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quán
èr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gāo
rén
yǒu
qīng
lùn
shēn
jiàn
jiù
shí
yán
zhī
dào
xīn
míng
shí
dāng
huàn
jiě
zhōng
lín
fāng
cǎo
kōng
yǐn
chù
bái
yún
cén
hán
hóu
jiǔ
xié
shǒu
yuè
gòng
yōu
xún
chàng
bié
qiān
lín
táng
míng
qín

译文

像您这样的高人,世间实在难得,您清雅的议论,又多么深刻独到。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投缘,一番交谈便能知晓彼此的心意。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应当做个小官,您脱下隐士的衣袍,离开山林。曾经隐居的地方,如今只剩芳草空自生长,白云还萦绕在旧时的山岗之上。我与您如韩侯与友人般长久相伴携手同行,一同寻访山川的幽美之处。想到要离别千里之遥,心中满是怅然,我在厅堂之上弹奏素琴。

逐句剖析

"高人不可有":像您这样的高人,世间实在难得,

# 有:全诗校:“一作友”。

"清论复何深":您清雅的议论,又多么深刻独到。

"一见如旧识":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投缘,

"一言知道心":一番交谈便能知晓彼此的心意。

"明时当薄宦":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应当做个小官,

"解薜去中林":您脱下隐士的衣袍,离开山林。

# 中林:林中。,解薜:脱去隐者之服。

"芳草空隐处":曾经隐居的地方,如今只剩芳草空自生长,

"白云余故岑":白云还萦绕在旧时的山岗之上。

"韩侯久携手":我与您如韩侯与友人般长久相伴携手同行,

# 韩侯:《诗·大雅·韩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孔疏:“言韩侯出京师之门为祖道之祭(出行时祭路神)”。此喻指权二。

"河岳共幽寻":一同寻访山川的幽美之处。

# 幽寻:探寻幽胜之处。

"怅别千余里":想到要离别千里之遥,心中满是怅然,

"临堂鸣素琴":我在厅堂之上弹奏素琴。

#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权二》是唐代王维所写的五言古诗,被载入《全唐诗》卷一二五。全诗共十六句,开篇四句以“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直接点出与友人初次相逢便似老友、言语间便能通晓彼此心意的默契;中间八句则以“解薜去中林”“白云余故岑”等意象为依托,含蓄暗示权二从隐居山林转向出仕为官的人生选择;结尾四句借用“韩侯”的典故,再搭配“临堂鸣素琴”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这首赠别之作,赠予的对象是友人“权二”(有考证认为即权自挹),诗中借送别场景,既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传递出与友人的知己情谊。整首诗将山水意象与典故自然融合,语言简约清淡却营造出幽远的意境,鲜明地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介绍了诗人与友人权二一见如故的知己情谊,以及权二从隐居生活转向仕途的人生选择,还描绘了送别时的怅然场景与相关的山水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送别友人的怅惘不舍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2. 写作手法

用典:“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巧用“韩侯”典故。韩侯为周代诸侯,以贤德著称,常与友人共赏山水、相知相得。这里以“韩侯”代指友人权二,将诗人与权二的交往比作韩侯与友人的相知相伴。这一典故的运用,既避开了直白的夸赞,又含蓄地凸显出诗人与权二之间深厚的知己情谊,如同韩侯与其友人一般,能“久携手”“共幽寻”,在共赏河岳的过程中建立起默契,让这份情谊更具文化厚重感,也使诗歌表达更为蕴藉。烘托:“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怅别千馀里,临堂鸣素琴”四句,以往昔与权二“携手”同游“河岳”的亲密场景为烘托,先描述二人深厚的交往情谊;再写如今“怅别千馀里”的离别之愁,末句以“临堂鸣素琴”的孤寂之举收束,用往昔共处的欢愉热闹烘托当下分别后的冷清怅惘,强化了离别时的不舍与孤寂之情,使情感表达更显深沉真切。

3. 分段赏析

“高人不可有,清论复何深”,开篇便赞友人权二是世间难得的“高人”,又赞他清雅的议论深刻独到。“不可有”突出其珍贵,“复何深”强调见识不凡,既奠定了对友人的欣赏基调,也为后文“知己之谊”做了铺垫。“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承接对友人的夸赞,写两人相处的默契: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番交谈便懂彼此心意。“一见”“一言”虽简洁,却把知己间无需客套的投缘写得真切,让“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自然流露。“明时当薄宦,解薜去中林”,转向友人的人生选择:在政治清明的时代,他放下隐士的生活(“解薜”代指脱离隐逸),离开山林去做小官。“薄宦”显其淡泊,“去中林”暗示从隐逸到入世的转变,字里行间藏着对友人选择的理解。“芳草空隐处,白云余故岑”,由人事转向友人离去后的隐居地:曾经的隐居之处,如今只剩芳草空自生长,白云还萦绕在旧时的山岗。“空”“余”二字带着淡淡的怅然,既写景物的寂寥,也暗合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借景抒情,余味悠长。“韩侯久携手,河岳共幽寻”,用“韩侯”的典故(韩侯为古代贤达,常与友人相知相伴)喻指自己与权二,说两人长久相伴,一同寻访山川胜景。典故的运用让知己情谊更显深厚,“共幽寻”的画面也让人想起相处时的悠然。“怅别千余里,临堂鸣素琴”,结尾直抒离别之情:想到要相隔千里,心中满是怅惘;于是在厅堂上弹起素琴,以琴声寄托思念。“怅别”点出不舍,“鸣素琴”则以雅逸的动作收束,把浓烈的情感藏在琴声里,含蓄而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下一篇:唐·王维《过李楫宅》

猜你喜欢