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照残春":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残春时节,
# 丽:一作斜。
"初晴草木新":刚刚天晴,草木焕然一新。
"床前磨镜客":有磨镜匠在门前支摊维生,
# 前:一作头。
"树下灌园人":见灌园翁在树下躬身浇水。
# 树下:一作林里。
"五马惊穷巷":刺史五马豪车惊破陋巷安宁,
"双童逐老身":两小仆童追着我的老迈身影急呼。
"中厨办粗饭":且让后厨备些粗茶淡饭待客,
"当恕阮家贫":万望海谅我如魏晋阮家般清贫。
# 当恕:一作常恐。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生活纪事诗。整首诗通过描写友人来访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质朴而温馨的氛围,体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质朴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2. 写作手法
起兴:“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句以起兴手法开篇,先描绘残春时节雨后初晴、阳光明媚,草木在阳光下焕发出清新生机的景象。这两句并非直接叙述主体事件,而是通过勾勒充满活力的春日景致,营造出明朗、和悦的氛围,为下文写家中磨镜、灌园等日常场景及访客到来的情节铺垫。用典:“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句巧用“阮家”的典故:阮氏家族虽有才名却淡泊名利,常以贫寒自守,展现出不慕奢华的清介品格。借此典故,以“阮家贫”自喻,说家中厨房只能备下粗茶淡饭,希望对方体谅自家境况。既委婉表达了家境的朴素,又以阮氏风骨暗显自身安贫乐道的心境,让谦逊的言辞中蕴含着对高洁品格的坚守。白描:“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两句运用白描手法,不加渲染烘托,却清晰呈现出两个日常画面,如同速写般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人物的活动与场景的质朴,于平淡中显露出生活的本真气息。展现晚春田园生活图景。
3. 分段赏析
首联“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以丽日、残春、初晴、新草勾勒出清新画面。残春本带些许暮意,却因晴日暖阳与草木新绿,焕发出生机,为全诗奠定恬淡基调。颔联“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聚焦日常劳作场景。磨镜客专注于手中活计,灌园人在树下忙碌,平凡身影里藏着生活本真,让画面更显鲜活。颈联“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笔锋一转写贵客到访。五马仪仗打破小巷宁静,双童追随“老身”的动态,让静谧中添了几分热闹,形成动静对比。尾联“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以备饭待客作结。“粗饭”“阮家贫”既显家境清寒,又含谦逊之态,将安贫乐道的从容融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