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ì
西
yān
rén
jiā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xiǎn
xuān
chū
jiāo
qīng
huí
nuǎn
jìng
zhuǎn
shān
tián
shú
niǎo
què
máo
fān
dài
sōng
xíng
líng
wèn
táo
huā
宿

译文

登山时不觉得喧闹,走出城郊视野已清爽。溪流曲折,阳光暖意融融,小路转弯,山田作物成熟。鸟雀栖息在茅舍旁,篱笆边伴着松树与菊花。仿佛走在武陵的傍晚,想询问桃花处能否住宿。

逐句剖析

"跻险不自喧":登山时不觉得喧闹,

# 喧:一作宣,一作安。,跻险:攀登险境。

"出郊已清目":走出城郊视野已清爽。

# 郊:秦州城郊。

"溪回日气暖":溪流曲折,阳光暖意融融,

"径转山田熟":小路转弯,山田作物成熟。

"鸟雀依茅茨":鸟雀栖息在茅舍旁,

# 茅茨:草房。

"藩篱带松菊":篱笆边伴着松树与菊花。

# 藩篱:以竹木编成的篱笆墙。

"如行武陵暮":仿佛走在武陵的傍晚,

# 武陵:桃花源所在地。

"欲问桃花宿":想询问桃花处能否住宿。

# 宿:一作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赤谷西崦人家》是唐代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秋在秦州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杜诗详注》。诗中描绘了赤谷西崦一带的自然景色与农家生活,如鸟雀依茅舍、篱边有松菊等,运用武陵桃花源的典故,将现实田园与理想隐逸情怀融合,体现了诗人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是其诗风从社会写实向自然抒怀转变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759年秋,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后,携家眷暂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期间他探访赤谷西崦一带,寄情山水,在三个月内创作近百首诗,此诗便是其中之一,融合了对现实田园生活的观察与理想化的隐逸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介绍了诗人探访赤谷西崦人家的事,描绘了溪山、山田、茅舍、松菊等景象,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营造出如世外桃源的氛围,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喜爱。

2. 写作手法

用典:“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巧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桃花源的典故。典故原意是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园,诗人在此将赤谷西崦比作武陵,说自己如在桃花源傍晚,想找桃花处住宿,表达对这里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白描:“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以简洁的笔触直接描绘鸟雀栖息在茅舍、篱笆旁有松菊的景象,不加修饰,生动展现出农家生活的质朴与宁静,让画面真实可感。虚实结合:全诗前六句实写赤谷西崦的自然与农家景象,后两句“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虚写桃花源的意境,将现实与理想结合,突出此地如世外桃源,强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比:“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借桃花源典故暗含的安宁渴望相对比,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暗含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动荡时局形对比。

3. 分段赏析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登山时不觉得喧闹,走出城郊视野已变得开阔清爽。“跻险”写出路途的险峻,“不自喧”表现出诗人的专注,“清目”则点出郊外景色带来的舒适,为下文描绘田园景象铺垫。​“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溪流曲折,阳光带来暖意,小路转弯处,山田中的作物已然成熟。“溪回”“径转”写出地形的蜿蜒,“日气暖”“山田熟”描绘出秋日田园的温暖与丰收景象,充满生活气息。​“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鸟雀栖息在茅舍旁,篱笆边种着松树与菊花。“依”“带”两个动词生动写出鸟雀与植物的状态,勾勒出一幅宁静质朴的农家画面,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平和。​“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仿佛行走在武陵的傍晚,想寻问桃花深处能否住宿。借用桃花源的典故,将眼前景象与理想乐园联系,既写出赤谷西崦的清幽,又表达了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览镜呈柏中丞》

下一篇:唐·杜甫《白帝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