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běi
xún
xiǎo
yǒu
dòng
hóng
tāo
guò
qīng
xīn
qín
jiàn
huá
gài
jūn
gèn
cén
qīng
huī
cǎn
yāo
qiān
rén
wàn
jìng
sān
huí
tóu
zuò
qiū
shān
yǎn
lěng
hún
wèi
guī
xiān
shǎng
xīn
wéi
lèi
jiāo
duò
shuí
bái
máo
shì
lǎo
qīng
tóng
suǒ
jīn
xiāng
dǎo
yào
chén
jiē
chú
huī
shāo
dān
huǒ
xuán
cāng
zhōu
mǎng
kōng
kuò
jīn
jié
piāo
ē
nuó
luò
chū
xiá
shǎn
yìng
shū
dōng
西
sōng
fēng
jiàn
shuǐ
shēng
shí
qīng
huáng
xióng
xiàng
rán
jiē
zhì
jīn
mèng
xiǎng
réng
yóu
zuǒ
jué
yǐn
wén
nèi
jiào
wǎn
suì
gōng
shǐ
使
yuàn
guǒ
gèng
tǎo
héng
yáng
dǒng
liàn
shī
nán
zǎo
xiāo
xiāng
duò

译文

回忆往昔向北去寻找小有洞,在黄河汹涌的怒涛中乘坐轻舟而过。辛苦地寻觅却没能见到华盖君,艮山的青色光辉显得那般凄惨而微小,千万座山崖不见人影,万道沟壑一片寂静,走三步就忍不住回头,走五步就坐下歇息。秋天的山峦让我目光清冷,灵魂好似还未归位,与仙人的际遇违背了我的心意,泪水纷纷落下。弟子们有谁还留在那白茅搭建的屋子旁,卢老独自一人打开青铜锁。巾帕拂过,仍有残留的药香和捣药的粉尘。台阶前炼丹的火已熄灭,只剩灰烬。想象中的悬圃和沧洲苍茫又空阔,金色的符节和羽衣飘飘,姿态婀娜多姿。落日和初升的霞光闪烁着余晖,瞬间便能东西移动,自由自在无所不能。松间的风声和山涧的水流声融合之时,青兕和黄熊朝着我啼叫。白白地叹息着抚摸这些遗迹,直到如今,那些梦想依然萦绕心头。那些秘诀和隐秘的文字需要内心去领悟,到了晚年,怎样做才能让心愿实现呢。还要去寻访衡阳的董炼师,早早地乘船南下,划动潇湘的船桨。

逐句剖析

"忆昔北寻小有洞":回忆往昔向北去寻找小有洞,

# 小有洞:即小有洞天,为道家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总首,位于河南济源天坛山北群峰上。由王母洞、灵山洞、王屋汉洞、王屋唐洞等大小天然溶洞组成,传为王母修道之所,天上诸神仙朝会之地,因这些山洞似王者之宫,亦称王屋洞。

"洪河怒涛过轻舸":在黄河汹涌的怒涛中乘坐轻舟而过。

"辛勤不见华盖君":辛苦地寻觅却没能见到华盖君,

# 华盖君:周代周灵王太子王子晋(或曰王子乔、王乔)曾栖于天坛山华盖峰修身养性,道号华盖君。

"艮岑青辉惨么么":艮山的青色光辉显得那般凄惨而微小,

# 么么:旧注:不长曰么(yāo),细小曰麽(mó)。

"千崖无人万壑静":千万座山崖不见人影,万道沟壑一片寂静,

"三步回头五步坐":走三步就忍不住回头,走五步就坐下歇息。

"秋山眼冷魂未归":秋天的山峦让我目光清冷,灵魂好似还未归位,

"仙赏心违泪交堕":与仙人的际遇违背了我的心意,泪水纷纷落下。

"弟子谁依白茅室":弟子们有谁还留在那白茅搭建的屋子旁,

# 茅:一作石。

"卢老独启青铜锁":卢老独自一人打开青铜锁。

"巾拂香余捣药尘":巾帕拂过,仍有残留的药香和捣药的粉尘。

"阶除灰死烧丹火":台阶前炼丹的火已熄灭,只剩灰烬。

# 阶:一作前。

"悬圃沧洲莽空阔":想象中的悬圃和沧洲苍茫又空阔,

# 悬圃:《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东方朔《十洲记》“昆仑,号曰昆陵,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后用来指仙山仙境,或指极高处。

"金节羽衣飘婀娜":金色的符节和羽衣飘飘,姿态婀娜多姿。

"落日初霞闪余映":落日和初升的霞光闪烁着余晖,

"倏忽东西无不可":瞬间便能东西移动,自由自在无所不能。

"松风涧水声合时":松间的风声和山涧的水流声融合之时,

"青兕黄熊啼向我":青兕和黄熊朝着我啼叫。

# 兕:雌犀牛,这里指怪兽。

"徒然咨嗟抚遗迹":白白地叹息着抚摸这些遗迹,

"至今梦想仍犹佐":直到如今,那些梦想依然萦绕心头。

# 佐:一作左。

"秘诀隐文须内教":那些秘诀和隐秘的文字需要内心去领悟,

"晚岁何功使愿果":到了晚年,怎样做才能让心愿实现呢。

# 使:一作收。

"更讨衡阳董炼师":还要去寻访衡阳的董炼师,

# 讨:一作觅。

"南浮早鼓潇湘柁":早早地乘船南下,划动潇湘的船桨。

# 浮:一作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忆昔行》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此诗于大历三年(768)春夏在江陵所作,主题围绕寻仙访道,内容记杜甫渡黄河去王屋山寻访华盖君旧事。写作手法上,借景抒情,通过对初入山和入山后景事的描写,烘托心境。诗先写寻访华盖君不遇的艰辛,后及对其弟子与遗迹的感慨,末由华盖君联系到董炼师。该诗体现了杜甫寻仙访道的虔诚,以沉郁风格展现出对过往经历的感怀,是其诗歌中蕴含复杂情感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介绍了诗人杜甫渡黄河前往王屋山寻访道长华盖君的旧事,描绘了初入山和入山后的景事,体现了诗人寻仙访道的虔诚之心,表达了对过往寻仙经历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千崖无人、万壑寂静的秋山等景色,抒发寻访华盖君不遇的惆怅与伤感之情。​细节描写:对卢老打开青铜锁、巾拂香余捣药尘、阶除灰死烧丹火等细节进行刻画,增添故事真实感与画面感。​想象:描绘悬圃沧洲的空阔、金节羽衣的婀娜等奇幻场景,展现寻仙访道氛围,丰富诗歌内容。

3. 分段赏析

《忆昔行》开篇先写忆昔北寻小有洞,渡洪河时怒涛中轻舸前行,展现出行程的艰难,为寻访华盖君铺垫,抒发急切心情;接着写辛勤寻访却不见华盖君,只见艮岑青辉惨淡,千崖无人、万壑寂静,通过借景抒情,尽显失落惆怅,诗人三步回头五步坐,将内心的失望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之后描述弟子依白茅室,卢老启青铜锁,巾拂香余、阶除灰死,以细节描写展现往昔修行场景,引发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再写悬圃沧洲的空阔奇幻,金节羽衣的婀娜缥缈,借想象营造寻仙访道氛围,落日初霞、青兕黄熊等描绘出神秘之景;最后写抚遗迹而咨嗟,梦想仍萦绕,因寻仙无果而欲再访衡阳董炼师,再次强调寻仙的虔诚执着,整首诗层次分明地呈现出诗人寻仙的经历与心境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废畦》

下一篇:唐·杜甫《天育骠骑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