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阙下会千官":在宫殿前千官齐聚,
# 芙蓉阙:指皇宫门前两旁的胭楼。梁车(喿欠)《洛阳道》:“双阙似芙蓉”。
"紫禁朱樱出上阑":皇宫中红色的樱桃来自上林苑。
# 上阑:汉宫观名,在上林苑中,参见《三辅黄图》卷四。,朱樱:樱桃,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政和证类本草》卷二三引《图经》曰:“樱桃,其实熟时深红色者谓之朱樱。”
"才是寝园春荐后":这些樱桃刚刚在皇家陵园祭祀祖先之后,
# 春荐:唐李绰《岁时记》曰:“四月一日,内园进樱桃,寝园荐讫,颁赐百官各有差。”荐,祭献。,寝园:先帝陵园。,才:一作总。
"非关御苑鸟衔残":并非是皇家园林中被鸟儿啄残剩下的。
"归鞍竞带青丝笼":官员们骑马回去时争着带上用青丝编织的笼子装樱桃,
# 青丝笼:系有青丝绳的篮子。
"中使频倾赤玉盘":宫中的使者频频倾倒盛在赤玉盘中的樱桃。
# 赤玉盘:指盛樱桃的盘子。《太平御览》卷九六九引《拾遗录》曰:汉明帝于月夜宴赐群臣樱桃,“盛以赤瑛(似玉的美石)盘”。,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家尽情吃饱不用担心吃多了会上火,
# 内热:《政和证类本草》卷二三引孟锐曰:“樱桃热,益气,多食无损。”,愁:一作忧。
"大官还有蔗浆寒":因为太官署还准备了清凉的蔗浆。
# 大官:即主管官廷饮食的官员。《汉官仪》曰:“大官,主膳羞也。”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宫廷应制诗。描绘了宫廷中敕赐百官樱桃这一事件场景,表达了对皇家恩义及宫廷生活的颂美,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宫廷文化的丰富与独特。
2. 分段赏析
首联“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诗人以典雅庄重之词,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宫廷赐物盛景。“芙蓉阙”“紫禁”等词,尽显皇宫的富丽堂皇与庄严神圣,“会千官”表明参与赐物仪式的官员众多,场面盛大;“朱樱出上阑”则点明樱桃这一主角,从皇家园林的上阑而来,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而尊贵的基调。颔联“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此联构思精巧,别具一格。出句表明樱桃先用于祭祀先帝,体现皇帝对先祖的感恩与敬重,这是传统礼仪的重要体现。对句以一种活泼且似玩笑的口吻,强调樱桃并非因御苑鸟衔吃剩下才赐给群臣,而是皇帝特意恩赏,突出皇帝对群臣的重视与厚待。一般凸显皇恩之词易流于华丽,但王维此联却独辟蹊径,使诗句生动自然,妙趣横生。颈联“归鞍竟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诗人并未直接描绘樱桃的形态与色泽,而是通过“归鞍”“青丝笼”“中使”“赤玉盘”等意象,侧面烘托群臣受赐樱桃的场景。官员们骑马而归,鞍上带着盛樱桃的青丝笼,宫中使者频繁地用赤玉盘倾倒樱桃,虽未着一字写樱桃,却让读者在脑海中自然浮现出樱桃置于精致器物中的鲜美诱人之态,令人心生垂涎之意。尾联“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诗人捕捉到一个细致入微且饶有趣味的生活细节。考虑到食用樱桃可能导致内热,膳食官员贴心地准备了蔗浆。这一细节既展现了宫中行事的周全细致,又在一首官场应制诗中融入了生活情趣,使诗歌在庄重之余,多了一份生动与亲切。
# 典而致,在三四句尤见本事。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胡元任曰:退之亦有《谢樱桃》诗,五六语云“香随翠笼擎初重,色映银盘泻未停”,与此诗五六语相似,然摩诘诗浑然自胜。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中联写得宛至。
明陆时雍《唐诗镜》
# 五六对偶工,用事妥。别生议论作结,亦是巧思。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
# 敕赐樱桃诗,妙在第一句全不提起樱桃,只奋大笔先书曰“芙蓉阙下会千官”。盖阙下即至尊也,阙下会千官,即会朝至尊也。如此便见君臣同德,日会阙下。朝廷之事,必有大者,而此樱桃,不过一日偶然宣赐之微物,此谓“笔墨所争其微,而立言所关其大”也。如出小人俗尹,必将一起便写樱桃,则不知千官为樱桃故来会阙下乎,抑阙下为樱桃故召会千官乎?竟不成话说矣。三四两使樱桃事,最精切。然妙实在写出一片敬爱其臣之盛,正不徒以精切为能也。五写先受赐者,六写后受赐者,不谓连百官之“百”字,先生妙笔,直有本事教都写出来,读之分明立在门左右,亲看其纷纷续续而去也。末又意外再写君恩无穷,又如逐员逐员宣谕之。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初读之只觉其稳切耳。观崔君和章,乃叹摩诘真天人矣。结联味外有味。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诸虚字皆从“会”“出”二字生来,不是凭空乱写,应制诗至此神矣、化矣,无以加矣。
清屈复《唐诗成法》
# 起句敕赐之由,三四见敬礼臣下,结见君恩无已。词气雍和,浅深合度,与少陵《野人送朱樱》诗,均为三唐绝唱。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典核都归韵度,颔联尤与题事惬当。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
# 立言有体(“非关御苑”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即一赐樱桃,写得君恩深厚无已,是大家(首句下)。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 “才”与下句方有照应,令作“总”者非。将无作有,若君恩有余意。
近现代余冠英、钱钟书、王水照等《唐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