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秋风动":秋风轻轻吹拂,
# 袅袅:《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凄凄烟雨繁":细雨绵绵不绝。
"声连鳷鹊观":雨声回荡在古老宫观,
"色暗凤凰原":天色昏暗笼罩皇家园林。
# 凤凰原:《后汉书·安帝纪》:“新丰上言凤皇集西界亭”。注:“今新丰县西南有凤皇原,俗传云即此时凤皇所集之处也。”《长安志》卷一五:“唐韦嗣立构别庐于骊山凤皇原、鹦鹉谷”。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下。
"细柳疏高阁":细柳稀疏掩映高楼,
"轻槐落洞门":槐叶轻落寺院门前。
# 洞门:指宫殿或宅第深邃,有重重相对之门。
"九衢行欲断":长安街道行人稀,
# 九衢:此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万井寂无喧":万家灯火静无声。
# 万井:犹言万户。
"忽有愁霖唱":忽闻你寄来雨中诗篇,
# 愁霖唱:《文选》谢瞻《答灵运》:“忽获愁霖唱,怀劳奏所成。”吕向注:“灵运寄《愁霖诗》于瞻,故有此答。”此借指陈监四郎所作秋雨中思从弟据诗。
"更陈多露言":字字句句倾诉衷肠。
# 多露:《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岂不欲早夜而行),谓行多露(以为道中露多,畏沾濡故不行耳)。”句指诗中劝谕从弟,行事当谨慎,勿早夜出行,以免露多沾衣。
"平原思令弟":你如平原君思念贤弟,
# 令弟:指陆云。,平原:指陆机。机尝任平原内史,故云。令弟:贤弟。指机弟云,云少与兄机齐名,时号“二陆”。
"康乐谢贤昆":我似谢康乐敬谢兄长。
# 贤昆:贤兄,指谢瞻。,康乐:谢灵运。灵运袭封康乐公,世谓之谢康乐。贤昆:贤兄,指谢瞻。《南史·谢瞻传》:“(瞻)与从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瞻文章之美,与从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逸兴方三接":你诗情逸兴接连至,
# 三接:三次接见。《易·晋》:‘昼日三接”。
"衰颜强七奔":我老迈仍勉力奔忙。
# 七奔:《左传》成公七年:“子重、子反(皆楚臣)于是乎一岁七奔命(七次奉命奔驰以御吴军)”。
"相如今老病":我如相如老病缠身,
"归守茂陵园":只盼归隐茂陵田园。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鳷鹊观”(汉代宫观)、“凤凰原”(长安名胜)借古地名拓展时空纵深,暗写秋雨笼罩的不仅是自然,更是历史沧桑。“平原”(陆机)、“康乐”(谢灵运)喻指陈监四郎与从弟的文才情谊;“七奔”(《左传》中申包胥七次奔波救国)以古衬今,赞友人暮年仍怀报国之志。
2. 分段赏析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的首四联以“秋风烟雨”起笔,“鳷鹊观”“凤凰原”等意象工整对仗,勾勒秋雨浸染长安的萧瑟图景;“细柳疏阁”“轻槐落门”的凋零物象,更添寂寥。中间两联转写友人赠诗引发的思绪,以“平原思弟”“康乐谢昆”之典,暗喻陈监四郎与从弟的深厚情谊。末两联“衰颜七奔”叹暮年奔波,“相如老病”自喻归隐,于秋雨苍茫中寄寓宦海倦意与退守田园之志。全诗景情相生,典象交织,在工稳排律中尽显王维晚年淡泊空寂的禅意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