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sān
yǒng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xiāo
shāo
guà
yǒu
shuài
míng
qián
chú
suì
yàn
liáng
fēng
zhì
jūn
gāo
guǎn
rén
dào
xián
mén
luò
zhào
qiū
cǎo
suī
yǒu
jìn
yīn
xìn
qiān
guān
zhōng
yǐng
nián
guī
jiù
shān
jié
jiāo
èr
shí
zǎi
zhǎn
pín
bìng
shēn
kuò
qiǎn
zhòng
qiū
suī
wèi
guī
qiū
wéi
liáng
huì
zhōng
cháng
xiāng

译文

蜘蛛挂在空荡的窗上,蟋蟀在门前台阶前鸣叫。一年将尽,凉爽的秋风袭来,不知你如今境况如何。高大的馆舍空无一人,离别后的孤寂难以诉说。闲置的门早已紧紧关闭,落日的余晖洒在秋天的草地上。虽然近来有你的音信传来,可千里山河的阻隔让人无法相见。中间你又客居在汝颍一带,去年才回到故乡的山中。我们相交二十年,却没能有一天能畅快相聚。你深陷贫困与疾病之中,我也因久别而愁绪满怀。仲秋时节你虽未能归来,我们已约定暮秋作为相见之期。美好的相聚能有几日呢,我整日都在深切地思念着你。

逐句剖析

"蟏蛸挂虚牖":蜘蛛挂在空荡的窗上,

# 虚牖:带有木槅的窗户。,蟏蛸:俗称嬉子,一种长脚小蜘蛛。

"蟋蟀鸣前除":蟋蟀在门前台阶前鸣叫。

# 除:门前的台阶。

"岁晏凉风至":一年将尽,凉爽的秋风袭来,

# 岁晏:岁晚,年末。

"君子复何如":不知你如今境况如何。

# 君子:指祖咏。

"高馆阒无人":高大的馆舍空无一人,

# 阒:寂静。

"离居不可道":离别后的孤寂难以诉说。

# 离居:离群索居,即独居。

"闲门寂已闭":闲置的门早已紧紧关闭,

"落日照秋草":落日的余晖洒在秋天的草地上。

"虽有近音信":虽然近来有你的音信传来,

"千里阻河关":可千里山河的阻隔让人无法相见。

# 河关:江河关隘。

"中复客汝颍":中间你又客居在汝颍一带,

# 颍:颍州,今安徽阜阳。,汝:汝州,今河南临汝。,客:客居。

"去年归旧山":去年才回到故乡的山中。

# 旧山:故乡。

"结交二十载":我们相交二十年,

"不得一日展":却没能有一天能畅快相聚。

# 展:开怀。

"贫病子既深":你深陷贫困与疾病之中,

"契阔余不浅":我也因久别而愁绪满怀。

# 契阔:辛苦。

"仲秋虽未归":仲秋时节你虽未能归来,

# 仲秋:秋季三个月,七、八、九月,八月为仲秋。

"暮秋以为期":我们已约定暮秋作为相见之期。

# 暮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良会讵几日":美好的相聚能有几日呢,

# 讵:相当于“曾经”。

"终日长相思":我整日都在深切地思念着你。

# 日:一作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祖三咏》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为赠别友人祖咏而作。诗人借秋日里蟏蛸挂在空窗、蟋蟀在阶前鸣叫的景象,烘托出环境的清冷与孤寂,进而抒发对友人的牵挂。诗中提及与友人结交二十载却难得相聚,既关切友人深陷贫病的境况,也感慨彼此久别分离的无奈,字里行间满是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与久别难逢的怅惘。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浓厚,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中,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其早期诗歌创作中融合传统诗歌韵味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思念友人的五言古诗,借蟏蛸挂在空窗、蟋蟀在阶前鸣叫,岁末凉风袭来,高馆寂静无人,闲门紧闭、落日照着秋草,以及千里河关阻隔等景象,写出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牵挂。

2. 分段赏析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以蟏蛸、蟋蟀两种秋日常见之物入诗。蟏蛸悬挂在空寂的窗上,蟋蟀在阶前鸣叫,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秋日的清冷与寂静。诗人借自然界的景物,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孤寂,为全诗奠定了略带感伤的基调。“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由景及人,写年末凉风袭来,自然联想到远方的“君子”。这里的“君子”应是诗人思念之人,诗人关切地询问对方近况如何,直白地抒发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凉风”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烘托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强化了对友人的惦念。“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转写自身处境。高大的馆舍空无一人,独居的滋味难以言说。“阒无人”直接点明环境的空旷,“不可道”则将离居的孤独与愁苦藏于言外,通过侧面烘托,让读者更能体会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继续描写居住环境。闲置的门早已寂静地关闭,夕阳的余晖洒在秋草上。“寂已闭”进一步强调了隔绝与孤独,“落日照秋草”以夕阳西下、秋草衰败的景象,呼应上文的秋日氛围,也暗喻着时光流逝与心境的落寞。“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这两句写虽然能收到来自远方的音信,却因千里之外的山河阻隔,无法相见。“近音信”带来一丝慰藉,“阻河关”则点明相见的艰难,一喜一忧之间,更突出了思念之深与距离之远带来的无奈。“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回忆友人的行踪。友人中间曾客居汝颍一带,去年才回到故乡。诗人对友人的经历记得如此清晰,足见其对友人的关注,也从侧面反映出两人之间情谊的深厚。“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写出与友人相识已有二十年,却没能有一天能畅快相聚。“二十载”点明交往之久,“不得一日展”则强调了相聚的艰难,其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聚少离多的惋惜与遗憾。“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既写友人深陷贫病之中,又说自己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期盼之情同样深切。诗人不仅牵挂友人的处境,也抒发了自身对这份情谊的珍视,情感真挚而厚重。“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表明友人仲秋未能归来,便约定暮秋作为相聚之期。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相见的期盼,约定的日期给了诗人一丝希望,也让之前的思念有了寄托。“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最后两句写美好的相聚日子不知还有多久,只能整日长久地思念。“讵几日”表达了对相聚之日的不确定感,“长相思”则直抒胸臆,将对友人的思念推向极致,收束全诗,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步骤《选》体。

明顾麟《批点唐音》

# 诗家各有一种习气,磨灭不尽。摩诘似较少,太白亦不多见。五言古时时有之,以此知陶、谢之美。

明陆时雍《唐诗镜》

# 四语一转,是毛诗分章法。

明陆时雍《唐诗解》

# 吴山民曰:直叙中有委曲。“闲门”、“落日”二句含情正远。末实境语,读之使人长叹。

明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凡五章,读之只如书一通。真率温厚,情意可掬,又温丽。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此诗共五解,如清水中数鱼,头头分明。作古诗法见于此。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

# 取材《三百篇》,便觉色味俱高,此不可不知。四句一韵,深情远意,绵邈无穷。置之《毛诗》中,几不复可辨。此真为善学《三百》者也。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 昔人谓王、孟五言难分高下。蒙意王气较和,孟骨差峻;王可兼孟,孟不能兼王,即此微分。故首王而次孟,非同耳食漫推重右丞也。右丞各体俱佳,不谢不随,风规自远,古今绝调。兴体。诗凡五解,法本汉人,其音节天然安适,是右丞本色,《国风》遗韵。

明唐汝谔《唐贤清雅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双黄鹄歌送别》

下一篇:唐·王维《丁宇田家有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