可怕的深坑般的险境,眨眼间就从旁边过去了,

# 呀坑:一作帆,一作吭。梦弼曰:“呀坑乃滩口也。”赵曰:“淤坑如口之呀开也。”

"飞橹本无蒂":飞速划动的船桨啊,就如同没有根基一样(随波逐流,难以把控)。

# 飞橹:形容船行急速。

"得失瞬息间":得与失往往就在一瞬间,

# 得失:指生死。

"致远宜恐泥":想要到达远方,就应该害怕拘泥于眼前的得失啊。

"百虑视安危":经过百般思考,审视安危的关键所在,

# 视安危:视安若危,即“居安思危”之意。,百虑:喻考虑周详。

"分明曩贤计":这分明就是从前贤能之人的策略啊。

# 曩贤:前贤,言前贤均主张“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兹理庶可广":这样的道理希望能够广泛传播,

# 庶可广:差堪推广。

"拳拳期勿替":我满怀诚意地期望大家不要丢弃它。

# 替:废弃。期勿替,希望永不坠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解忧》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行船为喻,上片描写了在艰难路途中的互助精神,展现了众人共同奋斗的力量;下片通过“得失瞬息间,致远宜恐泥”等句,深刻反思了人生得失无常的哲理,并强调了面对安危时需深思熟虑的智慧。全诗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怀与对未来的励志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是杜甫从岳州前往潭州途中所作。当时,杜甫正身处漂泊困顿之中,旅途的艰险与人生的起伏让他对世事有了更深的思考。在行船的过程中,他目睹了同舟共济的场景,联想到人生的得失与安危,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感怀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向来云涛盘”描绘了曾经经历的云涛翻滚之景,既是实写行船途中的自然景象,又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借此抒发对前路坎坷的感慨以及对克服困难的思考。托物言志:以“飞橹本无蒂”来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以及得失的无常,借橹这一事物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感悟,传递出应豁达看待得失的思想。

2. 分段赏析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诗人开篇写在艰难的行船途中,自己减少口粮分给同舟的人,因为深知路途艰难,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渡过难关。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主动担当、团结众人的精神,同时也为后文的感慨做了铺垫。“向来云涛盘,众力亦不细”:回顾一路走来,云涛翻滚,水路艰难险阻,而依靠众人的力量才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前行,可见众人力量的强大。此句既写出了旅途的艰险,也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与上句“路难思共济”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呀坑瞥眼过,飞橹本无蒂”:“呀坑”描绘了船行过程中遇到的险滩沟壑,“瞥眼过”说明船行速度之快,也暗示了危险转瞬即逝。“飞橹本无蒂”则以橹为喻,说它就像没有根基一样,暗示人生的漂泊不定和世事的无常,在这艰难的行途中,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得失瞬息间,致远宜恐泥”:诗人由行船的经历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得失往往在一瞬间,想要到达远方,就不能拘泥于一时的得失。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清醒认识和豁达态度。“百虑视安危,分明曩贤计”:面对各种困难和危险,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分明是以前贤能之人的计策。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认可和借鉴,同时也暗示自己在困境中会运用智慧去应对,展现了诗人的理性和成熟。“兹理庶可广,拳拳期勿替”:诗人希望这样的道理能够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运用,真诚地期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期望和呼吁,体现了他的胸怀和责任感,希望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团结协作、不拘得失,运用智慧去战胜困难,使这种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别董颋》

下一篇:唐·杜甫《得家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