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江南载酒行":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
# 载酒行:装运着酒漫游。意谓沉浸在酒宴之中。,江南:一作“江湖”。,落魄:困顿失意、放浪不羁的样子。作者早年在洪州、宣州、扬州等地做幕僚,一直不甚得意,故云“落魄”。一作“落托”。
"楚腰纤细掌中轻":揽着美人细腰醉看歌舞轻盈。
# 掌中轻:据说汉武帝的皇后赵飞燕身体轻盈,能在掌上翩翩起舞,这是一种夸张的形容。,纤细:一作肠断,形容极度悲痛。,楚腰:指美人的细腰。史载楚灵王喜欢细腰,宫中女子就束腰,忍饥以求腰细,“楚腰”就成了细腰的代称。
"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十年好像做了一个大梦,
# 扬州梦:作者曾随牛僧孺出镇扬州,尝出入倡楼,后分务洛阳,追思感旧,谓繁华如梦,故云。,十年:一作三年。
"赢得青楼薄幸名":只落得青楼薄情负心的声名。
# 薄幸:相当于说薄情。,青楼:唐以前的青楼指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这里指歌馆妓院。南朝梁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赢:一作“占”。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感慨过往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是杜牧感慨人生、自叹怀才不遇的作品。前两句描绘其沉溺声色、虚度光阴的生活;后两句抒发悔悟、自责及振作之意。全诗借追忆扬州岁月,实则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用典:“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出自《韩非子·二柄》,指美人的细腰;“掌中轻”出自《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通过这两个典故,生动地描绘了扬州妓女的美貌和诗人沉溺其中的生活状态。对比:“十年”与“一觉”:在“十年一觉扬州梦”中,诗人将“十年”(漫长的时间)与“一觉”(短暂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虚幻。借景抒情:“落魄江湖载酒行”:通过“落魄江湖”和“载酒行”的描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扬州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漂泊无依、放纵不羁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对昔日扬州生活的回想:漂泊江湖、境遇潦倒时,常携酒漫游;在歌楼舞馆中,与娇柔的美女相伴,过着放浪不羁的浪漫日子。“楚腰纤细掌中轻”一句,借用了“楚灵王喜好细腰”与“赵飞燕能作掌上舞”两个典故。《韩非子·二柄》记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飞燕外传》则提到赵飞燕“身体轻盈,能在手掌上跳舞”。从字面上看,这两个典故都是在夸赞扬州歌妓的美丽,但“落魄”二字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沉沦于低级官职、依附他人生活的境遇很不满意,因此他回忆昔日放纵的生活时,并没有惬意的感受。这一点从“十年一觉扬州梦”中可以看出。“十年一觉扬州梦”这句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叹,看似突然,实则与前两句的诗意一脉相承。“十年”与“一觉”在同一句中形成对比,“很久”与“极快”的反差格外鲜明,更能体现出诗人感慨情绪的深沉。而这份感慨又全都凝聚在“扬州梦”的“梦”字里:往日的放浪生活、沉溺酒色;表面的热闹繁华、内心的烦闷压抑,既是痛苦的回忆,也有醒悟后的伤感。这正是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怀。匆匆十年过去,扬州的那些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罢了。“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就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女子,也在责怪自己薄情寡义。“赢得”二字,在调侃之中带着辛酸、自嘲与悔恨。这是对“扬州梦”更进一步的否定,文字看似轻松诙谐,实际上诗人的内心十分抑郁。十年时光,在人的一生中不算短暂,可诗人却觉得自己毫无成就,什么都没留下。这是饱含痛苦说出的诗句,蕴含着言外之意的复杂情绪。
4. 作品点评
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提到“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杜牧的这首七绝深得此法精髓。诗以追忆开篇,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第三、四句虽是“遣怀”的核心,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才是触发诗人遣怀的关键,不能轻易忽视。以往评论多聚焦于诗中“繁华梦醒,忏悔艳游”的主题,实则不够全面。诗人的“扬州梦”生活,背后与他政治上的失意密切相关。因此,这首诗除了表达忏悔之情外,更流露出一种对往昔岁月恍如隔世、不堪回首的复杂情感。
# 情至,语自耿耿。
明陆时雍《唐诗镜》
# 亦风流,亦落拓。后人谓小杜忆妓,多于忆民,大约指此。
清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 韵事绝调。
清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 此诗着眼在“薄幸”二字。以扬邵名都、十年久客,纤腰丽质,所见者多矣.而无一真赏者。不怨青楼之萍絮无情,时反躬自嗟其薄幸,非特忏除绮障,亦待人忠厚之旨。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 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傲兀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诗可见其概。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 牧少隽,性疏野放荡,虽为检刻,而不能自禁。会丞相牛僧孺出镇扬州,辟节度掌书记。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又自以年渐迟暮,常追赋《感旧》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
唐高彦休《唐阙史》
下一篇:唐·杜甫《送段功曹归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