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i
zhāng
shè
rén
wèi
zhī
chéng
duàn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cóng
西
běi
lái
wèi​​
cuì
zhī
chéng
kāi
jiān
fēng
tāo
yǒng
zhōng
yǒu
diào
wěi
jīng
wēi
luó
shuǐ
suǒ
míng
yún
chōng
jūn
chéng
jūn
zhōng
yàn
róng
kōng
táng
chī
mèi
zǒu
gāo
zhěn
xíng
shén
qīng
lǐng
zhēn
zhòng
fēi
gōng
qīng
liú
zhī
xiáng
shī
zhī
hùn
chái
jīng
shì
dìng
zūn
bēi
zāi
wàn
chéng
jīn
jiàn
lǎo
shù
gèng
yíng
huáng
huáng
zhū
gōng
qǐn
chù
huò
suǒ
yīng
tàn
dāng
gān
shàng
zòng
héng
zhǎng
yǒu
quán
bǐng
féi
qīng
dǐng
yáng
shí
jiāo
guì
yíng
lái
zhèn
jìn
háo
zhí
bīng
jiē
wén
huáng
jīn
duō
zuò
jiàn
huǐ
lìn
shēng
nài
tián
shè
wēng
shòu
hòu
kuàng
qíng
jǐn
jīng
juǎn
huán
shǐ
jué
xīn
píng
zhèn
chén
kuì
gēng

译文

客人从西北方来,赠送给我用翠羽编织而成的锦段。打开封缄时,只见图案如风浪翻涌,其中有摇尾的鲸鱼。蜿蜒曲折地罗列着各种水族生物,细碎微小难以一一命名。客人说这锦段可充当您的褥子,能让您在宴会中始终荣耀。空荡的堂屋中魑魅都会逃走,高枕而卧则身形与精神皆清爽。领受您郑重而珍贵的心意,但只是想到我并非王公贵族。留下它怕招来不祥,使用它又与我这贫寒的居处不相称。服饰决定尊卑贵贱,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则。如今我是个贫贱的老人,身着粗布短衣,更无多余的营求。这等华丽珍贵如龙宫宝物的褥段,睡卧使用恐会招来灾祸。叹息那些当权者,如今战争仍在四处蔓延。他们手握权柄,衣食车马自是奢华轻逸。李鼎命丧岐阳,实在是因骄纵贵盛过度。来瑱被赐自尽而死,因其气焰嚣张,竟敢拥兵自重阻碍政令。都听说他们黄金多有,却坐看悔恨与灾祸滋生。无奈我这乡野老翁,却受了您如此厚重的馈赠之情。我将绘有鲸鱼的锦段卷起归还客人,这才觉得内心平静安和。抖落我粗席上的灰尘,惭愧地请客人享用粗劣的藜羹。

逐句剖析

"客从西北来":客人从西北方来,

# 客从西北来:此二句句法本《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这首诗并不是写给张舍人的,所以称“客”而不称“君”。不直说从长安来,而说从西北来,是不想把话说得太露骨。

"遗我翠织成":赠送给我用翠羽编织而成的锦段。

# 织成:可作名词用,《后汉书》卷四十《舆服志》:“衣裳玉佩备章彩,乘舆,刺史、公,侯,九卿以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云。”又《宋书》卷十八《礼志》:“诸织成衣帽、锦帐、纯金银器、云母从广一寸以上物者,皆为禁物。”,翠:一作“细”。

"开缄风涛涌":打开封缄时,只见图案如风浪翻涌,

# 开缄风涛涌:此四句描写褥上的织纹。胡夏客云:“刘禹锡诗(《历阳书事七十韵》)华茵织斗鲸。知唐时锦样多织鲸也。”

"中有掉尾鲸":其中有摇尾的鲸鱼。

"逶迤罗水族":蜿蜒曲折地罗列着各种水族生物,

"琐细不足名":细碎微小难以一一命名。

# 不足名:不足数。

"客云充君褥":客人说这锦段可充当您的褥子,

# 客云充君褥:此四句转述张舍人赠送褥段的话。充,供也。

"承君终宴荣":能让您在宴会中始终荣耀。

# 承:奉也。

"空堂魑魅走":空荡的堂屋中魑魅都会逃走,

# 空堂魑魅走:醉后高眠,鬼怪见而惊走,形神交泰,岂非宝物?魑魅:一作“魍魉”。

"高枕形神清":高枕而卧则身形与精神皆清爽。

"领客珍重意":领受您郑重而珍贵的心意,

# 领客珍重意:自领客以下至末是杜甫说明不能接受的道理。客意诚可感,但我愧非公卿,留而不用,既怕惹祸,用嘛,又和我这田舍人家不相称。

"顾我非公卿":但只是想到我并非王公贵族。

"留之惧不祥":留下它怕招来不祥,

"施之混柴荆":使用它又与我这贫寒的居处不相称。

# 混:混乱,混淆。

"服饰定尊卑":服饰决定尊卑贵贱,

"大哉万古程":这是万古不变的规则。

# 万古程:不变的法度。

"今我一贱老":如今我是个贫贱的老人,

"裋褐更无营":身着粗布短衣,更无多余的营求。

# 更无营:是说裋褐之外,更无所营求。,褐:贱者所服。,裋:一作“短”。音竖,僮竖所著布衣。

"煌煌珠宫物":这等华丽珍贵如龙宫宝物的褥段,

# 珠宫:犹龙宫。这个褥段一定是宫廷中御用的禁物,故曰珠宫物。封建时代,僭用禁物,是有罪的,所以说“寝处祸所婴”。

"寝处祸所婴":睡卧使用恐会招来灾祸。

# 寝处祸所婴:以上说明于自己身分不合,是不能接受的第一个理由。《说文》:“婴,绕也。”婴:一作“萦”。

"叹息当路子":叹息那些当权者,

# 当路子:当权的人。阮籍诗:“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干戈尚纵横":如今战争仍在四处蔓延。

"掌握有权柄":他们手握权柄,

# 掌握:犹言手中。《论语》:“乘肥马,衣轻裘。”自字含蓄。是说只要有权,便自然而然的一切都有了。

"衣马自肥轻":衣食车马自是奢华轻逸。

# 自:一作“已”。

"李鼎死岐阳":李鼎命丧岐阳,

# 岐阳:即凤翔。,李鼎:李鼎之死,史无明文。按《唐书》卷十《肃宗纪》:“上元元年十二月以羽林军大将军李鼎为凤翔尹,兴、凤、陇等州节度使。……二年二月,党项寇宝鸡,入散关,陷凤州,杀刺史萧曵,凤翔李鼎邀击之。……六月,以凤翔尹李鼎为鄯州刺史,陇右节度、营田等使。”则李鼎盖有军功,其死,必缘恃功骄贵。

"实以骄贵盈":实在是因骄纵贵盛过度。

"来瑱赐自尽":来瑱被赐自尽而死,

# 赐自尽:即赐死。,来瑱:《唐书》卷一百十四《来瑱传》载:瑱慷慨有大志,上元三年(即宝应元年——七六二年)充山南东道节度,裴茙表瑱崛强难制,代宗潜今裴茙图之,瑱擒茙于申口,入朝谢罪。宝应二年(即广德元年——七六三年)正月贬播州县尉。翌日,赐死于鄠县。籍没其家。

"气豪直阻兵":因其气焰嚣张,竟敢拥兵自重阻碍政令。

"皆闻黄金多":都听说他们黄金多有,

# 皆:一作“昔”。

"坐见悔吝生":却坐看悔恨与灾祸滋生。

# 悔吝:犹悔恨。

"奈何田舍翁":无奈我这乡野老翁,

"受此厚贶情":却受了您如此厚重的馈赠之情。

"锦鲸卷还客":我将绘有鲸鱼的锦段卷起归还客人,

# 锦鲸卷还客:末四句总结。“卷还”与前“开缄”相应。

"始觉心和平":这才觉得内心平静安和。

"振我粗席尘":抖落我粗席上的灰尘,

"愧客茹藜羹":惭愧地请客人享用粗劣的藜羹。

# 茹藜羹:“茹藜羹”与前“终宴荣”相应。茹,茹:一作“饭”。食也。藜羹,犹菜汤。对这位太子舍人的厚赐,杜甫是反而白白地赔上了一顿酒饭(杜甫常常赊酒待客,藜羹不过是谦言菜不好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叙写张舍人馈赠华丽织成褥段,杜甫虽领其情谊,却因自身身份与处世原则,最终归还锦褥。诗先描绘织褥的精美,“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尽显其华贵;再借“李鼎”“来瑱”等例,议权贵因财招祸,对比自身“贱老”“裋褐”,凸显诗人对志气的坚守。此诗以叙事铺陈,以议论深化,通过质朴语言与鲜明对比,生动展现杜甫在物质诱惑前不苟且、坚守原则的高尚品格,既能看见杜甫本人的清廉,也含对时世的深刻思考,是杜诗中彰显道德操守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这首诗是杜甫在回成都后所写。当时严武在蜀地穷奢极欲、纵情享乐。杜甫为他的幕僚时,张太子舍人赠送他织成褥段,诗人想通过诗歌暗示劝谏,更是想借严武的例子警示所有位高权重者,于是写下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围绕太子张舍人赠送织成褥段展开叙述,表达了自己对传统礼序的恪守;借李鼎、来瑱的事例,批判权贵掌权却贪图享乐的现实,表达对社会动荡中统治阶层腐败的忧虑,以及自身坚守节操、不慕荣华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开篇“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以夸张之笔描绘织成褥段。“开缄风涛涌”生动展现织品图案的动态感,仿佛风涛在眼前翻涌;“掉尾鲸”等细节刻画,使图案形象鲜明,突出其精美华丽。中间“客云充君褥,承君终宴荣……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写客人称褥段可增宴饮之荣,诗人却因自身“贱老”“裋褐”的贫寒身份,自觉与“煌煌珠宫物”不匹配。“服饰定尊卑”体现其对传统礼序的认同,“贱老”“裋褐”与“煌煌珠宫物”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内心接受与恪守礼序的矛盾。“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坐见悔吝生”,诗人由个人处境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当权者在干戈纵横之际仍贪图“衣马自肥轻”,以李鼎、来瑱因骄贵招祸为例,揭示权贵因奢致祸的现实,流露出对社会动荡中统治阶层腐败的忧虑。结尾“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愧客茹藜羹”,“锦鲸卷还客”的动作描写,展现诗人退还褥段的决定;“心和平”体现退还后的坦然,与前文矛盾心态形成对比,突出其不慕荣华、坚守自我。虽以“粗席”“藜羹”愧待客人,但更见其操守。整首诗通过叙事与感慨,将个人选择、礼序观念与社会批判交织,尽显沉郁顿挫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张舍人遗织成褥段》云,“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其意在明分守,箬贪饕,斥玩物,严道义之大节,岂直专为诗哉?就中“和平”之语,尤可人意。世有豪横凶人,强委馈于善士,而不能骤绝之,其心愧耻,虽欲“和平”,不可得也。

宋黄彻《巩溪诗话》

# 《张舍人遗褥段》云……“昔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奈何日舍翁,受此厚贶情。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可见子美一介不取之意。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 钟云:小小题,许多感慨,许大关系。诗不关理,杜诗入理独妙谭云:真心不敢,真心不愿,矫廉人不能伪作此话。钟云:已不受此物矣亏他仍如此细心看,不没其好处(“开缄”四句下)。钟云:“浑”字好(“施之”句下)!钟云:天道、王制,小物中轻轻数语发尽,说得奢侈人梦中魂惊,不必看下一段矣(“煌煌”二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服饰定尊卑”,人能言之,而继以“大哉万古程”,何等郑重,此孔子惜繁缨意,俗儒岂能知之?此根“混柴荆”来。“寝处祸所婴”,此根“惧不祥”来。此一小物,而天道、王制,发出许大议论。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

# 史称武累年在蜀,肆志逞欲,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公在武幕下,作此讽谕,朋友责善之道也。

清钱谦益《钱注杜诗》

# 因小见大,殊有关于典制,足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清梁诗正《唐宋诗醇》

# 此诗于小中见大,全是乐府意。点染处已令人目眩(“无缄”二句下)。结二句亦与“承君”句应(“振我”二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愁坐》

下一篇:唐·杜甫《从人觅小胡孙许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