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shèng
zhì
chūn
míng
lóu
lín
yòu
xiàng
yuán
tíng
yuè
xián
shī
yìng
zhì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dào
tōng
cháng
qīng
mén
lín
shàng
yáo
wén
fèng
chuī
xuān
àn
shí
lóng
qiān
liú
míng
jiàn
sān
xiǎo
yuàn
jiē
hóu
jiā
fēi
méng
yìng
gōng
shù
shāng
shān
yuán
shàng
chǎn
shuǐ
lín
duān
yín
hàn
xià
tiān
zhāng
qióng
yán
chéng
zhàn
jiāng
fēi
rén
chǒng
xìn
píng
róng
cóng
lái
jiǎn
xīn
huí
tiān

译文

复道连接着长乐宫,青门靠近大路。远远听到凤凰形状的乐器吹奏出的喧闹声,暗自认出皇帝的车驾经过。皇帝掀起冠冕前的玉串,明察四方,皇帝俯身栏杆,像刘备三顾茅庐那样殷勤关注。皇家小苑连接着侯爵的府邸,高耸的屋脊与宫中的树木相映成趣。商山原野上一片碧绿,浐水岸边的树林顶端洁白。天上的银河仿佛降下天帝的文章,美玉般的宴席承受着皇帝的恩泽。难道不是因为皇帝宠爱贤才吗,确实是因为皇帝有平定外敌的志向。向来被皇帝简拔而得圣心,怎么能够改变皇帝的英明决策呢。

逐句剖析

"复道通长乐":复道连接着长乐宫,

"青门临上路":青门靠近大路。

"遥闻凤吹喧":远远听到凤凰形状的乐器吹奏出的喧闹声,

"暗识龙舆度":暗自认出皇帝的车驾经过。

"褰旒明四目":皇帝掀起冠冕前的玉串,明察四方,

"伏槛纡三顾":皇帝俯身栏杆,像刘备三顾茅庐那样殷勤关注。

"小苑接侯家":皇家小苑连接着侯爵的府邸,

"飞甍映宫树":高耸的屋脊与宫中的树木相映成趣。

"商山原上碧":商山原野上一片碧绿,

"浐水林端素":浐水岸边的树林顶端洁白。

"银汉下天章":天上的银河仿佛降下天帝的文章,

"琼筵承湛露":美玉般的宴席承受着皇帝的恩泽。

"将非富人宠":难道不是因为皇帝宠爱贤才吗,

"信以平戎故":确实是因为皇帝有平定外敌的志向。

"从来简帝心":向来被皇帝简拔而得圣心,

"讵得回天步":怎么能够改变皇帝的英明决策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是王维奉唐玄宗之命创作的应制诗,为五言排律,押遇韵,共二十句。诗以“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开篇,继而用“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等工整对仗的句子,描绘长安皇家园林的宏丽景象与帝王巡游场景;“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等典故的运用,既展现宴会盛况,又暗含对皇权的颂扬。此诗收录于《全唐诗》卷125,集中体现了盛唐应制诗“典丽庄重”的特点,同时融入了王维“诗中有画”的构图技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与王维担任尚书右丞的仕途经历相关,诗题中“右相园亭”可能指唐玄宗时期宰相李林甫的府邸。诗中“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等诗句,反映了开元年间唐朝调整边疆政策的时代背景。作为一首应制诗,该诗以赞颂帝王为主要内容,严格遵循应制诗的格式要求,末尾两句“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表面上是对帝王心意的顺从表达,实则暗含了君臣之间复杂微妙的权力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应制诗。此诗是王维应唐玄宗之命创作的诗歌,描绘了春明楼宴乐的场景,歌颂了皇帝的贤德和对贤才的礼遇。

2. 分段赏析

开篇“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复道”指楼阁间相连的通道,“长乐”代指皇宫,“青门”是长安城门,“上路”指大道。此联描绘出春明楼与皇宫、城门、大道相连的宏伟地理位置,展现出皇家建筑的壮丽与威严,为全诗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遥闻凤吹喧,暗识龙舆度”,“凤吹”指宫廷中的音乐,“龙舆”代指皇帝的车驾。诗人远远听到宫廷音乐的喧闹声,便暗自知晓皇帝的车驾即将到来。“遥闻”“暗识”体现出诗人对皇帝行踪的敏锐感知,侧面烘托出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和威严气势。中间“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褰旒”指皇帝撩起冠冕前的垂旒,“明四目”表示皇帝目光明亮,洞察一切;“伏槛”指诗人俯身倚靠栏杆,“纡三顾”化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暗示皇帝对贤才的重视。此联通过对皇帝和诗人自身动作的描写,表现出皇帝的英明和对贤才的渴求,也体现出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描绘了春明楼周边的环境。“小苑”指皇家的园林,“侯家”指王侯的府邸,“飞甍”指高耸的屋脊。小苑与侯家相连,高耸的屋脊与宫中的树木相互映衬,展现出皇家园林与贵族府邸的奢华与壮丽,进一步渲染了皇家生活的富贵气象。“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商山”在长安附近,“浐水”是流经长安的河流。“碧”形容商山原上的青草碧绿,“素”描绘浐水岸边树木的洁白。此联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周边山水的秀丽景色,与前面的皇家建筑形成对比,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银汉”指银河,“天章”指天上的文章,这里比喻皇帝的诗文;“琼筵”指精美的筵席,“湛露”指甘美的露水。此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皇帝的诗文比作银河中的文章,将精美的筵席比作承接甘美露水的容器,形象地表现出皇帝的才华和此次宴会的奢华。“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富人宠”指皇帝因宠爱富贵之人而设宴,“平戎故”指皇帝为了平定边境的战事而设宴。诗人在此对皇帝设宴的原因进行推测,认为并非仅仅是为了宠爱富贵之人,更重要的是为了平定边境的战事,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皇帝的期望。最后“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简帝心”指皇帝的心意难以揣测,“回天步”指改变皇帝的决定。诗人感慨皇帝的心意难以捉摸,自己无法改变皇帝的决定。此联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青雀歌》

下一篇:唐·王维《早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