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宿
qiǎn
xìng
fèng
chéng
qún
gō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dùn
réng
duō
bìng
féng
yíng
yuǎn
ěr
lóng
huà
duǎn
shèng
guó
suī
qín
yán
tiān
jìng
qiǎn
xiǎo
jiāng
hái
làng
ruò
lǎn
qiě
cháng
guī
fēi
guān
běi
xíng
zhōu
què
xiàng
西
nián
piāo
hèn
jīn
luàn
tóng
zhì
pín
shū
zhá
pán
cān
sǎn
xíng
dào
zhí
nán
gāo
zhěn
fān
xīng
yuè
yán
chéng
dié
fēng
háo
wén
bào
shuǐ
宿
bàn
xiàn
jīng
wǎng
tóng
rén
jiě
xié
cuō
tuó
cháng
fàn
zhǎn
zhuǎn
míng
liǎn
yīn
yīn
táo
jiù
fèi
qīng
zhī
mén
lán
suì
jiān
shāng
gān
jiàn
shuí
mǐn
qiǎng
yōu
hǎi
néng
diào
yún
yǒu
xūn
yōng
shù
duān
zèng
qūn
yīng
zhǐ
dēng
qiáo
zhù
dān
xīn
lǎo
wèi
zhé
shí
fǎng
访
líng

译文

我本就愚钝,又常年多病,应酬交往常迷茫无措。耳朵聋了,与人交流只能靠写字,头发稀疏得经不起木梳梳理。水乡虽常常下雨,炎热的天气里却终究泥泞不深。小小的江面上依然积着浪涛,纤弱的缆绳姑且系在长长的堤坝上。归乡的路本不关涉北方,行船却偏偏向西而去。晚年漂泊的憾恨,在今夜这乱世流离中化作声声悲啼。孩童们频频寄来书信,可盘中的饭食哪里会掺杂着藜草。我为何会走到这般境地,世间万物的道理实在难以齐同。高枕而卧时,仿佛星月都在眼前翻转,严密的城郭中,更鼓声层层叠叠。风声呼啸,如同虎豹在咆哮,夜宿水边,与野鸭、鸥鸟相伴。在异乡奔走,常常空自往返,与志同道合的人分别,更让人惋惜不已。岁月蹉跎,我像水鸟般长久漂泊,辗转难眠,屡屡听着鸡鸣报晓。而你们是像瑚琏般端庄可贵的人才,如桃李树下的小径般受人仰慕。希望你们的余荫能救助像我这样干涸的人,可我却苦于却苦于行囊单薄,白白耗费时日。你们拄着拐杖在幽深的门庭中闲步,乘坐轿子时如同羽翼低飞。我自伤甘愿做卑贱的差役,又有谁会怜悯我勉强过隐居般的生活。大海之中怎会没有垂钓的机会,浮云之上也该有可攀的梯子。总想建立功勋业绩,是说或沉默,能从神情看出苗头。古人有赠粟救济的善举,也想像司马相如那样在桥柱上题字明志。一颗赤诚之心到老也不会屈服,时常向往着寻访那桃花源般的安宁之地。

逐句剖析

"鲁钝仍多病":我本就愚钝,又常年多病,

# 仍:一作乃。

"逢迎远复迷":应酬交往常迷茫无措。

"耳聋须画字":耳朵聋了,与人交流只能靠写字,

"发短不胜篦":头发稀疏得经不起木梳梳理。

"泽国虽勤雨":水乡虽常常下雨,

"炎天竟浅泥":炎热的天气里却终究泥泞不深。

"小江还积浪":小小的江面上依然积着浪涛,

"弱缆且长堤":纤弱的缆绳姑且系在长长的堤坝上。

"归路非关北":归乡的路本不关涉北方,

"行舟却向西":行船却偏偏向西而去。

"暮年漂泊恨":晚年漂泊的憾恨,

"今夕乱离啼":在今夜这乱世流离中化作声声悲啼。

# 今夕:一作久客。

"童稚频书札":孩童们频频寄来书信,

"盘餐讵糁藜":可盘中的饭食哪里会掺杂着藜草。

# 讵:一作具。

"我行何到此":我为何会走到这般境地,

"物理直难齐":世间万物的道理实在难以齐同。

"高枕翻星月":高枕而卧时,仿佛星月都在眼前翻转,

"严城叠鼓鞞":严密的城郭中,更鼓声层层叠叠。

# 鞞:一作鼙。

"风号闻虎豹":风声呼啸,如同虎豹在咆哮,

"水宿伴凫鹥":夜宿水边,与野鸭、鸥鸟相伴。

"异县惊虚往":在异乡奔走,常常空自往返,

"同人惜解携":与志同道合的人分别,更让人惋惜不已。

"蹉跎长泛鹢":岁月蹉跎,我像水鸟般长久漂泊,

"展转屡鸣鸡":辗转难眠,屡屡听着鸡鸣报晓。

"嶷嶷瑚琏器":而你们是像瑚琏般端庄可贵的人才,

"阴阴桃李蹊":如桃李树下的小径般受人仰慕。

"余波期救涸":希望你们的余荫能救助像我这样干涸的人,

"费日苦轻赍":可我却苦于却苦于行囊单薄,白白耗费时日。

"支策门阑邃":你们拄着拐杖在幽深的门庭中闲步,

# 支:一作杖。

"肩舆羽翮低":乘坐轿子时如同羽翼低飞。

"自伤甘贱役":我自伤甘愿做卑贱的差役,

"谁愍强幽栖":又有谁会怜悯我勉强过隐居般的生活。

# 愍:一作悯。

"巨海能无钓":大海之中怎会没有垂钓的机会,

"浮云亦有梯":浮云之上也该有可攀的梯子。

"勋庸思树立":总想建立功勋业绩,

"语默可端倪":是说或沉默,能从神情看出苗头。

"赠粟囷应指":古人有赠粟救济的善举,

"登桥柱必题":也想像司马相如那样在桥柱上题字明志。

"丹心老未折":一颗赤诚之心到老也不会屈服,

"时访武陵溪":时常向往着寻访那桃花源般的安宁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在西南漂泊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融入了诗人自身困顿的处境,抒发了乱世中流离失所的悲怆情感。全诗交织着“泽国虽勤雨”“暮年漂泊恨”等自然意象和“耳聋须画字”等生活细节,刻画了诗人辗转漂泊的艰难历程,借“我行何到此”的诘问抒发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又以“丹心老未折”含蓄表达未泯灭的济世志向。诗歌语言深沉凝练,采用排律的体式,通过舟中居住的场景与典故相互映衬,展现出杜甫晚年诗歌忧愤深广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大历三年(768年)的冬季,当时杜甫带着家人乘坐船只,暂时停留在江陵的港口一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抒情诗。借泽国雨景、舟居生活细节与内心追问,写出了诗人乱世漂泊的艰辛悲怆与未泯的济世丹心。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以耳聋需写字交流、头发稀疏难梳理的日常细节,具象化展现诗人晚年身体衰老与生活困顿,细节真实可感,凸显漂泊中的艰辛。反问:“我行何到此”以诘问直击内心,将命运无常的迷茫与漂泊的无奈化作强烈叩问,强化情感表现力,让悲怆之感更显深沉。意象组合:“泽国勤雨”“小江积浪”等自然意象,与“暮年漂泊恨”的情感意象交织,勾勒出风雨漂泊的环境与内心悲苦,凸显乱世流离之痛。情景交融:“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鞞”,以舟中高枕所见星月翻转之景,交融耳畔严城叠鼓之声,将夜宿舟中的孤寂与环境的萧瑟融为一体,景中含情,情随景生,凸显漂泊中的凄清心境。互文:“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运用互文,“瑚琏器”与“桃李蹊”相互映衬,既赞友人如瑚琏般有才,又表其如桃李树下小路,因贤能而受仰慕,表意更丰富。用典:“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巧用“指囷”(鲁肃指粮仓助周瑜)、“题柱”(司马相如题桥明志)典故。前者原意是助人解困,诗中借表盼获援助;后者原是立大志,诗里用来寄寓济世抱负,以典含蓄达情。“一钓饱千里”化用任公子“一钓而连六鳌,使千里之地皆得温饱”典故,原指大钓术、大作为,诗人借此暗寓自己渴望有经世济民、解决困顿的大能力,以典表意,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迷。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四句开篇直写自身困境,满是衰病的无奈。“鲁钝”“多病”自道资质与身体的衰颓,“逢迎远复迷”写出在异乡应酬的迷茫;“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则以细节刻画衰老,耳聋需靠写字交流,头发稀疏难以梳理,直白的描写中透着对时光流逝的叹惋。“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小江还积浪,弱缆且长堤”四句转写水宿环境的艰难,暗含漂泊的不安。水乡虽多雨却只积浅泥,看似平静却暗藏风险;“小江还积浪”写出江面风浪未停,“弱缆且长堤”则写单薄的船缆只能暂且系在长堤,“弱”字既写缆绳脆弱,也暗示处境的不稳,满是旅途的谨慎与忧虑。“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四句写行程的迷茫与内心的悲苦,情感愈发深沉。归途并非向北,行船却偏向西,道路的偏离暗喻人生的失序;“暮年漂泊恨”直抒暮年漂泊的遗憾,“今夕乱离啼”则将悲苦聚焦当下,乱世中的啼哭尽显对动荡时局的痛心与无助。“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四句由家事引发对命运的感慨,充满无奈的追问。孩童频频寄来书信,饮食虽未到掺野菜的地步,却也难称富足;“我行何到此”自问为何漂泊至此,“物理直难齐”则感叹世事无常、命运难以预料,将个人遭遇与人生哲理相联系。“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鞞。风号闻虎豹,水宿伴凫鹥”四句描绘水宿夜景,以景衬情。高枕而卧时见星月轮转,城中传来阵阵鼓声,夜色中的声响更显寂静;“风号闻虎豹”以风声如虎豹咆哮写环境的险恶,“水宿伴凫鹥”则写与水鸟相伴而眠的孤寂,动静相衬,尽显漂泊的凄凉。“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蹉跎长泛鹢,展转屡鸣鸡”四句写异乡漂泊的失落与时光的流逝。在异乡空自奔波令人心惊,与友人分别更添惋惜;“蹉跎长泛鹢”写长期乘船漂泊虚度光阴,“展转屡鸣鸡”则以夜不能寐、听鸡报晓写内心的焦虑,“屡鸣鸡”凸显辗转难眠的漫长。“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余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赍”四句提及友人与期望,暗含对相助的期盼。“瑚琏器”赞友人如珍贵礼器般有才德,“桃李蹊”喻其德名远扬;“余波期救涸”盼友人能如余波般救助困境中的自己,“费日苦轻赍”则写长期漂泊中资财匮乏的艰难,情感恳切。“支策门阑邃,肩舆羽翮低。自伤甘贱役,谁愍强幽栖”四句写行动的不便与内心的自伤,满是卑微与孤独。拄杖站立在深邃门庭,乘坐肩舆时似羽翼低垂,尽显身体的衰颓;“自伤甘贱役”悲叹自己甘愿做卑微差使,“谁愍强幽栖”反问谁会怜惜自己勉强隐居的处境,道尽无人理解的凄凉。“巨海能无钓,浮云亦有梯。勋庸思树立,语默可端倪”四句重拾壮志,在困顿中见豪情。“巨海能无钓”“浮云亦有梯”以比喻表明虽处困境仍有希望,暗喻有才者终会被发现;“勋庸思树立”直抒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愿,“语默可端倪”则说自己的心意在言行中可见,尽显老而弥坚的志向。“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四句以典故与心志收束,情感真挚而坚定。“赠粟”“题柱”用典故表达对相助的期盼与建功的决心;“丹心老未折”直言到老不变的赤诚之心,“时访武陵溪”则以桃花源寄托对安宁的向往,在悲苦中保留着对美好与希望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黄鱼》

下一篇:唐·杜甫《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