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chū
zhōu
bié
chéng
zhōng
rén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wēi
guān
zuì
zhé
chuān
yīn
zhí
zhèng
fāng
chí
míng
jūn
zhào
xīn
yán
rùn
shàng
jǐng
hǎi
yún
shēn
zòng
yǒu
guī
lái
chóu
nián
bìn
qīn

译文

官职卑微最容易获罪,我被贬谪到济水之滨。执政者正坚持以法办事,圣明之君主原无贬斥之心。村落在黄河浸润的岸边,城镇的上空海云浓深。纵然有回到京城的一天,只怕岁月早已染白了双鬓。

逐句剖析

"微官易得罪":官职卑微最容易获罪,

# 微官:小官。晋欧阳建《临终诗》:“咨余冲且暗,抱责守微官。”获罪。《尚书·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

"谪去济川阴":我被贬谪到济水之滨。

# 阴:水南为阴。,济川:济水,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河流之一,后被黄河夺道,济水上游成为黄河支流,而济水中下游已难觅踪影。

"执政方持法":执政者正坚持以法办事,

# 持法:执法。《汉书·黄霸传》:“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执政: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左传·襄公十年》:“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

"明君照此心":圣明之君主原无贬斥之心。

# 照:一作“无”。,明君:贤明的君主。《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闾阎河润上":村落在黄河浸润的岸边,

# 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流沿岸。,闾阎: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

"井邑海云深":城镇的上空海云浓深。

# 海云深:近海云气浓重。,井邑:市井,城镇。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唐杜甫《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海云深:近海云气浓重。

"纵有归来日":纵然有回到京城的一天,

# 归来:指回到京城。

"各愁年鬓侵":只怕岁月早已染白了双鬓。

# 年鬓:年龄与鬓发。这里指随着年龄增长鬓发变灰白。南朝梁萧子范《到临贺王府笺》:“老少异时,盛衰殊日,虽佩恩宠,还羞年鬓。”,各:一作“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是唐代诗人王维之作。此诗主题为被贬谪的怨愤与归期难测之愁。内容上,首联点被贬之题,含对执政者怨愤;颔联委婉批评唐玄宗;颈联悬想济州风土;尾联叹负罪难归。写作手法上用笔曲折委婉。分段来看,各联层层递进展现情感。作品评价为慨叹遥深,以含蓄方式抒发复杂情感,充分体现王维诗歌在表达情感时的细腻与蕴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是王维所写。开元九年(721年)王维进士及第,授太乐丞,然而因“黄狮子案”,仅入仕数月便获罪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这背后是唐王朝内部复杂政治斗争,唐玄宗为巩固地位,禁约诸王与群臣交结,与岐王、薛王等王宫交往的官吏多受牵连。王维毫无政治经验,入仕踌躇满志却突遭此打击,深感迷茫,此诗便是他赴济州前的留别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贬谪诗。表达了作者因被贬谪而生的怨愤,以及对归期难测的愁苦之情。诗中借自身被贬的经历,如“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展现出对执政者的不满;又通过“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等句,深刻地抒发了对未来渺茫、年华流逝的忧愁之感。

2. 写作手法

想象:颈联“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诗人在离别之际,通过想象描绘出济州街巷在河水滋润、城镇被海云笼罩的景象,拓宽了诗歌的意境空间。直接抒情:尾联“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直接抒发诗人对归期难测,即便归来也年华老去的愁苦之情,情感真挚且浓烈。

3. 分段赏析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首联“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以叙述手法,直白点出自己因官职卑微易获罪而被贬至济州,字里行间满是对执政者的怨愤。颔联“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运用托讽手法,表面维护唐玄宗与执政者,实则委婉批判唐玄宗偏听偏信。颈联“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从眼前离别宕开一笔,以想象之景描绘济州风土,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尾联“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直接抒情,深切表达自己虽年少却因负罪被贬而愁于归期难测、年华流逝的复杂心境,全诗情感层层递进,尽显王维被贬后的复杂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云:“易”字可怜(“微官”句下)。钟云:“持法”二字周旋感慨,立言甚妙!谭云:极忠厚,极不忠厚(“执政”句下)。钟云:细(“闾阎”句下)。钟云:交情在“各”字,若单愁自己则浅矣(末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出调凄怆,寄情婉转,如此题必如此作,方得“可以怨”之旨。周珽极灵透,极蕴藉,妙在心手之间。徐充曰:起句并三四俱佳。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尾联进步格。浅浅数语,关系时事,含蓄深至,怨而不怒,视拾遗之慷慨茛陈。固有间矣。

清黄生《唐诗矩》

# 意犹谚云“闲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也。语气和平,令人不觉,妙极。

清屈复《唐诗成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左掖梨花》

下一篇:唐·王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