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āi
shī
·
·
gōng
guā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tiān
bǎo
běi
shōu
jìn
yáng
jiǎ
gōng
chéng
chóu
qiè
rén
ān
ruò
tài
shān
běi
duàn
yòu
xié
shuò
fāng
nǎi
shǒu
jiàn
èr
gōng
西
jiāo
jiǔ
miào
tuí
wèi
sàn
yáng
míng
wěi
chén
qiè
jié
shí
lái
huǒ
fén
qián
kūn
liè
gāo
shì
xiào
shān
gōng
yòu
xiàn
jié
wáng
chóng
xūn
xiǎo
xìn
suǒ
qiè
yōng
bīng
zhèn
biàn
qiān
chū
tuǒ
tiē
qīng
yíng
fēn
yíng
yíng
fēng
qiū
nèi
xǐng
wèi
cháo
lèi
zhōng
yìng
jié
gāo
dòng
cháng
chéng
sǎo
dié
píng
shēng
bái
shàn
líng
luò
jiāo
lóng
xiá
wàng
yīng
姿
chuàng
huái
jiē
sān
jūn
huì
guāng
cǎi
liè
shì
tòng
chóu
dié
zhí
zài
shǐ
chén
jiāng
lái
xiāng
qiè
zhǒng
nán
guī
diān
yǒng
xiāo
tiáo
wèi
shī
shè
nié
jìng
rén
dōng
xiá

译文

天宝末年,司徒(李光弼)在北方集结晋阳的军队。胡人骑兵来攻打我们的城池,让人忧愁寂寞心情不畅。人们安定如泰山,但蓟北(安禄山老巢)被切断右翼。朔方军士气复苏,百姓看到了复兴的希望。两位皇帝在西郊哭泣,宗庙遭受倾覆之灾。河阳的士兵还未解散,史思明假装臣服。又从碣石而来,战火焚烧,乾坤如同被猎取一般动荡。李光弼高高地看着叛军,嘲笑安禄山,您(李光弼)又取得大捷。异姓王受封崇高勋位,小股敌人确实畏惧。率兵镇守河汴地区,千里之地初步安定。像苍蝇般纷扰不休,如风雨中飘摇的秋叶。内心反省未能入朝,临终时眼泪还挂在眼角。高大的房屋失去栋梁,长城只剩下残垣断壁。他生平所用的白羽扇,如今零落在蛟龙匣中。高雅的声望和英武的姿容,在槐里(墓地)令人悲伤。三军失去光彩,烈士们悲痛万分。史官会秉笔直书,将来会洗刷冤屈。我想去哭祭孤坟,但南方路途遥远,阻隔了我归去的船只。扶持危局却永远萧条,未能渡过难关而失利。最终疲惫不堪的是谁,在巴东峡谷洒下泪水。

逐句剖析

"司徒天宝末":天宝末年,

"北收晋阳甲":司徒(李光弼)在北方集结晋阳的军队。

"胡骑攻吾城":胡人骑兵来攻打我们的城池,

# 胡:一作犷。

"愁寂意不惬":让人忧愁寂寞心情不畅。

"人安若泰山":人们安定如泰山,

"蓟北断右胁":但蓟北(安禄山老巢)被切断右翼。

"朔方气乃苏":朔方军士气复苏,

# 乃:一作多。

"黎首见帝业":百姓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二宫泣西郊":两位皇帝在西郊哭泣,

"九庙起颓压":宗庙遭受倾覆之灾。

"未散河阳卒":河阳的士兵还未解散,

"思明伪臣妾":史思明假装臣服。

"复自碣石来":又从碣石而来,

"火焚乾坤猎":战火焚烧,乾坤如同被猎取一般动荡。

"高视笑禄山":李光弼高高地看着叛军,嘲笑安禄山,

"公又大献捷":您(李光弼)又取得大捷。

# 大献捷:一作献大捷。

"异王册崇勋":异姓王受封崇高勋位,

"小敌信所怯":小股敌人确实畏惧。

"拥兵镇河汴":率兵镇守河汴地区,

"千里初妥帖":千里之地初步安定。

"青蝇纷营营":像苍蝇般纷扰不休,

# 纷:一作徒。

"风雨秋一叶":如风雨中飘摇的秋叶。

"内省未入朝":内心反省未能入朝,

"死泪终映睫":临终时眼泪还挂在眼角。

"大屋去高栋":高大的房屋失去栋梁,

"长城扫遗堞":长城只剩下残垣断壁。

"平生白羽扇":他生平所用的白羽扇,

"零落蛟龙匣":如今零落在蛟龙匣中。

"雅望与英姿":高雅的声望和英武的姿容,

# 与:一作叹。

"恻怆槐里接":在槐里(墓地)令人悲伤。

"三军晦光彩":三军失去光彩,

"烈士痛稠叠":烈士们悲痛万分。

"直笔在史臣":史官会秉笔直书,

"将来洗箱箧":将来会洗刷冤屈。

"吾思哭孤冢":我想去哭祭孤坟,

"南纪阻归楫":但南方路途遥远,阻隔了我归去的船只。

"扶颠永萧条":扶持危局却永远萧条,

"未济失利涉":未能渡过难关而失利。

"疲苶竟何人":最终疲惫不堪的是谁,

"洒涕巴东峡":在巴东峡谷洒下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是唐朝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杜甫为悼念唐朝名将李光弼而作。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将领,战功赫赫却遭谗言中伤,最终抑郁而终。诗中先回忆李光弼在天宝末年临危受命,在晋阳集结军队抵抗叛军。他切断叛军右翼,重振朔方军士气,为唐朝续命立下大功。后来他多次击败叛军,收复失地,被封异姓王,镇守河汴地区,使千里之地重归安定。但李光弼最终遭到小人谗言,未能入朝辅政,含恨而终。杜甫用“大屋去高栋”比喻朝廷失去栋梁之才,用“白羽扇零落”象征英雄陨落。全诗充满对忠臣的哀悼和对时局的忧虑,最后杜甫在巴东峡谷洒泪,表达了对这位功臣的深切怀念。这首诗展现了杜甫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和对忠臣良将的敬仰,语言沉痛悲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段(开头四句):写李光弼在天宝末年临危受命,在晋阳集结军队抵抗叛军。叛军来势汹汹,让人感到忧愁不安。第二段(“人安若泰山”至“黎首见帝业”):描写李光弼稳如泰山,切断叛军右翼,重振朔方军士气,给百姓带来希望。第三段(“二宫泣西郊”至“公又大献捷”):写战乱中皇帝哭泣、宗庙被毁的惨状,以及李光弼多次击败叛军的功绩。第四段(“异王册崇勋”至“千里初妥帖”):叙述李光弼因战功受封异姓王,镇守河汴地区,使局势初步稳定。第五段(“青蝇纷营营”至“死泪终映睫”):写小人谗言害得李光弼未能入朝辅政,最终含恨而终。第六段(“大屋去高栋”至“烈士痛稠叠”):用比喻手法哀悼李光弼之死,朝廷失去栋梁,三军失去光彩。第七段(结尾部分):表达杜甫对李光弼的哀思,想祭拜却受阻,只能在远方洒泪。全诗通过具体史实和生动比喻,既展现了李光弼的功绩,又表达了对忠臣遭遇的痛惜,语言质朴深沉,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牵牛织女》

下一篇:唐·杜甫《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