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主离宫接露台":汉朝君主的离宫连着露天台榭,
# 露台:露天台榭。,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此指温泉宫。
"秦川一半夕阳开":秦岭一半的山脉被夕阳照耀。
"青山尽是朱旗绕":整座青山都被朱红的旗帜环绕,
"碧涧翻从玉殿来":碧绿的山涧水从殿阁下流淌。
# 玉殿:指温泉宫。,翻:反而。
"新丰树里行人度":新丰县的树林里有人正在出行,
# 新丰:地名。汉高祖定都关中,其父太上皇居长安宫中,思乡心切郁郁不乐。高祖乃依故乡丰邑街里房舍格局改筑骊邑,并迁来丰民,改称新丰。
"小苑城边猎骑回":而在小型宫苑旁,回宫的骑猎人已经归来。
# 小苑:宫苑之小者,此指温泉宫。
"闻道甘泉能献赋":听说在甘泉宫向皇帝献上赋文,
# 献赋:作赋献给皇帝,用以颂扬或讽谏。,甘泉:美好的水泉,又指秦汉时期甘泉宫。
"悬知独有子云才":料知您也必定有着扬雄一般的才华。
# 子云:西汉扬雄。曾经跟随皇帝去甘泉宫,回长安后献上《甘泉赋》以讽谏皇帝。,悬知:料知、预知。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抒怀诗。通过以景和人为主体;写人到寓目所见场景,以扬雄献赋的典故表达对朋友的赞美与祝福。
2. 写作手法
用典:“汉主离宫接露台”句,巧用“汉主离宫”“露台”典故,“汉主离宫”指汉代帝王的行宫,“露台”为古代帝王所建的露天台榭(如汉文帝曾想建露台,因耗费过大而作罢),均与皇家宫苑相关,作者在此处借“汉主离宫”“露台”暗指唐代的华清宫,以汉代皇家建筑典故映射唐代皇家离宫,贴合诗中“温汤”(温泉)主题,暗含对皇家游幸之事的观照。对比:“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青山”“朱旗”“碧涧”“玉殿”中,青绿与朱红、碧绿与玉白形成强烈对比,既写出宫苑的华丽与自然的清幽,又通过色彩的浓淡变化,“夕阳开”的暖色与山影的冷色交织,进一步凸显“寓目”所见的鲜活场景。
3. 分段赏析
首联“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以“汉主离宫”暗指华清宫,借汉代典故起笔,点出宫殿与高台相连的宏阔格局。“秦川一半夕阳开”则以夕阳为笔,将秦川大地一半染成暖色,一半隐于暮色,既写出秦岭山脉的绵延壮阔,又以光影对比勾勒出黄昏时分的苍茫远景,为全诗奠定开阔而略带苍茫的基调。颔联“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聚焦宫苑周边景致。“青山”“朱旗”“碧涧”“玉殿”四组意象色彩鲜明:青山被朱红旗帜环绕,显皇家仪仗的华丽热闹;碧绿溪涧似从玉石宫殿下流淌而出,含清幽雅致之韵。“尽是”“翻从”二词暗含巧妙,既写实景,又隐约透出帝王游幸的奢华,于写景中藏深意。颈联“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由景转人,描写日常场景。新丰的树林间,行人悠然赶路;宫苑城边,猎人骑马归来。画面平淡质朴,却以“度”“回”二字赋予动态感,展现出华清宫周边的生活气息,与前两联的皇家气派形成对比,让全诗节奏张弛有度。尾联“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紧扣“和韦主簿”的题意,以汉代扬雄(字子云)献《甘泉赋》的典故,赞美韦主簿有扬雄之才。“甘泉”既呼应华清宫(温泉宫)的特质,又借扬雄献赋的典故,既表达对友人的推崇,又暗合酬和诗的礼仪,使全诗收束自然且寓意鲜明。
# 顾云:此篇铺写景象雄浑富丽,造作句律温厚深长,皆足为法。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诗思宏丽,开阖变化,尤深典雅,近时何、李所极力模仿者。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只拈面前意思,诗有别才如此。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前四语带讽情。五六景色妙入绘笔。
明陆时雍《唐诗镜》
# 钟云:为“一半夕阳开”五字选之,要知此等诗却不曾深厚,不曾浑雅。钟云:将小景写出大气象(“小苑城边”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唐云:请问七言律何者为深厚浑雅?岂“东家流水入西邻”反胜耶?此等几落晚唐人矣。
明末清初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周敬曰:开口琳琅有声,后亦多锤炉之妙。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音韵噜吰,气骨苍冷,深厚浑雅,众妙备矣。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
# 此前解是写温泉,然吾详玩其四句次第,却是细细又写寓目。譬如作大幅界画者,其正经主笔,本自定于一幅之居中,而其初时起手,却必是最下一角,先作从旁小景,既而渐渐添成,便是远近正偏,无数形势,一齐俱备矣。某尝言:看好山水,眼中须有章法;述好山水,口中须有章法。如此一解四句,便是右丞满胸章法,其为画家鼻祖,岂无故而然乎(首四句下)?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好景如画,然用意极深,看项联“尽是”、“翻从”,托出得蕴藉如许,前人论之详矣。
清李因培《唐诗观澜集》
# 此种都是盛唐正轨。
清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
# 陈德公曰:爽笔写异景,绝不尖近,此为盛唐。三四老成警出。五六是其自然本色,亦有媚媚情致,不为衰率。又从题中“寓目”字抒写,故佳。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法度整齐,分远、近写景,诗中有画。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落句以甘泉比温泉。诗中只写离宫之景,将温泉淡淡点出,若落俗手,必将温泉极力描写。相席打令,不可不知也。
清张世炜《唐七律隽》
# 题云“温泉寓目”,固有规讽。通篇皆含此旨,故首以“汉主”二字隐之,乃使浅人不测。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
上一篇:唐·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下一篇:唐·王维《送殷四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