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wéi
shí
liù
píng
shì
chōng
tóng
jùn
fáng
pàn
guā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zéi
zhōng
shí
qián
tóng
yóu
jīn
guī
xíng
zài
suǒ
wáng
shì
yǒu
liú
bīng
jiān
zhǔ
yōu
liáng
chóu
suī
gàn
xiǎo
lǎo
héng
jiǔ
zhōu
tǐng
shēn
jiān
nán
zhāng
shì
kòu
chóu
cháo
tíng
zhuàng
jié
fèng
zhào
lìng
cān
móu
luán
zhù
fèng
xiáng
tóng
wéi
yān
hóu
西
è
ruò
shuǐ
dào
nán
zhèn
hǎn
zōu
bāng
chéng
píng
piào
jié
suǒ
xiū
kuàng
nǎi
wèi
miè
kòng
dài
mǎng
yōu
yōu
zhōng
wéi
shǐ
使
jūn
dào
shì
huái
怀
róu
lìng
zhí
cái
jùn
mào
èr
měi
yòu
qiú
shòu
tài
bái
jiǎo
zǒu
qiú
chí
tóu
shā
liè
yīn
xuě
yún
chóu
qiāng
​​fǔ
háo
zhū
xuē
qiāng
ér
qīng
qiú
chuī
jiǎo
xiàng
yuè
cāng
shān
jīng
pèi
chóu
niǎo
jīng
chū
shù
lóng
lǎo
qiū
lái
rén
jìng
jīn
dài
héng
máo
shāng
zāi
wén
shì
fèn
chí
lín
qiū
zhōng
yuán
zhèng
dòu
hòu
huì
yuán
yóu
bǎi
nián
mìng
dìng
liào
chén
qiě
liàn
liáng
yǒu
shǒu
dào
zhōu
lùn
bīng
yuǎn
jìng
zòng
míng
sōu
shī
xiù
zhá
hàn
shí
xiāng
tóu

译文

从前陷身叛军之中时,我曾悄悄和你一同相伴。如今回到朝廷所在之地,因朝廷公务却要分别去留。身处兵马纷乱的环境中,君主正忧虑,急需好的计谋。你虽然身材不算高大,胸怀气魄却能横贯天下。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睁大眼睛正视敌寇。朝廷赞赏你的忠勇气节,下旨任命你担任参谋。皇帝的车驾停驻在凤翔,同谷郡就像咽喉般关键。西边控制着弱水的通道,南边镇守着枹罕一带的区域。这地方太平的时候,抢劫掠夺连官吏都觉得羞耻。何况胡寇还没有消灭,管辖的区域辽阔又动荡。郡府里的韦使君,治国之道足以安抚百姓。你的侄子才华出众,有这样两位贤才还求什么呢。在太白山脚接受任命,就骑马奔赴仇池山一带。古老土地上沙土干裂,阴云堆积,积雪厚重。羌族老人穿着豪猪皮靴,羌族少年穿着青兕皮袍。朝着月窟方向吹响号角,苍翠山间的旌旗也似带愁绪。鸟儿从枯树上惊飞,蛟龙似发怒掀起古老水潭。自古是少有人烟的地方,如今却遍地横着兵器。可叹这些文人儒士,因激愤而在山林间奔走。中原此刻还在战乱纷争,日后相见又有什么机会呢。人生百年的命运早已注定,谁能料到这般沉浮起落。暂且留恋着好友,握手在路边慢慢漫步。谈论军事时远处山谷似显清净,也能尽情探寻幽深思绪。写诗能得优美句子,也会时常寄书信相互问候。

逐句剖析

"昔没贼中时":从前陷身叛军之中时,

"潜与子同游":我曾悄悄和你一同相伴。

"今归行在所":如今回到朝廷所在之地,

# 行在所:帝王出行时暂住之处。此指凤翔。

"王事有去留":因朝廷公务却要分别去留。

# 王事:为君王服劳的事。即公事。

"逼侧兵马间":身处兵马纷乱的环境中,

# 逼侧:迫近。

"主忧急良筹":君主正忧虑,急需好的计谋。

# 良筹:良策。

"子虽躯干小":你虽然身材不算高大,

# 躯干小:身材矮小。

"老气横九州":胸怀气魄却能横贯天下。

# 老气:老练的气派。老,全唐诗校:“一作志。”

"挺身艰难际":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张目视寇雠":睁大眼睛正视敌寇。

# 寇雠:仇敌。指安史叛军。

"朝廷壮其节":朝廷赞赏你的忠勇气节,

"奉诏令参谋":下旨任命你担任参谋。

# 参谋:参与策划。

"銮舆驻凤翔":皇帝的车驾停驻在凤翔,

# 銮舆:天子车驾。代指天子。

"同谷为咽喉":同谷郡就像咽喉般关键。

# 咽喉:喻扼要之地。

"西扼弱水道":西边控制着弱水的通道,

# 弱水:《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即今甘肃张掖河,俗称黑河。发源祁连山下,经张掖流向西北。

"南镇枹罕陬":南边镇守着枹罕一带的区域。

# 陬:角落。,枹罕:一作氐羌。唐县名,河州治所。故治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北。

"此邦承平日":这地方太平的时候,

# 承平:太平,治平相承。,此邦:指同谷。

"剽劫吏所羞":抢劫掠夺连官吏都觉得羞耻。

# 羞:羞愧。,劫:抢劫。

"况乃胡未灭":何况胡寇还没有消灭,

# 胡:指吐蕃,亦兼指安史叛军。

"控带莽悠悠":管辖的区域辽阔又动荡。

# 悠悠:遥远貌。,控带:犹引带。

"府中韦使君":郡府里的韦使君,

# 韦使君:同谷防御史,韦十六之叔。

"道足示怀柔":治国之道足以安抚百姓。

# 怀柔:招来安抚。

"令侄才俊茂":你的侄子才华出众,

# 令侄:对别人侄子的敬称。指韦十六。

"二美又何求":有这样两位贤才还求什么呢。

# 二美:指韦使君叔侄二人。

"受词太白脚":在太白山脚接受任命,

# 太白:山名,为秦岭主峰,在陕西周至县西南。

"走马仇池头":就骑马奔赴仇池山一带。

# 仇池:山名,在甘肃成县西,一名瞿堆。辛氏《三秦记》云本名仇维,其上有池,故名。

"古色沙土裂":古老土地上沙土干裂,

# 色:全唐诗校:“一作邑。”

"积阴雪云稠":阴云堆积,积雪厚重。

# 积阴雪云稠:一作“积雪阴云稠。”雪云:全唐诗校:“一作霜雪。”

"羌父豪猪靴":羌族老人穿着豪猪皮靴,

# 靴:全唐诗校:“一作帽。”,豪猪:也称箭猪,全身生棘毛,长而硬,尖如针。

"羌儿青兕裘":羌族少年穿着青兕皮袍。

# 羌儿青兕裘:一作“汉兵黑貂裘。”青兕:兽名。《说文解字》卷九:’“兕如野牛而青。”

"吹角向月窟":朝着月窟方向吹响号角,

# 月窟:古以月的归宿处在西方,因借指极西之地。

"苍山旌旆愁":苍翠山间的旌旗也似带愁绪。

# 旌旆愁:族旗似带愁惨之容。

"鸟惊出死树":鸟儿从枯树上惊飞,

# 鸟惊:以见兵马之多。

"龙怒拔老湫":蛟龙似发怒掀起古老水潭。

# 龙怒:以见兵马之多。

"古来无人境":自古是少有人烟的地方,

"今代横戈矛":如今却遍地横着兵器。

"伤哉文儒士":可叹这些文人儒士,

# 文儒:温文儒雅。

"愤激驰林丘":因激愤而在山林间奔走。

"中原正格斗":中原此刻还在战乱纷争,

# 格斗:指唐军与安史叛军的战争。

"后会何缘由":日后相见又有什么机会呢。

"百年赋命定":人生百年的命运早已注定,

# 百年:一生。

"岂料沉与浮":谁能料到这般沉浮起落。

"且复恋良友":暂且留恋着好友,

"握手步道周":握手在路边慢慢漫步。

# 道周:道边。

"论兵远壑净":谈论军事时远处山谷似显清净,

# 远壑净:喻边疆清静太平。净,全唐诗校:“一作静。”,论兵:用兵。

"亦可纵冥搜":也能尽情探寻幽深思绪。

# 冥搜:探访幽远之处。

"题诗得秀句":写诗能得优美句子,

"札翰时相投":也会时常寄书信相互问候。

# 相投:互寄。,札翰:书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杜甫回忆了自己和韦十六曾经一起经历患难的过往,通过“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雠”等句,生动刻画了韦十六忠诚勇敢的形象。同时,诗里用“西扼弱水道,南镇枹罕陬”等描写地理环境,突出了同谷郡作为军事要地、像咽喉一样重要的战略位置;又融入了羌族百姓的服饰、边疆地区的风光景物等内容,展现出战乱时期的景象。结尾,杜甫用“鸟惊出死树,龙怒拔老湫”的描写,反映出当时动荡不安的局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的作者是杜甫,这首诗被收录在《全唐诗》的第217卷第10首。杜甫创作此诗的时间是至德二载(757年),创作地点则在凤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借安史之乱背景,写诗人送别友人韦十六赴任,既刻画韦十六的忠勇与同谷郡的军事地位,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离别不舍及对乱世的忧愁。

2. 分段赏析

“昔没贼中时,潜与子同游”,这两句开篇便转入回忆,交代诗人与韦十六曾在战乱期间一同避祸同行的过往。“没贼中”直接点出安史之乱的动荡背景,“潜字悄悄透出当时局势的紧张,两人只能隐秘相伴,不敢声张,也为后文展现两人深厚友情埋下伏笔。“今归行在所,王事有去留”,诗句从回忆拉回当下,写如今诗人与韦十六虽都回到朝廷所在之地,却因朝廷公务不得不面临分离。“王事”二字明确离别并非出于私人意愿,而是为了公事,让这场离别多了一份庄重,也自然引出下文韦十六即将赴任的内容。“逼侧兵马间,主忧急良筹”,描绘出当时身处战乱、兵马纷扰的环境,朝廷正为战事忧心,迫切需要能出谋划策的人才。这两句既交代了韦十六赴任的时代背景,凸显国家危难之际对人才的需求,也暗示韦十六此次任职责任重大,为后文赞美他的品格与能力做了铺垫。“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以鲜明的对比刻画韦十六的形象。“躯干小”是说他身材不算魁梧,外表看似普通;“老气横九州”却笔锋一转,突出他胸怀宽广、气魄能横贯天下的内在特质。这种反差让韦十六的形象更鲜活立体,也满含诗人对他内在品格的认可。“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雠”,聚焦韦十六的行动与神态,写他在危难时刻能勇敢站出来,眼神坚定地正视敌寇。“挺身”二字展现他的无畏勇气,“张目”刻画他面对敌人时的果敢态度,简单两句就勾勒出韦十六在战乱中忠诚勇毅的模样,传递出诗人的敬佩之情。“朝廷壮其节,奉诏令参谋”,承接前文对韦十六的赞美,写朝廷也赏识他的忠勇气节,特意下旨任命他担任参谋一职。这不仅印证了前文韦十六的品格与能力得到认可,也说明他此次赴任是朝廷的信任与托付,让人物形象更具分量。“銮舆驻凤翔,同谷为咽喉”,点明当时皇帝的车驾停驻在凤翔,而同谷郡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就像咽喉一样关键。这两句既交代了同谷郡的战略地位,也暗示韦十六前往此地任职肩负的重任,进一步凸显此次赴任的重要性。“西扼弱水道,南镇枹罕陬”,具体描写同谷郡的地理优势,西边能控制弱水的通道,南边可镇守枹罕一带的区域。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具体刻画,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同谷郡为何是军事要地,也从侧面烘托韦十六赴任任务的关键。“此邦承平日,剽劫吏所羞”,先写同谷郡在太平时期,抢劫掠夺这类事连官吏都觉得羞耻。用太平时期的安稳与后文战乱中的动荡形成对比,为下文描写战乱带来的变化做铺垫,也让局势的动荡更具冲击力。“况乃胡未灭,控带莽悠悠”,笔锋一转,写如今胡寇还没消灭,同谷郡管辖的区域辽阔,局势仍不稳定。这两句既点明当前战乱未平的现状,也暗示韦十六到任后需要应对的挑战,让整个赴任的背景更显沉重。“府中韦使君,道足示怀柔”,介绍同谷郡府中有韦使君,他的治国之道足以对当地百姓展现安抚的政策。这既说明同谷郡有贤能官员治理,也让韦十六的赴任多了一份保障,暗示他到任后能与韦使君相辅相成。“令侄才俊茂,二美又何求”,称赞韦使君的侄子(此处指韦十六)才华出众、品性优秀,有这样贤能的官员与才俊共事,同谷郡的治理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通过侧面赞美,进一步凸显韦十六的才俊,也表达对他赴任后工作的期待。“受词太白脚,走马仇池头”,写韦十六从太白山脚接受朝廷的任命,便骑马奔赴仇池头。“受词”交代他出发的缘由,“走马”展现他奔赴任所的急切与干练,让人物形象多了一份行动力,也传递出他对职责的重视。“古色沙土裂,积阴雪云稠”,描写韦十六赴任途中的景象,古老的土地上沙土干裂,天空中阴云密布,积雪厚重。通过对萧瑟环境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荒凉、寒冷的氛围,暗示赴任路途的艰辛,也烘托出乱世中的悲凉感。“羌父豪猪靴,羌儿青兕裘”,描写当地羌族老人穿着豪猪皮做的靴子,羌族少年穿着青兕皮做的皮衣。通过对当地人物服饰的细节描写,展现出边地的风土人情,让场景更具真实感,也从侧面体现同谷郡地处边地的特点。“吹角向月窟,苍山旌旆愁”,写边地的号角声朝着月窟方向吹响,苍翠的山间,旌旗仿佛也带着忧愁。“吹角”烘托出军事氛围的紧张,“旌旆愁”则用拟人的手法,将山间旌旗赋予人的愁绪,营造出悲凉、肃穆的氛围,暗合战乱中的压抑。“鸟惊出死树,龙怒拔老湫”,继续描写边地的景象,鸟儿从枯死的树上惊飞,仿佛蛟龙发怒般掀起古老水潭的波澜。“鸟惊”写出环境的惊扰不安,“龙怒”则用夸张的手法强化动荡的氛围,让边地的险恶与混乱更具象,也暗示战乱带来的破坏。“古来无人境,今代横戈矛”,写同谷郡一带自古是少有人烟的地方,如今却遍地都是兵器。通过古今对比,突出战乱让原本偏僻安宁的地方变得充满战火,直观展现战乱对边地的影响,也让局势的动荡更触目惊心。“伤哉文儒士,愤激驰林丘”,感叹如今连文人儒士都因战乱激愤,被迫奔走在山林之间。这既写出战乱对文人的影响,也从侧面反映局势的混乱,让整个时代的悲凉感更浓厚,也暗含诗人对乱世中文人的同情。“中原正格斗,后会何缘由”,写如今中原地区还在战乱纷争,未来与友人再相见的机会不知何时才有。这两句既点明当前中原的战乱现状,也直接抒发离别时的担忧与不舍,将对时局的忧虑与友情的牵挂交织在一起,情感更显深沉。“百年赋命定,岂料沉与浮”,感叹人生百年的命运早已注定,谁能料到如今会经历这样的沉浮起落。这既是诗人对自身与友人经历战乱、命运起伏的感慨,也暗含对乱世中个人命运难以掌控的无奈,情感中带着一丝沧桑。“且复恋良友,握手步道周”,暂时放下对命运的感慨,写此刻只想留恋与好友相处的时光,两人握手在路边漫步。通过“握手”“步道周”的细节,直观展现离别时的不舍,让友情的温暖在乱世的悲凉中更显珍贵。“论兵远壑净,亦可纵冥搜”,写两人在漫步时谈论军事,仿佛远处的山谷都因这番谈论而显得清净;偶尔也能尽情地探寻幽深的思绪。这既展现两人之间有共同的话题,也体现出在离别愁绪中,仍有对国事与思想的交流,让友情更具深度。“题诗得秀句,札翰时相投”,写两人常常写诗得到优美的句子,也会时常寄书信相互问候。这既交代了两人未来保持联系的方式,也暗示这份友情不会因离别而中断,为全诗的离别愁绪增添了一丝慰藉,让情感更显绵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下一篇:唐·杜甫《病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