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有佳兴":秋日美景正好,
"况君池上闲":院前池塘清清,你也悠闲自在。
# 池上:借用谢灵运《登池上楼》典故。
"悠悠西林下":西边林中静静悠悠,
"自识门前山":柴门之外远山绵绵。
"千里横黛色":苍翠山色横亘千里,
# 黛色:青黑色。
"数峰出云间":挺拔山峰直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山峰高峻仿佛回到秦国时代,
# 嵯峨:山峰高峻貌。
"合沓藏荆关":重重叠叠如荆门关般险要。
# 荆关:柴扉。一说指荆门山,泛指险要之地。,合沓:重迭,攒聚。
"残雨斜日照":细雨后的黄昏即将坠落的夕阳斜斜地照耀着,
"夕岚飞鸟还":暮霭中飞鸟返回巢穴。
# 夕岚:暮霭,傍晚山林中的雾气。
"故人今尚尔":你现在仍是原来那般没有变化,
# 尚尔:在古汉语里是仍然的意思。
"叹息此颓颜":我已是容颜衰败,不复当年。
# 颓颜:犹衰颜。容颜衰老。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怀诗。全诗围绕秋日山景展开,描绘了从悠闲的庭院之景到壮阔的山峦景色,包括山林、远山、秋色、残雨、夕阳、飞鸟等景象,在展现自然美景的同时,借友人容颜依旧与自己容颜衰老的对比,抒发了岁月流逝、自身衰老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秋日山林、山峰、残雨斜阳等景色,将对自然的喜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融入其中,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动静结合:“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等句写静态的山景,“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则加入动态的残雨、飞鸟,动静相衬,使画面更具生机与层次感。用典:“池上”借用谢灵运《登池上楼》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点明时节与地点,秋日美景引发诗人兴致,何况友人悠闲地在池边。“悠悠”营造出静谧氛围,自然引出门前之山,为后文写景做铺垫。中间四句“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从远景入手,描绘青山连绵千里、数峰高耸入云的壮阔,山峰巍峨对峙着古秦国之地,山峦重叠暗藏着险要的荆关,尽显山势雄浑险峻。后四句“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描绘了残雨、斜阳、暮霭、飞鸟等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最后由景及人,感慨友人容颜未改,而自己却已衰老。
4. 作品点评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既有对秋山景色细腻而壮阔的描绘,又蕴含着岁月之感,情与景自然交融。艺术手法上,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运用娴熟,用典巧妙,语言质朴却不乏精巧。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王维对山水的独特感悟和高超的诗歌创作技艺。
上一篇:唐·王维《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下一篇:唐·王维《赋得清如玉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